第497节

  这便是默契。
  黄远岱继续道:“眼下朝廷的高手,不是被缠在陇右,就是被朝堂大势所牵制,无法分出多少王极境去平定各地战事。
  “在秋收还有段时间,朝廷无粮不能调遣大军的情况下,我们推进战局就没有重大威胁,我们麾下军队的规模就容易快速壮大!
  “如此一来,形势便极有可能尽在我们掌控。”
  赵宁微微一笑,黄远岱说的这些,便是他们的整体谋划,也是在魏无羡、凤翔军、各世家的有意无意配合下,所能达到的最好局面。
  这个谋划的核心很简单,无非两个字:借势。
  说得再多些,也就是因势利导四个字而已。
  正因如此,在陈安之来找赵宁的时候,他才会暗示对方,答应众世家的要求,跟世家中的王极境们,一起去陇右帮助魏无羡。
  从夏荷手里接过鱼食,一点点丢进湖泊,望着游鱼从各处急急忙忙穿梭而来,赵宁眉眼平和自然、目光深不见底地道:
  “河北局势有失控之险,朝廷必然要作出有力应对,纵观燕平乃至整个大齐皇朝,能轻松为朝廷解决这个疑难的,只有一人。”
  黄远岱跟周鞅同时露出笑容。
  笑得揶揄又诡异。
  赵宁说的这个人,当然就是他自己。
  论修为,赵宁是王极境后期的顶尖高手,无论青衣刀客、河北义军中有多少强者,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
  论声望,赵宁是大齐战神,万民敬仰,他若是出现在乱军面前,代朝廷承诺什么,那些跟随青衣刀客而战的百姓,很多都会愿意相信。
  周鞅笑着道:“只怕皇帝不肯用殿下。”
  黄远岱一脸肃穆:“此乃非常之时,形势危急,皇帝未必不会请殿下出山。国战时期皇帝也忌惮殿下,不照样委以重任?”
  周鞅老神在在的摇头:“非也非也。今日在含元殿,皇帝是要用雷霆手腕,将各个世家的大臣一网打尽,进而覆灭这些世家的。
  “皇帝与世家已然撕破脸皮,赵氏是第一世家,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没有触动,殿下又怎么会甘心再为朝廷办差?
  “皇帝不得不考虑这种情况,若用殿下,恐怕还得防备殿下借机生乱。”
  黄远岱瞪着周鞅,针锋相对:“陛下并非昏君,知道轻重缓急,明白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此时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大患,很可能对世家让步!”
  周鞅呵呵笑了两声:“都撕破脸皮了,还怎么让步?那岂不是放虎归山?”
  两人说到这里,突然同时止住话头,不再彼此交锋。
  他俩对视一阵,忽的一起展颜而笑,不同的是周鞅放声大笑,笑得身体后仰,黄远岱则是眯着眼睛,笑得轻盈无声。
  而后,两人又一起看向赵宁:“殿下,这真的很难,皇帝太难抉择了,我们都想不到他最后会有什么打算。”
  赵宁依然在背对着他们喂食鱼群,闻言淡淡地道:
  “大齐皇帝别的才能或许有高有低,但在内政内斗方面却是罕有人及,两位想不到的答案,他未必没有。”
  周鞅笑容不减:“若是在寻常时候,皇帝的确可能有不错的应对,但眼下不同,他刚刚经受了巨大打击,心绪必是一片混乱。”
  黄远岱接过话头,一板一眼道:“国战末尾,是殿下亲手用河北义军帮助皇帝重建了帝王自信与雄心,让他自认为是一代圣明之君,有上天庇佑苍生效忠。
  “而现在,殿下又亲手拿走了河北义军,以往皇帝靠他们重建的雄心气度有多少,此刻失去的自信自尊就有多少!
  “此情此景,皇帝岂能不心乱如麻?”
  周鞅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愉快的就像是在品尝玉露琼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乱了皇帝的心神,就能使他无法以正常智慧,解决眼下面对的危局!
  “皇帝一乱,那些一门心思奉承他谄媚他,做他的奴才,靠着他加官进爵荣华富贵的官员,自然就更乱,哪还有能力挽狂澜的心智、雄才?”
  黄远岱一本正经的做了总结:“心神混乱,则会思虑不周,思虑不周,必然判断出错,判断出错,紧跟着就是举止失当。
  “当此之际,皇帝只要错一次,就有满盘皆输的可能!”
  喂着鱼群,让群鱼被食料牵着鼻子走的赵宁,背影没有任何变化,依然身形平稳,就如同九天之上, 漠然俯瞰凡人厮杀争斗的仙人。
  不等他手里的食料撒尽,有人急匆匆的到了郡王府。
  是敬新磨。
  他来传宋治的敕令,内容是让他去含元殿议事。
  赵宁让敬新磨先走,他换了朝服就去。
  敬新磨回去皇城后,赵宁依然在给鱼群投食,动作如常面色平静。
  黄远岱跟周鞅静静看着他。
  将手中最后的食料抛出去,赵宁转过身,对黄远岱和周鞅微微笑了笑,看着后者道:“回来的时候,我会跟先生说说皇帝今日是何种表情。”
  周鞅再度大笑:“若能如此,当是再好不过!”
  黄远岱仍旧满面严肃:“殿下此去欲何??”
  赵宁甩甩衣袖,负手离开轩室,大步流星向前:“踏南天,碎凌霄!”
  ......
  赵宁离开后,黄远岱与周鞅先后起身,在轩室边并肩而立,一起看向湖中还在争抢食物的密集鱼群。
  为了水面上的饵料,他们不惜将自己暴露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完全忘了应该沉在水中才能保证安全。
  仿佛对它们来说,眼前的这一口食饵是天地灵气的核心,吃到了便能羽化登仙,脱离凡俗翱翔于九天。
  周鞅指着湖水中的鱼群,对黄远岱笑道:
  “黄兄且看,群鱼游动何其之欢,夺食何其之烈。似乎天下别无他物,眼前之饵便是全部,须得不顾风险全力以赴,全然看不见岸上投食、垂钓之人。”
  黄远岱双手拢袖,抬头仰望长天,喟然感叹:
  “天下豪杰,四方群雄,何异于此湖之鱼?”
  ......
  赵宁走进含元殿,向宋治行礼时,满殿大臣无分世家寒门,大多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通过瀛州修行者,他们已经知道,当夜乱军中至少有两名王极境修行者,一个去了窑厂,一个进攻州城。
  要迅速捕杀三个王极境,朝廷至少需要出动五名高手,或者是一个王极境中期带着一个王极境初期。
  这不是朝廷能够接受的局面。
  此时此刻,任谁都知道,如果赵宁出马去河北,则在河北造反的乱贼,必然顷刻间灰飞烟灭。
  可问题是,赵宁眼下愿意为朝廷平乱吗?
  众臣投向赵宁的目光极度复杂,各有心思、期望,无不郑重其事。
  赵宁不在意这些。
  他行过礼后,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宋治。
  第五五四章 大风起(12)
  在赵宁眼中,大齐皇帝有些神思不属。
  对方明显是在想什么事情,而且十分紧要,极难抉择,所以思考的格外认真,好像正处在莫大的纠结中。
  直到他进门见礼,宋治才回过神。
  那一刻,他察觉宋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遂一下子收敛了所有思绪,变得面无表情,想要掩盖心中所想。
  “唐郡王可知冀州、瀛州之事?”宋治问这话的时候,凝视着赵宁认真辨认他的表情,好似相信赵宁跟这件事有关系。
  赵宁坦然道:“臣不知。”
  宋治哦了一声,以抓住了赵宁破绽的口吻道:“冀州之变的消息经过了大都督府,唐郡王身为副大都督之一,竟然毫不知晓?”
  赵宁更加坦然:“臣的确不知。臣今日休沐,并未去大都督府。”
  宋治神色微滞,顿感颜面有失。明知赵宁要来,他要跟对方有所交锋,可他竟然没有事先了解对方的最新动静,这是莫大失策。
  自责之余,宋治隐有些恼羞成怒。
  可他刚刚一直在思考派赵宁去河北的利弊得失,根本无暇顾及别的。
  勉力按下自从听闻河北义军有不少叛贼后,就有些控制不住的狂躁,宋治不动声色的挥挥手,让高福瑞将冀州、瀛州的事,给赵宁详细介绍了一遍。
  高福瑞说话的时候,宋治的手指一直在敲打扶手。
  好不容易等到高福瑞说完,宋治几乎没给赵宁思量的时间,立即问:“唐郡王认为,朝廷该如何平定河北之乱?”
  赵宁看了看陈询、韩昭等人,目光在众世家官员身上掠过,最后瞥了一眼高福瑞,这才不急不缓的回答宋治:
  “回禀陛下,眼下皇朝局势复杂,短时间内臣没有万全之策。不过军国大事,想必宰相与诸位大人已有进言。”
  宋治将赵宁的微小动作纳在眼底,心头不禁一沉。这时候赵宁跟陈询等世家官员目光交流,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至于陈询等世家官员的进言,那很简单——请赵宁出山平乱。
  到了今日这份上,殿中的世家官员说什么,宋治已是完全懒得在意。但除了让赵宁去平乱之外,他一时并无良策,故而只能先把赵宁叫来看看。
  此刻赵宁的回答,显得他跟陈询等人有默契,知道至少是推测到,对方已经举荐了他,故而明知故问、以退为进,想要揽下这个差事。
  如果赵宁拒绝去平乱,亦或是态度不明,宋治心中的戒备或许会轻一些,但赵宁隐晦表达出想要去河北的心思,宋治就忍不住有了猜疑。
  如果赵宁去了河北,是不是要趁机生事?或者明面上到处追击乱军高手,暗中进一步扰乱局势?并且为众世家争取生机?
  若是如此,宋治用赵宁,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治怒火如炽,心中狂躁愈发浓烈,奋力压下,语气生硬道:
  “宰相等人的意见姑且不论,唐郡王是我大齐战神,论军略兵法,整个皇朝鲜有人及,若是你去河北,当如何迅速勘平祸乱?”
  赵宁对这个问题早就准备,对答如流:“昔年百万北胡悍卒攻势如洪,都被我大齐皇朝正面击溃,如今区区一些乱民袭击几个州县,又何足为虑?
  “若臣去河北,当直捣黄龙,击杀强者擒拿贼首,而后祸乱旦夕可平。”
  这个回答在众人预料之中,以赵宁的修为境界,与皇朝目前缺粮的窘迫,这是最好的作战之法。
  但宋治见赵宁回答得干脆果断,却是怎么品味怎么觉得别扭,就好像对方一直等在那里,专候走投无路的他送上门。
  宋治烦躁不已,一团浆糊的脑海中,有什么灵光乍然出现,让他好似抓到了关键,却偏偏一闪而逝,再欲细想已是无迹可寻。
  他盯着赵宁问:“若朕让唐郡王去平乱,唐郡王需要朝廷做些什么?”
  明面上,宋治是问朝廷该如何调配高手强者、州县官吏、各地驻军配合赵宁出战,实际上,这就是询问对方的条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