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128节

  “内臣明白,陛下是为大明社稷着想,为太上皇着想,这才不想让也先打到京城门下,令列祖列宗蒙羞,更不想让京畿百姓,被战火波及。”
  “相信外朝的老大人们,也是明白这一点,才没有随着于尚书力谏。”
  朱祁钰点了点头,望了金英一眼,饶有意味的道。
  “你能明白,朕就放心了。”
  略停了停,朱祁钰揉了揉额头,闭着眼睛,似是不经意的问道。
  “听说这些日子,上圣皇太后将太子接到慈宁宫照料了?”
  金英心中带着几分谨慎,小心的回答道。
  “回皇爷,是。”
  “前番李永昌那个胆大包天的狗东西,在长春宫里头大闹一场,惊了太子殿下。”
  “上圣皇太后娘娘忧心小殿下的身体,恐贵妃娘娘照顾不好,所以就将小殿下从长春宫接到了慈宁宫,好生照料着。”
  朱祁钰没说话,只是瞥了金英一眼,顿时让他忍不住捏了把冷汗。
  金英说的,自然是明面上的理由。
  至于真正的理由,自然是朱祁钰登基之后,对内廷发动的清洗,让孙太后引起了警惕。
  生怕他会对这个小娃娃暗中下什么毒手,所以接到自己的宫里,日夜不离的照顾着。
  毕竟凭孙太后的地位,保住自己宫里头的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朱祁钰当然晓得这一点,他只是感到很有意思。
  据兴安给他的消息,现在贴身照顾这个小娃娃的宫女,名叫万贞儿,四岁入宫,一直在慈宁宫服侍。
  他没记错的话,这个今年还不到十九的小姑娘,就是让现在这位太子殿下痴情的一辈子的万贵妃。
  正正好好,和这个小娃娃的母亲周贵妃同岁。
  前世的时候,直到景泰二年,她才从慈宁宫被调去东宫,照顾朱见深的起居。
  其后不久,朱祁钰就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万贞儿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路陪着朱见深走过风风雨雨。
  没想到今生,阴差阳错的,让他们俩提前见了面,就是不知道,这一辈子,他这个侄儿,还会不会是原来的那个痴情种子……
  收回延展出去的心思,朱祁钰淡淡的开口道。
  “上圣皇太后一时担心也就罢了,但是太子毕竟是太子,皇兄如今不在,若是连太子连母亲也不能时常见到,恐怕对他不好,过些日子,等太子身子好些,还是送回长春宫为好。”
  这话看似是闲聊,但是金英却暗中提了十二分的小心,道。
  “皇爷忧心太子,想必上圣皇太后也会感到高兴,内臣一定将此话,转告娘娘。”
  朱祁钰点了点头,未再开口。
  有些话,不必说的太透,点到为止即可……
  第152章 暗线
  出了殿门,金英回忆起刚刚的一番奏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径直来到了慈宁宫。
  孙太后正在逗小娃娃。
  再过两个月,大明帝国的太子殿下,就要满两岁了。
  小娃娃不久前刚刚学会走路,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蹴鞠用的球,在慈宁宫的暖阁里头跑来跑去的。
  孙太后带着几个宫女,就跟在后头,簇拥着这个大明最尊贵的小娃娃。
  看得出来,不到两岁的小太子,玩的甚是开心。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也先的大举进犯,朝廷上下罕见的无比平静,不仅是文臣武将之间偃旗息鼓。
  就连后宫里头,孙太后和吴太后两个人,也都默契的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金英走进暖阁,躬身行了个礼,道。
  “请娘娘安!”
  孙太后瞥了一眼金英,见他风尘仆仆的,便知是有急事,停下脚步,对着一旁吩咐道。
  “贞儿,带太子下去歇息。”
  于是孙太后身后,一个俏丽的宫女屈膝一礼,往前紧走两步,将小太子手里的球接过来,顺手将小娃娃抱起。
  小娃娃正玩的开心,手里的球被人拿走了,张开小嘴就要哇哇大哭。
  但是紧接着看到宫女俏丽的大眼睛,于是在后者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乖乖的被抱了下去。
  孙太后整了整衣衫上的褶皱,在宫女的服侍下坐下,开口问道:“何事让你这么着急,直接跑到慈宁宫来了?”
  金英将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下朝之后的奏对,原原本本,一字不落的跟孙太后说了一遍。
  说到最后,金英有些犹疑,道。
  “圣母,内臣总觉得,皇上这番话若有所指,但却想不通透……”
  孙太后皱着眉头,望着金英道。
  “你这些日子,可是漏了什么马脚了?”
  金英心中一紧,道:“圣母容禀,内臣这些日子,大多时候都在外朝参与政务,不常随侍在皇上身边,也不曾到慈宁宫来,除了今日是奉命而来外,其他紧要消息,都是由王总管通传,理应没有什么错漏之处……”
  说着,金英皱起眉头,面露一丝疑惑问道:“内臣斗胆发问,圣母何以有此怀疑?”
  孙太后沉吟片刻,方道:“照你所说,今日朝上,他定下了拒敌于紫荆关之外的对策,下朝之后,便询问你的态度,可对?”
  金英点了点头,孙太后于是继续道。
  “这位新天子的性格,哀家这些日子也算了解,他意志坚定,决定好的事情甚少犹疑,若是他真的犹豫不定,那么有于谦一干人的立劝,他必不会当廷拿主意。”
  “既然拿了主意,又何必多言问你一个内宦的态度?”
  幽幽的叹了口气,孙太后望着金英,下了结论。
  “他是在通过你,来看哀家的态度!”
  金英也是一惊,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最终带着几分不确定,道。
  “娘娘一说,内臣也有所察觉,这些日子,成敬在司礼监坐镇,内臣奔波于外朝参与部议,这番安排,内臣本以为是天子刚刚登基,手中人手不足所致。”
  “但是仔细想来,此举实则暗有排斥之意。”
  孙太后瞥了他一眼,见他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问道。
  “你可是想起了什么?”
  金英拱手道:“圣母,此事内臣不敢确定,但是如今想来,大约便是内臣为圣母联络御史,弹劾曹吉祥之后,便被派到了外朝。”
  孙太后脸上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叹了口气,道。
  “不出意外,便是因为此事了!不过所幸,外朝诸多大臣都横插一手,这件事情最终闹得不小,虽然曹吉祥没保下来,但是也算是给你多了几分遮掩,照哀家看,他心中应该只是有所怀疑,此次便是一次试探。”
  外朝发生的事情,因为有金英在,孙太后大致也清楚。
  很多事情,事前很难察觉,但是若是事后倒推,要猜出实情并不太难。
  譬如那次廷上文臣围攻陈懋便是如此。
  风波平息之后,但凡脑子机灵点的,都能看出那是文臣对勋戚的一次围剿。
  从孙太后的角度来看,那么多的御史出面弹劾,就算朱祁钰发现了金英和其中几个有所牵连,也最多只是怀疑而已。
  或许正是因此,他才特意叫金英来传话,想借此机会试探一番。
  这个时候,金英问道:“那圣母,现在内臣该怎么做?”
  孙太后没有说话,而是沉吟了许久,方道。
  “他此番遣你来传话,想来是有两层用意,若你已彻底和慈宁宫断了牵扯,那么此番传话,便只会传有关太子之事,他以太子威胁哀家,无非是想要警告哀家不要轻举妄动。”
  “若你还是暗中效命于哀家,自然一切如实相告,那么加上他询问你关于太上皇的事情,哀家自然会将此归于对你的试探,进而将你调回。”
  应该说,这些日子下来,孙太后被锻炼的脑子灵光了很多,只可惜从一开始,她的出发点就跑偏了。
  金英联络的那批御史到底是谁的人,从一开始朱祁钰就清清楚楚,再加上吴太后早对他说过,金英可用不可信。
  所以打从一开始,朱祁钰就没有给予过金英充分的信任,更谈不上什么试探不试探的。
  然而孙太后并不知道,自己在外朝的势力名单,早就落到了朱祁钰的手里。
  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推断出来的结论自然跑偏。
  将心中所想推断了一遍,孙太后拧着眉头,神色略有些挣扎,半晌,方道。
  “你遣人去跟任礼传话,叫他好好打仗,战时,只需保得太上皇无恙便可,至于迎回之事,长远再谋吧。”
  闻言,金英有些着急,道:“圣母,可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只怕……”
  孙太后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叹道。
  “哀家何尝不想迎回自己的儿子,但是他既然已经对你起疑,他必会将你最近的行动都一概清查。”
  “一旦这个时候任礼有所动作,他必会察觉到哀家通过你和勋戚之间的联络,这是哀家最后的底牌,若是被他察觉,则一切皆空。”
  话虽如此,但是金英仍旧有些不甘心,劝道。
  “圣母,不论如何,太上皇在朝中还是有许多拥戴之臣的,只要能迎回太上皇,纵然内臣和任伯爷被惩处,也依旧是值得的,毕竟,太上皇身在虏营,若是有个万一……”
  对于金英的这番劝谏,孙太后心中感到很高兴,但是她依旧缓缓摇了摇头,道。
  “太上皇毕竟是太上皇,也先只要不想被大明举倾国之力攻伐,便不会做傻事,此战若胜,在朝廷的威压之下,也先自会将太上皇自己送回来。”
  “但是若是连勋戚这条线也断掉,太上皇回来之后,反而会更加危险。”
  说着,孙太后眉梢闪过一丝浓浓的忧虑,道。
  “何况,他现在对你只是怀疑,若是确认了哀家和任礼的关系,只怕要临阵换将,而且此番暗中迎回的举动,甚至有可能激起他的凶性,若是趁着战乱,对太上皇不利,则得不偿失。”
  金英听完之后,神色同样一阵挣扎,半晌,才无力的低下头,拱手道。
  “内臣,谨遵圣母吩咐。”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