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刘协有些头疼。
  他对西凉诸将的了解太粗浅,连兵力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对即将到来的战事胸有成竹?
  公卿大臣人浮于事,大多不知兵,更没有情报收集的习惯,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将军营中有多少人马?”
  杨定眼神闪烁,思索了片刻。“臣营中有步卒五千,骑千余。”
  刘协笑笑。“如将军所言,有三到五万人来攻,将军能守得几时?”
  杨定神情窘迫,吱唔了半晌,才道:“请陛下放心,李傕、郭汜若敢犯驾,臣必竭力死战。”
  刘协瞅了一眼杨定,心中暗笑。
  这可真是用最硬的语气,表最怂的态啊。
  我要是信你,那才叫瞎了眼。
  “将军忠勇,朕心甚慰。只不过战场凶险,李郭残忍,将军还是要多做些准备才好。万一战事不利,也可据险而守,待朕与诸将来援。”
  杨定下意识地点点头。“陛下所言甚是,只是……”
  刘协抬手一指。“华山天下险,将军何不移营山下,据险而守?”
  杨定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就算华山天下险,如果没有援军可以期待,又或者粮食储备不足,地势再险也是死路一条。
  杨定想了一会儿,一脸诚恳地说道:“陛下英明,只是臣退守华山,让开大道,李傕、郭汜岂不是可以长驱直入,威胁乘舆?若是陛下有什么闪失,臣万死莫赎。”
  刘协笑了。“将军忠诚,朕是知道的,只不过将军却不知道朕。”
  杨定看着刘协,嘴角忍不住上挑。“还请陛下明示。”
  “你以为朕无一战之力,只能束手就缚吗?”刘协笑得更加灿烂。“禁军虽兵力薄弱,不及将军一半,朕又不及将军善战,却占据有利地形,坚守半个月不成问题。再者,有将军与安集将军(董承)据险而守,为犄角之势,李傕、郭汜又岂能全力进攻御营?”
  刘协转头看了一眼杨定。“除非将军与安集将军不战而降,为虎作伥。”
  杨定微怔,随即尴尬地笑道:“陛下言重了,臣岂敢。臣……臣不久前与郭汜恶战,仇怨未解,又岂能不战而降。”
  粗鲁如他,也知道刘协这是调侃他。
  董承是董太后的从子,与天子关系关近,怎么可能再背叛天子,投降李傕。
  就连杨奉最近对天子的态度大有改观,恭敬得很,不太可能投降。
  天子担心的就是他杨定一人。
  “将军不必介怀,朕是不会相信那些闲话的。”刘协摆摆手,接着说道:“李傕、郭汜为乱关中数年,生灵涂炭,百姓百不存一,粮秣全无,他们坚持不了多久。若不能速胜,退却是唯一选择。”
  杨定觉得有理,附和地点点头。
  其他的都是空话,天子的这个分析倒是有几分道理。关中荒芜,李傕、郭汜只能以劫掠为生,只要他们据险坚守,李傕、郭汜久攻不克,退兵是必然。
  早就知道天子聪慧,果不其然。
  杨定有些庆幸。虽然他也是董卓旧部,但他没和李傕、郭汜一样丧心病狂,如今还站在朝廷一侧,或许是个正确的选择。
  董卓都死于非命了,李傕、郭汜那两个蠢货又能猖狂几日?
  从杨定的神色变化,刘协知道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他抓住这个机会,更进一步,与杨定分析当前形势,建议杨定选择最合适防守的地形。
  让杨定和李傕、郭汜硬拼是不现实的,这货既没有那样的实力,也没有那样的勇气,为他选择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形,尽可能的多坚持一段时间,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这时候,杨修这个土著上场了,为杨定解说附近地形。
  他就是华阴人,对附近地形的熟悉无人能比,口才又好,说服力极佳。
  杨定虽为将多年,说到底还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上阵只知道莽一波,知己知彼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在西岳庙驻扎了半个月,他连西岳庙周围的地形都不清楚,更别说华山诸峪了。
  听了杨修的解说,杨定才知道刘协说的华山天下险对他有什么意义。
  这么好的利形,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守上十天半个月简直不要太轻松。
  杨定拍着胸脯保证,只要陛下能为我筹集足够的粮草,我一定能坚守住,不让李傕、郭汜占到一点便宜。
  刘协不动声色的笑笑。
  说到底,杨定还是首鼠两端,不肯把话说死,随时准备跳反。
  要他守住阵地,先要给他粮食。
  “将军放心,李傕、郭汜到来之前,朕至少为你准备半个月的粮食。粮尽之日,若李傕、郭汜依然未退,朕又不能为将军解围,不管将军如何选择,责任都不在将军。”
  杨定扬起了浓眉,静静地打量着刘协片刻。
  杨修等人也诧异地看着刘协。
  这话可说得不妥,不等于允许杨定投敌吗?
  刘协叹息道:“皇帝不差饿兵,有粮而不守,是将军不忠。无粮而命将军坚守,是朕不仁。你我君臣,当各尽其责,不能强人所难。朕竭尽全力,只能为将军筹措半个月的粮,将军不因此苛责朕,朕又岂能苛责将军,要求将军战至最后一人?”
  杨定低下了头,沉思片刻,重新抬起头,咬咬牙,向西岳神像拱手道:“陛下,当着西岳之神的面,臣立誓,但凡营中还有一粒粮、一匹马,臣必不负陛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