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他稍微在襄王府的“遗迹”转了一圈,便回到城外的帅帐,召集一众将领,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进军路线了。
  接下来往哪里打呢?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最南端,东边、南边、西边几乎都是山地,自襄阳继续往湖广其他地方进发能走的路也就两条。
  一条是走陆路,自枣阳下随州,拿下德安府,直逼武昌府。
  这条路去武昌府是最近的,但是,枣阳至随州乃至德安府城一路皆是低矮的山地,极不利于大军行进,如果走这条路,打到武昌府最少也要二十天以上。
  另一条是走水路,沿汉江南下,过宜城,拿下承天府,然后再继续南下进逼荆州府又或往东进逼武昌府都行。
  这条路就比较好走了,因为襄阳府与承天府之间汉江两岸有一片长条型的盆地,大军通行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到了承天府便是江汉平原了,大军推进起来更是畅通无阻,更重要的,有汉江水路在,不管是粮草辎重还是武器装备,运送起来都毫不费劲,一点都不用担心。
  不用想,肯定是走水路沿汉江南下更为有利,至于枣阳和随州一线,他们的大军行进困难,张献忠的大军行进更困难,基本上不用担心,除非张献忠破釜沉舟,丢下都城武昌不要了,继续做流寇。
  当然,这点也不得不防。
  最后,朱器圾决定,调安北军和两万西南军镇守枣阳,留安南军和两万西南军镇守襄阳,留一万西南军镇守谷城,这样一来,他们后方基本就安全了。
  要知道,安南军和安北军可不像张献忠手下的贼寇一般不经打,他们都是有火枪火炮也有轰天雷的,野战的话,由于战车有限,他们可能不能以一当十,守城的话,以一当十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再算上五万协防西南军,恐怕张献忠就算是把手下所有人马调过来都休想拿下襄阳府。
  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朱器圾便下令,命御林军、戚家军、禁卫军为先锋,直奔宜阳,他亲率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和平北军为中军,随后跟上,孙传庭则率五万西南军殿后,准备接收城防。
  宜阳正好地处襄阳城和承天府府城钟祥中间,而且扼着汉江中游水道,本是个比较要害的关隘。
  奈何张献忠认为襄阳城防已经够坚不可摧了,而且承天府府城钟祥城防也不差,这夹中间的宜阳就是块鸡肋,守不守都没多大关系,所以,他总共也就在宜阳驻下了五千守军,而且,这些守军主要还不是用来守城的,而是用来“收集粮草”的。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干流寇老本行的,到处抢,只是美其名曰给大军“收集粮草”而已。
  这么稀松平常的流寇,面对装备精良的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根本就没得打。
  宜阳守将也很干脆,他直接就率手下五人马投降了!
  而且他还献上了十万余石的粮草,只求官军高抬贵手,把他给收编了,不要把他给宰了!
  宜阳城就这么拿下了,而且还白得了十余万石粮草,这点朱器圾是没有想到的。
  至于这五千投降的人马,收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经过严格筛选才行,这点,只有等他击败张献忠再说了,包括襄阳城的将近四万俘虏,他都还没来得及筛选收编呢。
  这个同样不能急,用张献忠手下的人马去打张献忠肯定是不行的,不说人家会不会叛变,碍于袍泽关系又或朋友关系什么的,想让这些人去跟张献忠手下的人马去拼命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344章 流寇过处一片荒凉
  宜阳既下,朱器圾并没有多做停留,他只是命手下人马修整了一日,便挥军直指承天府。
  承天府是个相当特别的地方,因为这里乃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龙兴之地。
  大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没有子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迎明孝宗朱祐樘的亲弟兴献王朱祐杬之子也就是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就这样扶摇直上,由一个藩王世子变成了大明皇帝,而承天府正是他出生的地方。
  原本,这里还不叫承天府,而叫安陆州。
  嘉靖十年,明世宗下旨,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并荆州和武昌二府之地,辖钟祥、京山、竟陵、潜江、当阳五县及荆门、沔阳二州,承天之意那就是要与南都应天和北都顺天相提并论。
  可以说,自嘉靖朝开始,承天府便是大明仅次于南北两京和中都凤阳的要紧之地,为此,明世宗还专门在这里设置了兴都留守司,安排了十余万屯卫拱卫承天府。
  可惜,经历西南土司叛乱和西北农民起义之后,这里的屯卫几乎被抽调一空,张献忠拿下襄阳之后几乎没废什么力气便拿下了承天府。
  当然,张献忠不会撇下这里不管,毕竟这里紧邻大西朝都城武昌,不容有失,为此,他特命右军都督张化龙率五万大军在此镇守。
  不过,由于承天府下辖面积太大,需要驻守的地方太多,府城钟祥留守的人马并不是很多,张化龙也就留下两万人马在此驻守。
  疯王大军围攻襄阳的消息张化龙自然是收到了,问题他也没想到疯王几天便把襄阳给拿下了,等他反应过来,四处调集人马镇守钟祥的时候,疯王大军已然拿下宜阳,直扑钟祥而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