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虽然热河这边的王公贵人,在悠哉的避暑,但是西北边陲,已经开始预备秋冬军需。
  西北气温比京城这边低,进了八月就是深秋,九月就是初寒。
  康熙这边还在想着西北的银子,那边十六阿哥,已经扯出大旗,准备清查内务府账目了……
  第0672章 人事(上)
  原署总管内务府大臣马齐既已官复原职,还兼了户部尚书,自然卸了内务府的差事。然而,在众人揣测中,康熙并没有指出新的内务府总管人选。
  十六阿哥这边,则是挑出了内务府账目的漏洞。
  自康熙五十年至今,因逢登基五十载、还有康熙六十万寿,加上北方水涝旱情等缘故,北方诸省,都有恩诏,减免银钱赋税。
  内务府管辖北五省的皇庄,没有赋税,百姓们自然也就沐浴不到浩荡皇恩,并没有什么恩旨下去。
  然后,在并未减租的年份下,入库杂项出入颇大。
  有些地方,每年需要交纳多少入内务府库,都是有额度的。
  多数情况下,这个额度不仅有水分,而且还好重复支出。意思是,内务府不仅没有收到相应杂项,反而需要另外再支出一份银钱,采买这些。
  这只是个开头罢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其他支出,林林总总的,多有重复。就能盛京矿山来说,从康熙四十五年至今,就有三笔大的支出,用于开矿事宜。
  至今十年过去,没有任何银钱进账,但是每年用于支付矿工银米,却都是一笔不斐的数字。
  那么多人,守着一个大矿,难道是看着矿山玩?
  因为是铁矿,不是金矿与铜矿,所以留心的人少。要是不留心核对历年账目,也不会在众多产业中发现这个。
  “怨不得都说,内务府这边,是一辈人当差,几辈子吃穿不愁,这油水也忒太了。”伊都立看出这其中的猫腻,感叹不已。
  他是内务府本堂郎中,曹颙的左右手,十六阿哥查账之事,并没有瞒他。
  “十六爷,曹大人,要不然行个方便,让卑职也外放,做个庄子总管去?”伊都立想起妻子曾提过,这起今年雨水不足,庄子收成怕难见好,到了年底怕是要入不敷出。看是不是将热河宅子这边收藏的古董字画变卖一些。
  十六阿哥没好气的横了他一眼,道:“父母在,不远游,伊郎中要做不孝子?”
  伊都立这才叹息一声,止了羡慕,转过头来,看着曹颙道:“大人折腾一趟招投标,将内务府商道卖了三年。不过入了内库几百万两银钱。瞧着这北五省的皇产册子,怕是每年这样不明不白的就得这个数儿。”
  虽说曹颙晓得如今官场贪墨成风,内务府衙门这边也清白不到哪儿去,但是其中种种,也让人触目惊心。
  别的不说,就说内务府之前的采买单子,有几种常见之物。例如蛋、鸡、鸭等物,这采买价格,就是市价的小十倍。
  十成里贪墨八、九成,这是什么胆子?
  蒋坚为曹颙幕僚,看着曹颙跟着十六阿哥查账,心里却是放不下。
  晓得事情由十六阿哥做主,曹颙改主意也没有用,所以他就没有规劝曹颙。只是私下里,已经开始想法子,看能不能让曹颙少担待干系。
  就在十六阿哥与曹颙查得不亦乐乎之时,内务府又有了大变动。
  内务府总管赫奕因上错了请雨折子,引得康熙震怒。
  不晓得是康熙有心发作,还是赫奕真的疏忽。起因是这样的,康熙五月十三批的折子中,有个是驻留在京的赫奕的折子。
  是赫奕奏报祈雨得雨折子的,意思是从黑龙潭、满井、草桥、水头庄这四处,五月初八开始祈雨,至十四日满七日。如今经礼部具奏,求雨停止,那内务府祈雨这四处,是继续祈雨,还是停止祈雨,请上旨。
  折子内容没什么,但是坏就坏在下边的日期上。康熙看折子时,是五月十三,这折子下边署的日期,也是五月十三。
  京城到热河的折子,除了标注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的,其他折子都是由在京大学士当日下晌汇集整理,由专人快马送往热河,次日到抵。
  赫奕这折子,当日就到了,这不是大稀奇,是什么?
  康熙震怒,下旨让在京的大学士严查此事,结果查出什么外人并不得知。只是到五月十八,康熙撤了赫奕内务府总管的缺。
  署理内务府的十六阿哥,内务府前总管马齐,内务府总管曹颙与观保,都被传召到御前,让他们从内务府属官里举荐人选,补赫奕的缺。
  曹颙的位置,排在诸人之后。
  众人都晓得,赫奕的仕途,怕是差不多到头了。
  帝王垂暮,最受不了的,就是臣子的糊弄,这会使得他越发多疑。
  “伴君如伴虎”,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欺君之罪”,别说是断送仕途,就是掉了脑袋,也不稀奇。
  “嗯?”康熙说完,见大家都不开口,不由皱眉,看着马齐道:“难道偌大内务府,就没有当用之人?”
  “回皇上的话,总管内务府慎刑司郎中董殿邦在内务府当差多年,老成持重,奴才举荐此人。”马齐躬身回道。
  康熙点点头,视线从十六阿哥、曹颙等人身上扫过,问道:“尔等意下如何?”
  董殿邦是内务府老人,说起来内务府众属官里比他更适合的也没有几位,马齐举荐的也算是公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