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章

  于是瓦剌人唯一进入东北平原的,就只剩下科尔沁草原这边了。
  由于巨鹿城的存在,瓦剌人不能大举进攻,可悄悄偷渡一些士兵,翻越大兴安岭南端,翻山涉水偷袭来骚扰还是可以的。
  戚十一也是因此被一路伏击,人从大后方来,哪里是想防,就能轻易防住的。
  这也造成了他明明离巨鹿城不远,却回不去的状况。
  马亓山其实是大兴安岭其中一座靠东部山脉,戚家祠堂建立在这里,离巨鹿城隔着一段距离。
  这个距离在平时不算什么,可当戚十一受伤昏迷,就变成了必死之路。
  好在他幸运的遇上了苏叶,不仅毒解了,伤势也在飞快恢复中。
  可显然,这次的事叫这位少年,生出了浓浓的怒气和野心!
  他与自己的先祖戚将军是全然不同的性格,更加锐利凶猛,勇往无前。
  戚将军生于前朝末年,从出生到死亡,都在王朝的快速衰退期。
  在这样的时刻,整个中原王朝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灾人祸,以至于他们少了锐意进取的野心。
  朝廷不愿意北进,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交战,于是占据天险固守。
  这个天险就是由东到西,燕山山脉—阴山山脉—祁连山山脉连成一线,都是高大且险峻的高山,骑兵很难翻越。
  其中在这条线上,有几个缺口,祁连山山脉脚下的河西走廊,是进入河套地区的关键入口。
  戚将军曾在这里向西征战七年,打下了武威郡,再往前就是张掖郡了,几乎占据了河西走廊的一半。
  如果朝廷支持,以戚将军的勇武,也不是不可以像当年霍去病一样,彻底打通河西走廊,连接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可惜到了武威郡,就被朝廷叫停,死都不让再往西。
  前朝在武威郡设立郡,派了适合守城的将领来镇守,然后把戚将军调往了另外一个缺口。
  也就是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中间的张家口,那里可是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的关键入口。
  一旦被攻破防御,就意味着距离京城非常近,京城危矣。
  前朝末年的几任皇帝都怕死,或者说控制皇帝的权臣宦官们怕死,把最厉害的戚将军调任到这里,就是想要让他守住门户。
  戚将军一如既往的厉害,把大同盘地到阴山丘陵,再到坝上草原全都打了下来,再进一步,就可以把瓦剌人从大兴安岭以西的锡林郭勒草原赶走,让他们和漠北的鞑靼争地盘去。
  可惜,戚将军的军事行动再一次被叫停,不允许他再北征,而是回到张家口,再次守住京城的门户。
  当时戚将军表达了不满,觉得朝廷如此做,就是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还给瓦剌人。
  因为他多次上谏,要求出兵,被朝中只想要安稳的人不满,甚至猜测他是不是想拥兵自重?
  这样的人可不能放在京城附近,于是戚将军再次被东调,这次来到了燕山以南,也就有了之前说的巨鹿城。
  可以说,戚将军对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没有输过,奈何朝廷不给力,死拖着他的步伐不让进。
  而戚将军为人也确实忠君爱国,一直死守着底线没有越雷池一步。
  然而这位戚十一少,和曾祖是完全两个画风。
  他的眼中都是野心和无所顾忌,这是蛰伏的猛兽!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苏叶的出现,依照大楚对戚家的不设防,这位戚十一少很快就能平定整个女真部,然后带领这支能征善战的渔猎民族,攻入蒙古草原上的瓦剌和鞑靼,彻底统一北方,最后成为大楚的威胁。
  那么,他是否会取代大楚的地位,成为进入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呢?
  苏叶缓缓转身,低头与跪在蒲团上的戚十一对视,眼中满满都是审视,“你想做什么?”
  戚十一抬眸,里面的野心和疯狂让人心惊,声音却平静至极,“不做什么。”
  他淡淡道,“只是我戚家儿郎的鲜血,需要用血肉祭奠。”
  “你可真不像戚将军的后人,”苏叶抬头,看向上方正中央的戚将军牌位。
  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实则宅心仁厚,很少赶尽杀绝,即便攻城略地,也往往都是把鞑靼和瓦剌赶出去,赶到更远的北方,而不是杀光。
  戚十一不一样,他动辄屠灭一个部落,杀伐果决,毫不留情。
  戚十一也转头看向牌位,默然半响,突然道,“你不是林家人吧。”
  苏叶挑眉,没有回答。
  “林家是读书人,培养不出你这种……藐视王权的人。”戚十一蓦地笑了一下,只有同类才能认清同类。
  他自己是个无所顾忌之人,对这种人也最为熟悉。
  这位林墨玉,名字取的好听,听上去就是温文尔雅的读书人,表面上看也是。
  可实际上呢,他眼里没有对任何人任何事的敬畏,这种人,不可能是林家那种以儒家思想传家的人教得出来的。
  苏叶慢条斯理整理衣袖,语气轻松随意,“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呵,”戚十一冷笑,“当年先太子兵变失败自杀,东宫烧毁,一子一女被悄悄运出了宫,后来女儿失踪,儿子从齐国公府带回,封为义忠郡王。陈景轩这个先太子亲信,义忠郡王的舅舅借着太上皇愧疚回京,结果却在不久后,离开了京城。难以置信,义忠郡王的安危于他如此重要,竟然不在京城护着这个先主遗孤和唯一的外甥。陈景轩去到江南后,和江右良交好,可以理解,毕竟江右良是皇亲国戚,也是他掌握江南势力最麻烦的阻碍。可当时林家只有刚进入仕途,就不得不守孝的林如海,他为何对林家如此亲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