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为了自己幸福美满的老年生活,饭后散步也酸一个健康运动。
  苏彤起身,和陆一诚一起出了门。
  陆敏本来也想去的,却被陆母抱住了:“我的乖乖,奶奶开电视给你看好不好?”
  听到可以看电视,陆敏有些挣扎,最终还是在和父母出门与看点时间,选择了看电视。
  陆老夫人不理解:“怎么不让敏儿和他们出去走走。”
  小孩子也需要多活动活动。
  陆母笑:“就让他们多单独处处,培养培养感情。”
  陆老夫人懂了,轻哼了声:“他们独处的时间还少吗?”
  除了云姨偶尔搞卫生,几乎就没什么人上三楼。
  “这次不一样,我们不是要出门玩嘛。”
  听到这话,陆老夫人恍然大悟。她这儿媳妇真没得说,性子好,心细。
  陆政陪着坐了会就回书房处理公务,客厅里只剩几个女人,聊起天来也更加方便了。
  陆母给婆婆泡了杯热茶,笑吟吟问她:“妈,你有没觉得,阿彤加进来后一诚好像变了点?”
  “没有啊。”陆老夫人喝了口热茶,努力回想这段时间的孙子,和以前并没什么变化啊。
  陆母是陆一诚的母亲,儿子的变化哪怕只有一丁点,她也是有所察觉的。只是具体她也说不上来儿子哪里变了,总之就是和之前有所不同了。所以她也没有和婆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而是站起身走到窗户边,想透过窗户看看外头有没儿子儿媳妇的身影。
  只是他们房子僻静,加上外头灯光昏暗,又哪里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第23章
  另一头, 苏彤和陆一诚正慢悠悠在大院里闲逛。
  这是苏彤嫁到这边后第二次和陆以诚在院子里散步。
  上次有陆敏,加上白天晒,他们只在家门口附近走了走。这次只有她和陆一诚, 他们走得比较远, 出了那片熟悉的范围。她慢慢像个好奇宝宝,不断打量着四周。
  她才发现, 原来院子这么大。这又让她再一次知道什么叫家属大院。虽然是八十年代末,环境却是远胜二十一世纪房地产兴起后大刀阔斧建的许多小区。
  他们已经走了半个小时,陆一诚却说院子的三分之一都没逛到。
  大院的房子最高不过七层, 这些七层高的筒子楼一般是身份地位较低的职工住的。除此之外便是两到三层的小洋楼, 这种房子一般是身份地位比较高, 又或者是爷爷那辈有谁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才能分到。
  楼间距宽,人口密度小,绿化好, 很多树木一看就知道是有着几十年的树龄。
  环境清幽,偶尔阵阵晚风吹得树叶刷刷作响。
  这样的环境,人的心境也跟着平和了许多。
  苏彤问陆一诚是什么时候搬到这里居住的。
  “有记忆起就是在这里生活。”
  哦, 原来是从小。人和人果然没得比, 陆一诚的生活条件, 哪怕在这个年代, 也胜过后世绝大部分普通人。
  不过她没什么觉得不公,陆一诚爷爷那一辈几兄弟都是抗战英雄,为保卫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只有陆一诚爷爷活下来。他的后辈能享受这些, 也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只是不知道,这种算不算含着金钥匙出生。
  这话陆一诚从小到大听过不少, 已习以为常。
  “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我承认自己比很多人幸运。”
  陆一诚这话还真是坦诚,只是接下来他说的另一翻话,则让苏彤为自己刚才自己只想着陆一诚会投胎而愧疚…
  “我们陆家其实也称得上是书香世家,祖上几乎都是读书人。只是到了清末年间,世道动乱,族人中有人意识到靠文改编不了国家被蚕食的命运,于是参加过维新运动……”
  随着陆一诚娓娓道来,苏彤才知道,原来陆家祖上也算是世族大家。明朝中期达到鼎晟,有族人曾官至二品。晚清社会动荡,族中又有率先觉醒的第一批人参与了维新运动。后来在动乱的年代,又积极投身到民族企业的保护转移工作中。抗战爆发,更是直赴第一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一代又一代的陆家人,为了国家,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到最后只剩下他们这一脉。
  陆一诚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身为陆家人都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绝不做时代的旁观者。
  他的爷爷是军人,父亲也是退伍后从政治,而他则弃政从商,一代代人,也似乎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
  所以陆一诚谈及自己的出身,有的只是骄傲,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而也只是骄傲,而非高人一等。
  苏彤羞愧,反观她自己,从来没什么大志,只想吃好睡好,平安到老。
  听到她这么客观评价自己,陆一诚忍不住笑了。还真是客观公正,但……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这话是真心的。
  他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自己能生在陆家,已胜过世间很多很多人。陆家给了他优渥的环境,让他可以在读书的年代心无旁骛。陆家是他强劲的后盾,可以让他在想尝试另一种方式过自己的人生时,义无反顾放弃人人都羡慕的好工作。
  他清楚知道自己的起点,也清楚自己的抱负和责任。
  生于和平年代,成长于如此优渥的环境,如果没什么意外,哪怕他这辈子碌碌无为,日子也绝对不会过的太差。可他是陆家的子孙,陆家的子孙必然是时代的弄潮儿。
  他有抱负,对自己有要求,可是他却从来没想过妻子也要和自己一样,才是所谓的志同道合。
  “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的。”
  苏彤的羞愧感只持续了几分钟,她也不过是千千万万和平年代普通人的缩影而已。胸无大志,换个说法也可以叫知足常乐。
  她继续说:“不过我也知道,正是有许多像你们陆家祖先那样家国为先的英雄,才能让像我这样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过上吃饱睡好平安到老的日子。”
  陆一诚一怔,随后脸上的笑容深了几分,心里有股莫名的情绪在涌动。
  战乱年代先辈们的努力,是为了建设一个和平的新中国,让中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此刻他更加清晰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意义,不去想大的,往小的说,不也是为了让家人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两人有说有笑,沿路遇到好几个同一个大院的邻居。
  住着的人基本都是住了几十年的,哪怕不熟也认识,碰到免不了要打招呼。
  苏彤‘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只能跟在陆一诚背后点头微笑。路过的那几个邻居,是一个都没记住长什么样。
  她没放在心上,邻居可不然,走远后频频回头看,还聊起他们夫妻来。
  “刚才我还以为自己看花眼了,竟然是老陆家的儿子和新娶的媳妇。”
  “怎么可能看花眼,整个大院的就他们家一诚最一表人才。”
  “他再婚也有两个月了,还没见过他新媳妇几次。”
  “我住他们隔壁,倒是见过几次,新媳妇好像不怎么爱出门。”
  “那可能性子是个文静的,模样看上去虽然没有前头那个好看,不过也长得标志。”
  “不然呢,陆家那样的条件,会选一个丑媳妇?”
  说到这,几人都笑了。
  “该说一诚这孩子命好还是命不好呢,头次结婚没几年媳妇就走了,但是两次娶的媳妇都挺不错的。”
  这确实不好说,邻居没接这话,只是说:“不过一诚和这个新媳妇感情似乎要好一些。”
  另外一个邻居笑:“才结婚多久,你就看出来了?”
  邻居一副‘有什么能瞒得过我这双眼睛’的得瑟表情 :“你看他们肩并肩散步,有说有笑。先头拿媳妇嫁过来几年,你见过吗?还有一诚这孩子,礼貌是礼貌,却也老绷着张脸,你见过他这样子?”
  另一人被反问的没法反驳,只是叹道:“所以说男人多薄幸。”
  她这话并没有责备陆一诚的意思,只是感慨这世道的不公。
  “什么薄幸不薄幸的,人家还那么年轻,难道要守一辈子不成?”
  “也是,只是……”邻居话没说完,只是如果是年轻女子没了丈夫,多半是要守一辈子的。
  所以说啊,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是真的。人没了,身边的人也许会一时半会难顾过。可时间终究会抚平一切,丈夫会再娶,孩子会叫别人妈,什么都没了。
  苏彤和陆一诚并不知道,和邻居的短暂擦肩而过竟让她们这般深感慨。
  散步消食结束,两人回了家。
  陆敏被陆老夫人抱在怀里昏昏欲睡,却又舍不得不看电视。
  陆老夫人说了好几次洗澡睡觉,陆敏依然不肯。
  只是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强撑着看电视,始终是折磨人。小孩子做不出舍却,最后难过得哇哇大哭。
  苏彤走过去,从陆老夫人那抱起陆敏,果断替她做出选择。
  虽然洗澡的时候依然在哭,不过一放到床上,倒是很快睡着了。
  陆老夫人脸颊微烫,为自己的过分溺爱感到羞愧。
  不过并没有人说什么,苏彤陪长辈聊了会,也上了三楼。
  陆一诚则去了父亲书房,父子俩聊了下彼此的工作。
  等到他也回到三楼,洗过澡换上居家服的苏彤正半躺在书房的贵妃椅上看书。
  他想了想,也选择了先去洗澡。
  男人洗澡速度快,十来分钟就出来了,苏彤才看了几页内容。
  不是她看的慢,而是看的是外国名著。明明已经翻译成汉字,但就是没办法一目十行,看得人好累。
  时间还早,陆一诚也打算看会书。
  站在书架前挑,却是渐渐皱了眉。
  不知不觉中,书架已大变样,不再是他以前熟悉的摆放规则。
  他们才结婚多久,先是书房添置了贵妃椅,多了泡茶的茶具,一点一滴,不知不觉中,都变成了她苏彤的痕迹。名义上这还是他的书房。
  不过他并不是生气,只是感触。
  她似乎就这样,不知不觉渗入,影响,融入到了他的生活里。
  “怎么了?”
  见他站在书架前久久没有动作,苏彤放下手中的书,转过脸看向他。
  “我那本《西方经济学》放哪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