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184节

  胤禟倒是想直接点头呢!
  但他知道这事儿不能,也撒不了谎。于是有些蔫蔫地垂眸:“回皇阿玛的话,尚未。她说兹事体大,不敢擅自做主。非得皇阿玛您首肯,她才肯答应。不然怕落得个带坏皇子,唆使皇子从事商贾贱业、与民争利的罪名呢。”
  嗯,这才像阿灵阿家的行事做派。
  康熙满意颔首,看得胤禟心潮澎湃。以后璀璨商途就此开始,无数金银滚滚而来。他都开始畅想着,日后赚了银子要买多少好食材、请几个好厨子了。
  结果这当皇父的就一瓢凉水泼下来:“算她还有几分识大体。此事朕知了,不允。你不必再提,跪安吧。”
  胤禟:???
  不,不带这样的啊!
  康熙凤眼微眯:“怎么着,你还嫌自己功课少?”
  这明显‘再废话,老子立即给你小子布置几大车’的神情,吓得胤禟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勇气被荡涤得一干二净。
  来时有多意气风发,退下后神情便有多萧索。
  那伤心难过的小表情,简直把请求失败四个字刻在脑门上。
  看得虎威好阵安心,天知道他在称赞额娘聪慧勇敢,竟在关键时刻把锅甩在皇上头上的同时。有多担心皇上万一被老九哄得昏了头,真个答应了他的请求。
  唔,四阿哥与十四阿哥姨母、十阿哥外家的三重叠加身份。还弯弯绕绕的,也算与太子有亲。
  他误打误撞救了五阿哥,十三也与他们交好。
  再加上老九这块牛皮糖……
  他们家与诸皇子之间的关系本就已经够复杂了,还是不要掺杂着利益关系比较好。
  尤其宜妃跟姨母德妃素来不对付,老九跟他哥也有剃毛剪辫之仇。现在老九见了他哥,还时不时拧眉瞪眼呢。
  虎威如是想着,回头就积极给自家额娘敲边鼓:“这水太深,太混,可万万蹚不得。额娘您一定坚持住,别被九阿哥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去。”
  淑宁连连点头:“好大儿放心,你额娘聪明着呢。让他征得皇上同意是第一道关卡,后续还有不得借用身份之便欺压百姓啊!保持诚信经营,不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等一系列准则。”
  “最重要的是,调料事儿虽小,却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皇上是出了名的仁君,素来爱民如子。他身为皇子,又怎么可以大肆加价?”
  噗~
  不许仗着身份便宜行事,诚信经营不能搞恶意竞争什么的都算了。
  这还必须得走平民路线,不能加许多利润。
  可老九这么积极努力,冒着触怒龙颜的危险往上冲,就是为了挣大钱
  呀!
  虎威乐:“额娘真是,把他所有路都堵得死死的。不过……”
  那小子若是真认准一门,宁可薄利多销,也要勇敢尝试呢?
  淑宁眨眼:“那,为娘只能请皇上用顿膳了。”
  让皇上亲自体验一下蚝油的美好,看到其中蕴含的利润。亲自出手,截了自己儿子的胡。
  如此,九阿哥就算再怎么不满,也无法多说一个字儿。
  就是可惜了蚝油与一众秘制调料们,都不知道能不能再换康熙亲笔题字的一块匾。
  淑宁叹息,虎威也沉默。
  良久过后才微笑劝她:“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些许钱财外物,还是咱们一家子和顺安全更重要。额娘您这么些年操持家业,咱们家底子正经不菲了。”
  好大儿像大人似的,循循善诱。
  各种小心劝慰。
  可把淑宁给欣慰的:“好好好,听咱们虎威的。额娘啊,肯定把持住咯,绝不掺和到那些乱七八糟里面。”
  “你呀,也乖乖顺顺的,不许搞拉帮结派的那一套。不管你与哪个皇子好,也不管你有多欣赏对方,觉得他更是有德者。你始终要记住,自己是皇上亲封的冠勇侯。效忠今上,才是你最该做的事情。”
  如今太子,虽然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让人一言难尽。
  但是康熙的耐心还远远没有用完,太子之位可以说稳如磐石。除了胤禔不服不忿,时时刻刻垫着取而代之之外。
  其余皇子等,还都停留在好生学文习武,将来分个好差事。或者安心办差,争取日后再晋个好爵位的阶段上。
  胤禛自己都没有这个心思呢,虎威自然也没惦着。
  闻言自是认真点头:“额娘放心,儿子一直用心学武、学兵法,就为让这冠勇侯三字名副其实。让敌军听着便闻风丧胆,朝野之间谁再提起儿子的大名来,也不会再说冠勇侯啊?知道,就是那个走了大命,捡了大漏,一枪攮死噶尔丹而被封侯的小屁孩儿。”
  淑宁鼓励地拍了拍他肩膀:“好小子你且努力,额娘相信你,用不了几年就能达成心中所愿。”
  嗯嗯。
  虎威激动点头,十分欣喜于自家额娘的信重。
  也特别高兴而娘的听劝。
  还在寻机会往自家皇阿玛面前献殷勤,试图再求首肯的胤禟哪儿知道,自己心目中的好友正在积极的扯后腿呢?
  一路之上,他就往康熙所在的龙船跟淑宁她们一家子所在船只之间,来回穿梭了。
  都顾不上与他八哥玩耍了。
  被胤襈一说,他还特别振振有词:“这不是八哥新婚燕尔,当弟弟的不好多做打扰么?”
  胤襈俊脸一红,有些语塞。
  倒是他身边的郭络罗氏眉眼弯弯,颇为爽朗地笑:“瞧九弟这话说的,再怎么新婚燕尔,我们爷也不会疏忽手足之情啊。”
  “倒是你,整日往阿大人所在船只上,不知所求是否有果啊?若有,又介不介意带嫂子一个呢?”
  哈?
  胤禟愣住,缓缓打出一个问号来。
  那什么,八福晋虽然也姓郭络罗氏,但跟他额娘所在可不是同一支。两家虽然已经连了宗,可胤禟可没把这八竿子都不一定拨拉得着的所谓表妹瞧在眼里。
  当即哈哈大笑:“八嫂子说笑了,弟弟这碗还没端上呢,哪有能力分你一杯羹?除非你舌灿莲花,说得舅母同意。”
  啊这……
  郭络罗氏蹙眉,哪里不知道小叔子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呢?
  可不管是真困难还是假困难,总归安郡王府被迫还了户部那些个饥荒后。全家都实打实地艰苦了几年,就怕被庄亲王那个混不吝的抓到把柄。
  一本参上去,说安郡王马尔浑假借给其父办丧为由向户部借银子,供自己挥霍实在其心可诛。然后一直忌惮安亲王岳乐的康熙再顺水推舟,来个斩草除根之类。
  以至于马尔浑这几年都小心翼翼,连操办外甥女婚事都中规中矩。
  合他与郭络罗两府之力,再加上内务府送来的彩礼等。才算是凑足了嫁妆,把八福晋还算不失体面地嫁了。
  嫁妆少,体己银子一点点。
  丈夫是所有皇子阿哥里面出身最低的,养婆婆惠妃有自己亲儿子,亲婆婆自打生产之后就彻底失宠。
  至今还只是一个庶妃,一年到头不过几十两罢了。不但不能给她们丝毫助力,还得她们小夫妻省俭着些去孝敬她呢!
  康熙提前清欠导致淑宁梦中风光大嫁,嫁妆丰厚的八福晋嫁妆微薄,处处捉襟见肘,特别急切的想要开源。
  以至于胤禟的搪塞之语,在她看来也成了一条路子。
  闻听八福晋郭络罗氏前来拜访的时候,淑宁整个人都懵了。不知道好好的,她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但表面上,她还得迅速摆出一脸热情亲和的笑容。款款出迎:“臣妇见过八福晋,给八福晋请安。”
  八福晋郭络罗氏朗笑,亲手把人扶起:“久闻一等公福晋大名,憾一直未曾得好生叙谈几句。如今皇恩浩荡,你我皆随扈江南。本福晋便忙不迭赶来,见见心中偶像。若有唐突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淑宁一脸诚惶诚恐:“福晋客气了,臣妇何德何能……”
  “区区庶女之身,嫁当朝一等公,皇上肱骨之臣。上与婆婆相处融洽,中和妯娌,下抚育四个出息儿子。还能管住一等公,让他这么多年身无二色。条条框框加起来,福晋这简直活成了世间女子都想要的样子,怎就做不得我等偶像了?”
  八福晋郭络罗氏笑:“福晋满身皆是华彩,让人心向往之,不能这般妄自菲薄。”
  淑宁笑,连说过奖了过奖了。
  真·万万没想到,八福晋是这么个热情爽朗的性子,看着她的眼神都有光。
  临时被淑宁悄悄请过来支援的庄亲王福晋也愣,继而轻笑:“对对对,八福晋说得对。弟妹你样样都好,就是谦虚了些。”
  “就你那些成绩,随便拿出来一样都羡煞旁人了,何况你还集万千华彩于一身呢?以至于我时不时都想,自己上辈子到底烧了哪门子高香,才能得你这么个优秀的合作伙伴?”
  被咬得重重的合作伙伴四字里,满满都是对八福晋郭络罗氏的提防。
  当然她是没想到,才进门不到一年的八福晋不先琢磨养个嫡子,彻底站稳自己八福晋的位置。
  而是忙着开源,还把目光特别精准的定在了淑宁身上。
  她还当这位是被九阿哥请来的说客呢!
  所以话没说几句,暗示就先来了。意在提醒对方,自己才是淑宁正正经经的合伙人。识趣的话,就免开尊口。否则动了我们宝金的媳妇本,你看我们王爷能不能发火就完了。
  听懂了她这暗示的郭络罗氏笑,果然转移了话题,与淑宁聊起了厨艺、刺绣相关。
  她阿玛明尚以为诈赌两千两被今上判了个斩监候,没过几年额娘也跟着撒手人寰。还是郭罗玛法,已故的安亲王岳乐怜她幼年孤苦,将她接回府中教养。
  单看她个侧外孙女能打败许多人家正牌王府格格,独得安亲王岳乐宠爱。甚至在他过世后,继续让与她额娘并非同母所出的玛尔浑另眼相待,就足以证明她有多八面玲珑。
  只她愿意,她能与任何人迅速打破陌生感,建立比较亲密友好的关系。
  好在淑宁有预知梦的金手指,知道交好八阿哥、拥立八阿哥,就是梦中那人被小心眼雍正记仇,
  导致她们全家遭殃的根本原因。
  再怎么欣赏也不敢跟郭络罗氏深交。
  否则的话,她真怕自己忍不住主动去与人家义结金兰,让孩子们因为自己的缘故再被坑一次。
  头一遭认真交好一个人,却被持续礼貌疏离什么的,郭络罗氏心里可挫败了。
  倒是胤襈特别想得开:“成年皇子与朝臣往来频密本就是大忌,尤其阿大人又是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阿玛的想法,需要顾虑的事情自然更多些。福晋莫气,你不是独一个,连爷都被阿大人避如蛇蝎过。”
  “竟还有此事?”八福晋震惊,那句阿大人什么时候瞎的直接脱口而出。竟瞧不上她家温文尔雅、经天纬地、文武双全……万字不足以形容其好的爷?!
  那必然是瞎了啊。
  胤襈唇角弯弯,眼中似有星河:“也就是福晋情人眼里出西施,才觉得爷处处都好。”
  郭络罗氏被他瞧得红了明艳俏脸,嗔了句本来就好。
  新婚夫妻对视,自有无限缠绵在心头。
  而八福晋听劝,真不再来造访后,淑宁略失落了下,随即又无限期待起来。因为船行悠悠,很快就将至扬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