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61节

  怎就连撑船、打铁、卖豆腐的人间三苦之一都会呢?就算未抬旗前,那也是个妃主子的妹妹,正经的京官之女吧。
  淑宁福身:“回万岁爷的话,臣妇会的。早年臣妇还小,不懂为何二十三做糖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就要磨豆腐呢?嫡额娘说,这里头有个典故。”
  “传说有一年二十五,玉帝下凡闻听豆腐美味所以心下好奇,却不巧吃到了豆腐渣。误以为百姓疾苦,才会以豆腐为美。于是年三十的时候,就给做豆腐的人家发金银。百姓为了得到神仙赐福,便有了二十五做豆腐的习俗。而且豆腐谐音福,都说吃得越多,福气越多。”
  于是她这个官家小姐就去学了做豆腐,就为一点点做好了,让阿玛、嫡额娘跟哥哥姐姐多多享福。
  这番用心让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都说威武跟塞和里氏有福,得了这么个乖巧又孝顺的好闺女。淑宁只谦逊勾唇,道是阿玛、嫡额娘跟姐姐与哥嫂都对她如珠如宝,他们值得。
  “那也是你孝心难得啊。如此乖巧贴心的女儿,哪个当阿玛额娘的不爱?”
  康熙颔首,对淑宁表示赞赏。
  接着便亲自执勺,给他皇玛嬷先盛了碗文思豆腐羹:“阿灵阿家的一片孝心,皇玛嬷千万多用点,多福多寿,喜乐康宁。”
  “好好好。”太皇太后大乐:“这丫头着实有心,昨儿晚上守了哀家一宿。今儿天儿刚亮便起来磨豆腐,做豆腐宴。光是这份用心,就让哀家感动不已,更莫说她这巧手还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是是是。
  康熙连连点头,无限附和自家皇玛嬷。他都如此,太后、皇贵妃等可不也得随即跟上?
  霎时间,偌大的慈宁宫中满是对淑宁的称赞声。
  太子心里头最后那点为难淑宁的念头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浓浓的拉拢之心。觉得不管是她还是阿灵阿,都是能打在关键处的一张好牌。
  可惜两个姨母一个试图坑害她,反而折在她手里。
  另一个也没少与她挑衅。
  以至于他们表现上瞧着都是该有些嫌隙的,贸然亲近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还注定惹人生疑。
  边思索边举箸,筷子刚伸出去,就被身边的小十抱住了袖子。
  一低头,胤礽就看到胤俄祈求的小眼神:“太子二哥,好太子二哥。这荷塘蛙鸣里的小青蛙就剩最后一个了,您行行好,让让小十呗!求求了。”
  胤礽困惑,贵妃脸红,忙呵斥自家吃货儿子。
  原来啊,这是淑宁的创意之作。取琼枝菜与菠菜汁一道熬煮,成了后铺在盘底。再用红绿萝卜雕刻出荷塘、荷叶,这夏日荷塘就在盘中了。
  再把豆腐切成片下锅炸至金黄,使模具印成青蛙形。上头填上鲜虾泥。再以黄瓜丝为青蛙纹路、绿豆为眼。
  下锅蒸熟后,一个个小青蛙就得了。
  精美的盛器里,荷开、水碧,活灵活现的小青蛙浮现其上。
  瞧着如诗如画,尝着细腻又香甜。
  一口下去豆腐的豆香,虾肉的香嫩弹滑都在其间。吃得小十眼睛晶亮,迅速爱上。可惜为了这摆盘效果,小青蛙实在有限。吃完了自己的,打劫了额娘的后,整个盘子都空空。
  荷塘之上,就只剩下最后一只属于太子的小青蛙了。
  胤俄实在垂涎,于是悄悄挪下了凳子。等太子伸筷夹向他心中爱蛙的时候,
  赶紧可怜巴巴地喊了声太子二哥。
  第58章 炸豆奶
  此情此景,胤礽能怎么办?
  只能往皇阿玛最最喜欢的兄友弟恭上靠,微笑着把那豆腐虾肉泥做的小青蛙往胤俄碗里夹呗。倒是胤禛皱眉挡了挡:“太子二哥别,可不能惯着十弟这毛病。而且,吃不够的美味才是真美味。否则一次吃够了,下次还哪里会惦记?”
  “对对对。”贵妃狠狠点头:“胤禛说得对,小十就是被本宫惯坏了。太子可别纵容他,让他养成这坏习惯。”
  边说还边往回拽自家小吃货,就怕慢上一星半点儿,这不敬太子的罪名就落在他头上了。
  心眼偏到胳肢窝的皇上可不管小十几岁,太子是个什么反应。通常这种情况下,他只注意维护储君威严,拥有强横外家的小十无疑是立威的最好人选。
  贵妃娘娘忧心忡忡,无奈地瞧着自家还心心念念想着吃的糟心儿子。
  唯恐这小混账不合时宜地哭起来。
  关键时刻,被太皇太后盛情邀请列席的淑宁笑:“十阿哥说得对,确实是臣妇的锅。只琢磨着怎么摆盘精致又有意境了,忘了考虑量的问题。明儿臣妇就再给您专门做一盘子荷塘蛙鸣,现在咱们尝尝这个炸豆奶好不好?”
  “您别瞧着它没有荷塘蛙鸣亮眼,实际上更合适小孩儿口味呢。”
  “真的?”
  “臣妇何时骗过十阿哥,又有哪道菜味道不好了?”淑宁笑,眉眼间自信极了。
  “那好吧,小十听舅母的。别忘了,一整盘的荷塘蛙鸣哦!不对,小十是个俗的,不要摆盘精致,也不要意境。可以不要荷塘,只要蛙鸣哒。”
  哈?
  哈哈哈!
  淑宁忍俊不禁,真·见识到什么叫长了一肚子吃心眼儿。康熙双眉紧皱,贵妃娘娘已经在试图寻找地缝了。
  太子夹着那小青蛙的筷子微顿,转而放进了四阿哥碗里。
  算是谢过他刚刚的提醒。
  没让他只顾着友爱手足,却在无意间做了滋长小十恶习的‘帮凶’。
  胤禛:……
  他其实,就是担心太子跟小十兄弟失和,做出导火索菜品的某人吃挂落罢了。到底她再能耐也不过是臣妇,服务于皇家,再怎么有功,也是分内之事。
  可若因此而让皇阿哥之间起了龃龉,就是她的罪过了。
  好在小十虽馋,但也好哄,还有几分小动物般的直觉。试着尝了口炸豆奶后,小家伙双眼咻地一下亮起来,小脑袋狂点:“唔唔,好好吃!七舅母就是天下间最最美,最最厉害的厨子。什么平凡东西到你手里,都能变成绝顶美味。”
  “乌库妈妈、皇玛嬷、皇阿玛、额娘、太子二哥你们快尝尝!”
  说完,小家伙拿起自己的筷子,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贵妃跟太子每人夹了一块炸酸奶。
  功臣厨子淑宁得了两块。
  知道虎威还小,用不得这等油炸之物后,小家伙还叹气,并当场替他多用了两块儿。
  极少被太子以外的孙辈孝敬的太皇太后愣,旋即轻笑:“这么好吃的炸豆奶,咱们小十竟舍得给乌库妈妈啊?”
  “那当然。”小家伙郑重其事点头:“额娘说,百善孝为先。乌库妈妈、皇玛嬷跟皇阿玛、额娘都是长辈,是小十该孝顺的对象。太子二哥能舍得把最后一个小青蛙给小十,是个好哥哥。所以小十也不能吝啬,好东西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嗯,就是这样。
  小家伙骄傲昂头,说的头头是道,特别懂事的样子。跟刚刚厚着脸皮讨食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直让太皇太后忍俊不禁:“那刚刚?”
  “刚刚……”胤俄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刚刚是七舅母的美食太好吃了,短暂迷糊了小十的聪明,让小十一时忘了额娘教诲。亏得额娘跟四哥阻止,谢谢四哥。”
  说到这,小家伙还认认真真地给胤禛行了个礼。
  胤禛赶紧还礼。
  太皇太后见状夸了句,说皇子们都是好的。太子友爱手足,胤禛注重弟弟们教养,都是好哥哥样。
  胤俄也是个知错能改的,还特别有孝心,贵妃教导有方。
  被点名的贵妃赶紧起身行礼,殷勤谢过。
  有她老人家这最后总结,自家这臭小子算是能彻底逃过这劫了。
  果不其然,太皇太后用过孙儿的孝心之后点头,说这菜果然别具一格。香甜可口,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
  她老人家亲自盖章之后,现场又是一片夸赞声。
  还有人问这个炸豆奶的具体做法。
  淑宁微笑应答:“其实不难的,臣妇一说娘娘就会了。先在盘中加入适量的绿豆芡粉,用适量水冲开这个芡粉。加入牛奶和新鲜的豆浆,打上两个鸡蛋,放几勺白糖,用筷子顺着劲儿搅和均匀。”
  “然后点锅烧火,锅中加少许水,等水烧开,再把这备好的浆水边搅边倒进去,搅到粘稠能拉丝。再盛出来放在平盘里冷却凝固,接着改刀切成粗条,裹上面粉,油温五成热下油锅炸到金黄就成了。”
  问话的那个娘娘:!!!
  晕晕乎乎,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大懂。
  适量是什么量?几勺白糖到底是几勺,又用多大的勺?顺着劲儿又是个什么劲?少许是多少水?要怎么判断油温到底几成热?
  一切都迷迷糊糊,只有一点格外明确:一等公福晋果然厉害,一个小小的豆腐,竟然被她鼓捣出数十种花样来。
  连寻常人家当成下脚料,只能喂猪喂鸡鸭的豆渣都被她变废为宝。
  做成连太皇太后都说别具一格的豆渣饽饽、豆渣丸子。
  哄得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对她青眼有加。
  皇上更是频频赏赐,以功臣待之。
  亏得当初皇贵妃娘娘有先见之明,早早给了她一桩好姻缘。否则这般美姿仪,好厨艺的姑娘真真进了宫,哪还有她们这些庸人的立锥之地呀?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在心有大志的女子心中,进宫为妃为后便是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巅峰。而淑宁却只愿偏安一隅,过些恬淡却幸福的日子。
  若姻缘可以自主,她都不带趟进钮祜禄府那淌浑水的。
  偏皇命令她嫁入钮祜禄家,又给了她预知梦这样的金手指。让她看尽了先荣华后凄楚的人生历程,心里生出千百不甘来。
  一步一步,推着她到如今。
  好容易夫妻相和,顺利生下长子,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太皇太后病重,小赫舍里氏裹乱。让她好好的被困在太后宫,不知道何时才能与家人团圆。
  日暮时分,将早就准备好的豆腐交给了阿灵阿时,她这心里还满满怅然呢。
  看得阿大人好生心疼,快速握了握她的手:“好宁宁,辛苦你了。”
  后宫之中到处都是皇上的耳耳目目,淑宁哪敢说丁点委屈啊?忙抽回自己的手,还与他福了福:“夫君言重了,能与太皇太后略尽绵力,是妾身的荣幸。当日学厨诸般辛苦,总算是没有白累。”
  “怎么会?”阿灵阿笑:“现在全满蒙谁不知道我家福晋最擅长厨艺一道?所做菜品好看更好吃,连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用了都说好。”
  “好啦,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慈爱,你还当真了呢?快别继续夸了,免得旁人说你敝帚自珍。”
  “哪有?为夫分明发自肺腑!福晋放心,额娘跟我在家都好好的,肯定把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岳父岳母那边,为夫也早早送去年礼了。一应大小事务,全部妥妥当当的,随时等待女主子回来检查。”
  寒暄两句过后,阿灵阿就开始交代他认为的淑宁最关心的事情。
  末了还加了句,虽然相思成疾,辗转反侧。但为夫绝对是个宁缺毋滥的,有了福晋这等绝世娇妻,再不看别个女人一眼。
  福晋再不必担心回府后,有哪个娇滴滴跟你行礼,要与你敬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