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90节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箭,终于还是射出去了。
  他松了口气。
  正要收弓,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先前跑过去的那人,才是大明的太子,那墙后面的那一位……
  轰!
  南墙之下,尘土飞扬。
  范小刀手中握着刀鞘,晃晃悠悠走了出来。刚才那一箭,对方用尽了全部功力,射穿墙时虽然卸掉了一部分,但依旧威力巨大,范小刀几乎耗尽全部内力,以刀鞘接下了这致命一击。
  他面色惨淡,眼神却无比坚定,向箭手站立方向望了过去。
  “你上当了!”
  刺客射出最后一箭,当得知没有机会,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停留,目光在范小刀身上停留了片刻,一言不发,消失在夜色之中。
  对方中等身材,黑巾蒙面,看不到容貌,但露在外面的眼睛,却深深印到了他的脑海之中。就在刚才,这对眼睛的主人,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朱延惊魂未定。
  范小刀与那箭手“对话”之时,脱下了他外套让朱延换上,在他犹豫未决之时,被范小刀推向了水缸方向,还好,这一次赌对了,箭手并没有向他发箭。
  “若是那一箭射向我,怕是已交代在这里了。”
  范小刀摇头道:“不会。”
  “肯定?”
  “肯定。”范小刀道,“他是职业杀手,自始至终,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杀死你。之前不敢贸然放箭,是因为无法断定哪个是你,而且丝毫没有受到我言语的影响,机会稍纵即逝,他只是没有把握住而已。”
  允才和白无常从屋内走了出来。
  允才见到主人遇险,连忙跪下道:“奴才有罪,没有保护好主子周全。”朱延摆摆手,“起来,是我一意孤行,要只身上路的,与你无关,再说,我不是活得好好的?”
  允才再三请罪,直到朱延下了命令,才肯起身。他勘验尸体,拔出箭矢打量一番,道:“这些箭以纯钢锻造,箭杆与箭簇一体,没有留下锻造标记,不过,箭羽那处,倒像是神机营的绑法,不过也不排除是他们故布疑阵。”
  要是刺杀成功,一朝太子被杀,朝廷必然会派人来追查,对方再傻也不会留下痕迹。不过,铁箭较寻常箭矢更重,分寸力度也不相同,以方才的威力,将内力灌注箭体之内,普天之下,有这种功力者,并不多见。
  朱延道:“无论如何,今夜你救了我性命,范兄,这个人情,算是本王欠你的。”
  范小刀笑道,“不必,本是萍水相逢,你又是好酒好菜的招待我,你我之间,便算扯平。”
  允才看了他一眼,他生平阅人无数,其他人见到太子之后,巴不得抱紧这棵大树,范小刀今夜于太子有救命之恩,这本是结交太子的绝佳机会,范小刀却当做寻常小事一般,根本没放在心上。
  这种人,要么是城府极深之人,要么是坦荡率性之人。
  无论哪一种,都不是非常之人。
  朱延没料到他会如此说,愕然道:“你可知自己刚才拒绝了未来的大好前程?”
  范小刀哈哈大笑,“攀附权贵,专权敛财,对别人来说或许有些吸引力,对我来说,身为六扇门捕快,能够追凶缉盗,守护一方百姓平安,便已足矣,钱财之事,够用便是。”
  这番话,说得豪情万丈,说完之后,范小刀觉得自己很“赵行”。
  以往这种装逼的话,都是出自赵行之口,认识他这么久,他觉得自己言语遣词,被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
  当然,范小刀也不是圣人,本来,有了朱延当靠山,要搬到钱驸马,会更容易一些,但是宋金刚之死,多少与皇室之间有些瓜葛,他早晚要离开京城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已死绝。
  在这鸡毛店过夜,不再安全。
  朱延当机立断,即刻进京。虽然城门已关,但朱延身为太子,这点权力还是有的。他对范小刀道,“范兄,今夜我遭刺杀之事,切勿对任何人提起。”
  “为何?”
  “京城天下权力中心,其中形势错综复杂,明争暗斗,纠缠不休,尤其是今年,更胜往昔,父皇此时调我回京,是想让我作破局者和搅局者,他日若有机会,我与你详谈!”
  允才牵马过来,给了白无常一匹护卫的马,四人四骑,来到城门处。守卫官兵听闻太子驾到,也不敢怠慢,勘验文书之后,打开城门放行,不多时,禁军副统率禁军前来迎接。
  京城处有各方势力眼线,太子深夜驾临京城,没有带任何随从之事,很快传遍了各大要员的府邸,本来就暗流涌动的京城,又多出来一个搅局者。
  自始至终,朱延对刺杀之事只字不提。不过,这种事瞒不了太久,但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好事有时候会变成坏事,坏事,若能加以利用,也可能变成好事。
  范小刀与白无常骑马并肩行在长街上。
  如今宵禁,京城之中,除了紧急军情、公务等,严禁骑马,不过,当官兵看到白无常的坐骑装备上的标记之后,也都没有阻拦。
  范小刀道:“我觉得你似乎对太子有些敌意。”
  白无常道,“我对任何人都有敌意,更何况是初次见面,尤其是那个死太监,一直在盯着人家看,弄得我浑身不自在。”
  见到范小刀面露错愕之色,她微微一笑,“像我貌美如花的女子,若是不表现的高冷一些,那岂不天天被人烦死?也就像你这种榆木脑袋,有些不屑一顾罢了。不过……”
  白无常顿了顿,“看到我留书,能及时找到我,你今夜表现也算是及格吧,只是下次在遇到那种事,别在傻乎乎替别人挡箭了,何必呢?”
  范小刀脑袋一热,脱口而出,道:“若换作是你,我照样会替你挡箭的。”
  白无常俏脸一红,“谁要你帮我挡箭了?你的命是你自己的……”她略一沉吟,笑吟吟道,“刚才你说了,从今以后,也算是我的了。”
  两人来到客栈门口。
  范小刀想起前来之事,取来孙梦舞的密信,还有明本,交给了白无常,“孙梦舞死了这么久,我也没有破译这封信,其中情报,或许对寻找你师姐有帮助。”
  白无常将信和明本收入怀中,莞尔一笑,“那就多谢你了!”
  范小刀离开之后,白无常回到房间内,从怀中取出一瓶药水,倒入碗中,又将孙梦舞的那封信浸入其中,不多时,一行若隐若现的字,浮现出来,她取来孙梦舞那一本《会真记》,对应暗文,将书信内容编译出来,看着信中内容,白无常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她探出手指,将密信和译本,在烛台上点燃,投入了火盆之中。
  顷刻间,两张纸化作了一团灰烬。
  第112章 记得带刀
  六扇门最近捷报连连。
  先是破获北周副使萧义律被杀一案,又除掉了朝廷头号心腹大患李知行,擒获了北周谍目青虎,无论哪一个案子,都是妥妥的大功,可是一连几日,朝廷的嘉奖文书并没有下来,杨得水心急如焚,本来以为总捕头一职十拿九稳,结果却落得如此结果,问范小刀、赵行,两人也不知缘故。
  唯一令人高兴的,便是户部考功司的人来了一趟,调取了五年来六扇门所有人员的俸禄卷宗,据说是要近期朝廷要给六扇门加俸禄,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衙门,本来,与五城兵马司相比,两个衙门承担的职能类似,但薪俸这一块,兵马司却远高于六扇门。
  可是户部最后考功的结果,认为六扇门捕快的俸禄,在朝廷基层公务系统中的俸禄属于中等偏上,并没有必要调整。范小刀、赵行一听,就知道是太平公主在搞鬼。
  户部左右两侍郎,都是攀附太平公主的关系才上位的,虽然两人颇有才能,在户部也尽职尽责,可是一旦遇到政见不合之人,出手是绝不留情。
  据知情人透露,在户部闭门会议上,左侍郎刘询对此事坚决反对,给六扇门的人加俸禄,凭什么?他们维护京城治安辛苦,那兵马司的人不辛苦?神机营拱卫京城的人不辛苦?他们要不要加俸?如今,朝廷到处都要钱,驻守北疆士兵换棉服过冬要花钱,黄河水患治理要花钱,陛下修行炼丹也要花钱,更要命的是一旦收回凤凰岭,每年给北周的岁贡,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凭什么单独给六扇门加俸?有人提醒是陛下的意思,谁料刘侍郎更不领情,我们收到的中旨,是要考察一下六扇门的俸禄结构,并没看到陛下下令要给他们加俸,相反的,我们认为,六扇门外出办案的餐补、各种差旅津贴,远超过其他衙门,应当削减。
  这件事传到范小刀、赵行耳中,两人气得不轻,要去找户部理论,却被杨得水拦下了,“你们去找他们也没用,难道要拉他们去与陛下对峙?这件事,不从源头上解决,根本无济于事。”
  源头,自然是太平公主。
  京郊外的那一场刺杀,尚且没有定论,但太子朱延重返京城,的确让太平公主察觉到了威胁,尤其是在入京之前,户部、吏部、兵部、工部等五品以下的官员,刚进行完清察,并拟定了一批职务调整清单,基本成了定论,而朱延离京之前,在朝中声望很高,可短短几年,物是人非,论起影响力,与太平公主无法相提并论。
  六扇门加俸之事,成了空欢喜一场。
  接连几日,范小刀、赵行一直待在六扇门,整理卷宗,在六扇门当差,除了日常巡街缉捕之外,寻常案牍工作繁忙,至于皇帝要求两人协助礼部谈判之事,礼部不来找他们,他们也不去招惹,图个清闲。
  这日,两人才到衙门,跟杨得水汇报工作之时,就收到礼部传话,请范、赵二人前往礼部商讨事宜,范小刀不满道,“一月一两八钱的俸禄,让我们去与北周谈几千万两银子的问题,朝廷也太看得起咱们了吧?”
  杨得水道:“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啊。”
  范小刀道:“要不我跟赵尚书商量下,把你调过去谈?”
  杨得水摆手道,“术业有专攻,我老实守好咱们六扇门,就不错了。”
  两人来到礼部,赵焕已在署房内等候,范小刀与赵行上前行礼,赵行倒也自觉,道:“参见赵尚书。”两人虽是父子关系,但在官场之上,依旧按规矩来。
  范小刀注意到,赵焕官职最大,却坐在了次席之上,落座之后,赵焕又去了内堂,不多时,一名年轻男子走了出来,众人见状,纷纷起身,跪倒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来人正是朱延。
  范小刀奇道,“这么巧!”
  朱延冲范小刀点点头,示意众人落座,道:“我朝与北周谈判三月有余,如今陷入僵局,陛下给我们定下命令,无论多大代价,都要在一月之内,将凤凰岭收回。又命我来领衔此事,在座各位,任重而道远啊!”
  朱延入京之日,恰逢北周使团上书,要求终止谈判。
  甚至有人看到,使团内的人开始收拾东西,雇佣马车和车夫,这是做好了要撤离的准备。
  凤凰岭被北周占领数十年,然而位置偏南,中间又隔着草原沼泽,北周在凤凰岭驻军,每年耗费大量的财力,此处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对大明朝廷来说,却是不得失去的战略要地。更何况,陛下当年登基之时,曾许下宏愿,要在六十之前收回凤凰岭,此事关系到将来他在史书上的评价,相比而言,大明更有迫切性。一旦谈判崩了,就算将来能收回凤凰岭,那意义也大不相同,所以朝廷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将使团的人留下。
  才入京的朱延,被委派到此事之上。
  当然,据说出自太平公主的游说,不得不佩服她的心机。
  这件事,如果成了,收复失地之功,自然是皇帝陛下的,是陛下英明神武,但收复失地耗费了大量钱财、甚至签署不平等的条约,则需要一个人背锅,那自然是太子朱延;如果不成,那就是朱延办事不力,其心可诛。
  礼部主事道:“北周使团来京三月,我们礼部又是请客、又是吃饭,又是送礼,前前后后几千两银子花出去了,可那群家伙,饭也吃了,酒也喝了,礼也收了,就不办人事儿,岁贡、互市、驻军、战俘四个条件,一个不肯退让,前不久萧副使一死,又将岁贡提了五百万两,说是安抚萧家家属,人是他们自己杀的,却找我们要银子,这算什么道理,这群家伙,就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
  当着太子的面,这位新晋的主事满腹牢骚,他半年前从翰林院调到礼部,便被安排了接待一事。这种外交事务,尚书、侍郎是朝廷重臣,出席官面上的活动,至于下面的吃喝玩乐,由这位主事全程陪同,他三月以来,几乎每天都觥筹交错,足足胖了二十斤,变着花样跟使团的人花钱,使团的人跟他称兄道弟,可到了正事儿上,一个个各种推辞,寸步不让,又怎能不让他生气?
  赵焕道:“徐主事,注意言辞!我们礼部之人,时时与番邦打交道,代表的是朝廷颜面,说话用词得讲究分寸,以彰显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之风气。”
  徐主事这才调整语气,简要介绍了与北周谈判三月的情况,岁贡、互市、驻军、战俘,作为归还凤凰岭的四个条件,是从一开始递交国书之时候就提出来的。
  对于此事,朝廷早已定了基调,除了驻军一事坚决不能退让,其他的条件都可以谈,毕竟归还凤凰岭之后,北周却驻军此处,名义上是保护北周商人利益,还让大明出钱供养,这算哪门子事?
  第二,开放北疆四城为商埠,名义上是为了促进边境贸易,但是所谓的关税最惠待遇,总体来说,还是对北周有利,这个条件,也可以答应,后面收回之后,可以通过调控来控制边贸,这个可以让步。
  第三,岁贡一千二百万两白银,这就有些狮子大张口了,大明朝一年税收不过三千多万两,他一开口就要一千二,要去了全年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每三个大明人,就有一个人是为北周打工,如今国库空虚,到处都是花钱的地,又怎么可能答应,本来定下的基调,岁贡在二百万两以内,可以商榷,或者干脆第一年咬牙先答应,等收回凤凰岭,再来个赖账便是。
  至于第四条,释放被抓的百名战俘,根本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不关大局,答应他们便是。
  一行人商议了半天,到了正午饭点,也没有个主意。太子朱延道,“可否私下里约一下拓跋正使,我跟他见面谈一下?”
  赵焕道:“殿下身份特殊,又是奉陛下之命,若是谈崩了,怕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范小刀见状,道:“要不然我跟赵行试试?”
  “你们?”
  范小刀笑道,“以非官方的行事,私下里约出来一下,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诉求,而且,我们不是礼部的人,又不是官场身份,有些话说起来可以随便一些,大不了到时候翻脸不认账便是。”
  赵行闻言,眉头一皱,却也没有开口。
  徐主事道,“范捕头,你与北周使馆的人有过节,这是众所周知之事,我怕若你去了,不但无益于破局,反而让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朱延听到这番话,满是疑惑,有人三言两语,将范小刀与北周拓跋白比武之事跟他说了,朱延闻言,笑道,“还能比现在的形势更坏吗?既然如此,不如死马当活马医,那就有劳范兄……捕头了。”
  这次私下会晤,主要是争取回到谈判桌上的机会,若有机会,甚至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线,朱延将二人喊到内堂,叮嘱了一番,又道,“我刚回京,就摊上这么一个事,看来有人看不得我清闲啊,若是办砸了,引得父皇怪罪,怕以后在京城的日子,不好混了。”
  范小刀道:“你是太子,陛下唯一的儿子,无论如何,将来皇帝之位,还是轮到你头上,又怕他作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