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建交与通商

  1636年的夏日比起往年同期稍微要凉爽一些,海汉制造的水银温度计上显示的刻度甚至极少会超过35摄氏度。普通民众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天公作美,没有用烈日来炙烤天下,但穿越者们却很清楚,这只是明末小冰河期气候变化的一种体现而已。而且就算没有烈日炎炎,小冰河期的干旱也还是如期而至,等待秋收的农民们不得不用使用大量人力来灌溉农田,以便能保住田里的农作物。
  今年夏秋时节,大明的粮食减产几乎是必然趋势,中原的产粮区被农民军搅得一塌糊涂,而江浙一带又遭遇了持续多日的干旱少雨天气,粮食产量水平比起往年一塌糊涂。而在这样的状况下,绍兴、嘉兴、杭州、湖州这几个粮食主产区的大粮商们,却是在有意识地控制着出货量,并且在宁波、台州两处的粮食市场上大宗扫货。
  江浙产粮区的产出是稳定大明北部粮食价格的重要砝码,但今年尚未到稻米的收获季节,市场上的粮价却已经由于人为的炒作开始出现大幅上扬。好在这边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短时间内倒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粮食短缺状况,社会状况还没有因此而发生动荡,普通民众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粮价的波动是象征着怎样的市场动向,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博弈。
  王畿如今所要做的,便是在海汉这个大买主的协助之下,拿下粮食市场的话语权。海汉下半年至少要在浙江采购数千吨粮食,这个数目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至少对目前动荡的浙江粮食市场来说,这肯定是除了朝廷粮赋之外最大的一笔订单了。而这种大宗买卖肯定没有哪家粮商能够单独供货,就算是王畿麾下的这些粮商,也得先抱团调货,甚至是早早在各州府的粮食市场上扫货,才能满足海汉的订单需求。
  某些粮商虽然察觉到了市场形势变化背后的意味,但却难以抵抗这个行业被逐渐整合的趋势,毕竟行业话语权一旦集中到了拥有雄厚官方背景的粮商手中,除非其后台倒掉,否则今后就只能按照王畿定下的章程来运作了。更何况这事还有海汉人从旁协助,想硬气一把的粮商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跟海汉人作对。
  王畿弄出这么大的阵势,也是有自己的算计,他知道浙江或许会有一些利益受损的人对他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会设法阻挠他的行动,但王畿选择这个时候开始动手,就是算准了两国建交通商的消息会在这个时期公布,到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被这个大新闻给吸引过去,至于粮食市场的变化就没那么明显了。
  八月底,杭州城内外传闻多日的大明与海汉建交一事终于有了官方消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外面贴出了告示,宣布即日起大明与海汉建立正式邦交关系,并且将允许海汉商人在浙江沿海各州府进行贸易活动。告示的内容当然没有就舟山群岛和石浦港两处地方的最终归属作出明示,但对于海汉在浙江沿海的权益给予了认可。这其中便包括了由海汉投资在大明领土上兴建的各种设施,开垦的农田,开采的矿山,修建的海港码头、桥梁道路等等。
  大明朝廷承认了海汉投资建设的资产合法性,这其实也就是变相承认了海汉在这些地区的控制权。虽然建交公报中只字不提“割地”二字,但知道内情的官场上层人员都明白,这其实已经是朝廷对海汉的最大妥协了,只是没有白纸黑字地明确写出来而已。海汉将会如愿得到他们想要的那些岛屿和港口,并且享有在浙江境内指定的沿海州府内自由贸易的权力。
  这所谓的通商贸易权,除了普通意义上的买进卖出这类生意之外,其实还包括了以海汉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进入大明境内设立经营网点,海汉在大明境内可以合法雇佣大明国民,海汉国民享有在通商州府租买土地、建造房屋、居住等权利。海汉要把大明作为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地,以及高级产品的销售市场,通商协定中的内容都将会提供极大的便利。
  海汉通过这个协定,从大明索要到了自己所需的各种条件,以后在大明境内的各种经营活动,也就不用再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了。这对于海汉来说,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还是其次,两国关系改变之后将会带来的长远收益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穿越集团自三亚登陆以来,原材料、劳动力和销售市场,一直都是制约海汉国力发展的三大要素,为此海汉想方设法开辟海外殖民地,从大明、安南等国引入移民补充劳动力,又以武力作为敲门砖,强行打开了大明和东南亚的市场。而与穿越者们同根同宗的大明,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海汉解决这三要素需求的主要方向。
  九年时间,穿越者们终于是让大明这个远东强国向自己低下了头,尽管这个动作对大明来说可能不是那么情愿,但对海汉的意义却是非凡。穿越者们数年来一直立志要把海汉打造为远东第一强国,而衡量这个“第一”的标准,自然就是要看大明对待海汉的态度了。
  过去大明高高在上,对于海汉通过福广两省官员提交到朝廷的建交提议根本就不搭理,但自从海汉越过了福建海峡北上,两国间的力量对比便在无声无息间发生了变化。原本占据主动的大明因为国内国际的局势恶化而变得越发脆弱,海汉却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地发展壮大,甚至具备了在距离本土几千里之外的陌生地域发动千人级规模战役的能力。而海汉所能提供给大明的军事援助,也从过去的纸上谈兵变成了如今由兵部侍郎亲眼见证过的实锤。
  自崇祯帝以下,朝堂上的大臣无不认同让海汉在北方前线吸引后金火力的做法,为此暂时在国土争端问题上吃那么一点小小的亏,其实是很划算的买卖。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都认为这种被动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等攘外安内的工作做完之后,再慢慢调集兵力把海汉人从这些占领区赶出去便是。
  这当然是大明高层人员一厢情愿的想法,以为不管形势有多么严峻,当下的委屈求全都只是暂时的。只要日后能腾出手来,随时都可以再把海汉人赶离大明。当然了,会有这样想法的高官大多是在京城里,而地方上能够与海汉日常接触到的官员就不会这么糊涂了,毕竟海汉吞下去的那些曾经的大明领土,可从来都没有再吐出来过。
  而真正觉得自己委屈求全的,反而是海汉这边,毕竟手上掌控着这个时代作战能力最强的武装部队,却只能耐着性子跟大明慢慢交涉,而不能爽快地采用武力手段降服大明,这对像石迪文这样的带兵大将来说无疑算是一种折磨。如果要是让石迪文来选择一种让大明低头的方式,他或许真的会考虑带兵打进杭州甚至南京,让大明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海汉的立场有多么坚决。
  不过发生这种状况的可能性就跟大明决定主动跟海汉开战一样小,两个都不愿意采取武力措施来打破平衡的国家,最终选择了还是选择了以和平的方式共处,然后双方各取所需,获得自己想要的条件。
  建交公告在杭州城张贴出来的时候,石迪文已经回到了宁波,与曲余同商议正式建交之后在宁波搞一些实业,比如说各种准工业化的制造工坊,由海汉出钱出技术,曲余同这边安排出人出地皮。以前想搞这种合作有诸多忌惮,曲余同也担心在自己的地盘上让海汉人经营实业会被人抓到把柄,但现在有了通商协定,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放开手来实施了。
  不过他在宁波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出去之后,很快便被闻讯赶来的各路商人给堵在了城里。而原因便是杭州城贴出来的建交通商公告,嗅觉灵敏的商人在第一时间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而能不能利用好这个时机,就得看海汉方面愿不愿意合作了,所以才会有大批商人突然涌入宁波城,其中甚至不乏专门连夜从杭州赶来的商人。
  当然了,以石迪文今时今日的身份,并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着的,商人们只能先到石迪文下榻的地方递交拜帖,然后回住处耐心等待通知。只有极少数与海汉有着深度合作的商人,才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石迪文的接见。即便如此,石迪文每天需要接见的商人也达到了两位数,足见浙江沿海州府与海汉的贸易往来有多么密切了。
  虽然这种会晤在多数情况下都仅仅只是双方确认今后的合作将继续下去,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新成果,但石迪文还是必须要将这项工作好好完成。他得通过自己表现出的态度让大明的客户和商家安心,让这些人不会因为时局变化而改变他们对海汉的贸易热情。而且石迪文也希望通过这种接触,能够从众多的合作者之中筛选出一些有实力靠得住的商家,推广海汉的准工业化加工项目。
  要在这个时代实现工业化,海汉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既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大批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在这个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社会中,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只是极少数人,根本就达不到推行工业化的要求。即便是在三亚,在经过了近九年的发展之后,真正从事技术生产工作的产业工人也不过才万人左右,连海汉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以这样的职业比例来衡量,哪怕是本世纪生产力最为先进的海南岛,也只有田独工业区等少数地方实现了工业化。
  石迪文在浙江办实业,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海汉多培训一些产业工人。虽然未来开设在这边的实业多半都是对原材料的粗加工,根本无法与田独工业区那种真正的技术生产相提并论,但石迪文坚信这种方式将会更加有利于工业生产在浙江的推广。哪怕最终为海汉培训出来的产业工人数目有限,那也总算是一种收获。
  这种连番谈判很快就让石迪文身心俱疲,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三天之后,石迪文宣布身体有恙,暂停见客两天,需要休息一下调养身体。这下商人们又嗅到了新的机会,各种补药补酒像不要钱一样被送到了石迪文的住所。还没见着他的想借此讨个见面的机会,已经见过的也想接着这种手段来巩固一下关系。一时间宁波城里各大药方的珍贵药材几乎脱销,像人参这类补药连小指粗的都被搜刮得一干二净了。
  这个消息很快又传到了杭州,于是杭州各个衙门的主官也纷纷写了亲笔信送到宁波问候石迪文,毕竟两国才刚刚建交,这海汉派驻浙江总领军政商事务的石迪文要是病倒了,很多原本谈定的事情就只能暂停下来,而这是官员们所不愿见到的局面。
  布政使王畿甚至将自己的私人医生送到了宁波,要替石迪文诊脉治病。不过当这位大夫一路舟车劳顿到了宁波城,才发现在这里排队等着给海汉的石将军看病的大夫也是多得吓人,几乎都是跟他一样,接受了各路人物的聘请才赶过来的。如果单以数量论,候在这边的大夫都够开一间医院了。
  石迪文倒是没想到自己因为疲劳而引发的病情竟然引来如此之多的关注,当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心说穿越集团这么多人,大概也只有我享受过这种几十名大夫会诊的待遇了。当然了,会诊归会诊,这么多大夫开出来的药方多少都有差别,众大夫争论用药的激烈程度甚至远远胜过了院子里的商务谈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