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第711章 澎湖的未来

  客观地说,只要老老实实不瞎折腾,被委派到海汉辖区内做官其实是一件很不错的差事,不但清闲,而且收入也不差。榆林巡检司的魏平在接受现实之后,在三亚的日子也过得很舒坦,现在不但已经在当地购置了房产定居下来,而且还在海汉司法部名下的“三亚治安大队”兼任了一个副队长的职位,主管新移民从抵埠到入籍这段期间的治安事务,可以说前途已经和海汉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当然了,魏平的情况相对比较特殊,因为他的姐夫是崖州同知,算是本地排得上号的实权人物,海汉当时出于统战需要,对魏平、罗升东这类愿意合作的大明军官都是尽力争取,并给予了比较宽厚的待遇。
  而海南岛上其他地方的状况也大抵如此,只要肯跟海汉合作放弃手中的权力,其本身在大明体制内担任的官职也会得到海汉执委会的认可,并且在经济上会得到相应的补偿。愿意做买卖挣钱的,可以效仿罗升东的做法,依靠为海汉包销产品来发一笔财。想继续做官的也可以留在大明的官僚体系之内,昌化把总肖吟在投靠海汉之后,很快就升任了儋州卫所的千户,去年上任的儋州知州严明君在改变态度之后,也保住了屁股下面的官位。而类似像儋州参将李进,锦衣卫百户李清扬这种干脆就改换门庭投入海汉门下的大明官员也为数不少。
  这些大明出身改投海汉的官员虽然普遍职位不高,但其中不乏李清扬这样有能力的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汉专业干部储备不足的状况。尽管部分人员的忠诚度还不是特别可靠,但执委会对于吸纳大明投诚官员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支持的。
  因此海汉对于保留大明在地方上的官府机构还是持比较宽松的态度,只要不跟海汉作对,一切都好说。大明派来的官员如果能为海汉所用,倒是可以省下不少事。
  在澎湖这样的地方设立一个巡检司,其实对海汉也是有着一定的好处。执委会的打算是把这里建成福建沿海的******和继续往北扩展势力范围的桥头堡,在这里保留大明的地方机构,可以让来此贸易的大明商人更为放心一些。特别是来自福建以北没怎么跟海汉打过交道的商人,巡检司的存在会让他们对澎湖的贸易环境更放心一些。哪怕澎湖巡检司仅仅只是一个门面,对大明商人来说也算是一种可信赖的背书了,毕竟这地方在之前的数年中一直是东南沿海最出名的海盗窝,不是每个人都敢放心大胆地带着财货到这里来做买卖。
  许心素对颜楚杰的答复也并无异议,他的关注点并不是澎湖的实际控制权,因为这地方在过去的数年内就一直不在福建官府的控制范围内,之所以要攻打这里,仅仅只是为了赶走十八芝这股敌对势力而已。夺回一个没有任何产出的澎湖岛,对福建官府和大明来说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这里设立一个巡检司,更多的只是为了让写给朝廷的奏章显得更丰满一些——福建的海盗倭寇闹了这么多年,历任官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赶跑海盗夺回澎湖并在岛上重设巡检司,立下这个大功的还是现任的福建总兵许心素许大人。
  当然了,许心素除了福建总兵之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海汉人要在澎湖这里建设商港,发展贸易,许心素作为福建海商的代言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许心素赶着从福建调了数百工匠到澎湖,所为的可不仅仅是给海汉人服务,其中一部分人来这里的任务就是为许氏名下的商行修建货栈库房等等设施。待这里的贸易规模逐渐发展起来之后,许氏家族也能顺利地搭上这趟便车,成为福建本地真正意义上的名门望族。
  许心素这种做法的灵感是来自于广州李家,李继峰自从跟海汉达成合作关系之后,不过短短四五年时间,李氏在广东的影响力已经变得十分惊人,广州府番禺县几乎就变成了李氏家族的私人领地了。而相比广州李家,以许心素为代表人物的福建许氏现在有官身的人着实不少,政治资本更为雄厚,只要以正确的方式借助海汉人的力量,许心素相信自己的家族崛起的速度会比广州李家快得多。
  在去年海汉使团访问福建的时候,许心素与海汉代表宁崎就澎湖的未来发展进行过讨论,宁崎当时就说过海汉会在澎湖地区砸下众多资源,仿造胜利港的运营模式,将其打造成为东南沿海的******。
  许心素曾经亲自去过三亚考察,也知道海汉人是如何以自由贸易的理念去经营港口,这种路数在大明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许心素却非常看好海汉人在澎湖经营出又一处“胜利港”的前景。原因很简单,江浙和朝鲜、日本的海商如要南下进行贸易,特别是购买海汉出产的各种商品,那么今后的澎湖马公港将会是他们的首选之地。而海汉人在贸易方面的诸多新奇路数,也将会吸引那些原本将漳泉两州作为目的地的海商改变初衷。
  颜楚杰接着说道:“澎湖的未来虽然是以商港为建设目标,但处于安全上的考虑,我们还是会在这里驻扎一定规模的民团部队,许大人对此不会有异议吧?”
  这个问题其实双方也早就已经做过沟通,颜楚杰此时再次提起,只是为了再确认一次福建官府的态度。许心素点点头道:“有海汉民团在此驻扎守护,想必今后往来于此的海商们也能免去安全方面的后顾之忧。颜将军放心,给朝廷的奏折上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得清楚,澎湖驱逐海盗之后,巡检司将在此地组织民团,守边护疆,说不定朝廷的大人们看了高兴,到时候还会给民团颁下个一官半职的奖励。”
  澎湖巡检司当然不可能再另行组织民团武装,今后这里有且只可能有海汉民团这一支武装存在,许心素所说的办法,其实就是给了在澎湖驻扎的海汉民团一个官方认可的说法——这不是私人武装,而是由福建官府组织的地方武装。他跟海汉人打了几年的交道,也知道对方不会特别在意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只要能达成他们所要的效果就行了。
  果然颜楚杰立刻对于这个解决方案表示了赞同:“许大人对朝廷怎么说都行,我们的目的是守护这里的和平安宁,只要不因此对我们产生误会就好。”
  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官面上的说法而已,海汉军方可不仅仅只是把这里当作一个需要武装守护的港口,而是海汉未来向北扩展势力范围的跳板和重要战略节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亚到香港岛,香港岛到澎湖,其间的距离都是三百多海里。不管是军事支援还是后勤补给,这个距离都能比较高效地利用海上的运力,降低海上航程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而且澎湖正好扼守着台湾海峡的南部航道出入口,在战时所能发挥的作用丝毫不亚于珠江口的香港岛。
  军方向北扩展实力范围的规划就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并尽可能地选择航程相当的地方建立据点。军方在江浙沿海所选择的下一处目标毫无争议,那就是同时可以控制长江入海口和杭州湾的舟山群岛。而舟山群岛到香港岛的航程超过700海里,如果将香港岛作为战略跳板就着实有点遥远,但到澎湖的航程约为400海里,这个距离倒是十分适合海汉军方一贯的蛙跳式发展策略。
  而澎湖本身的港口条件也非常适合进行军港建设,除了马公港之外,澎湖岛与其周边小岛所组成的澎湖湾,其实也是一处条件极佳的天然海港。这次攻打澎湖的三支海汉舰队,目前的驻地就是在马公港以南的这处巨大海湾之中。
  不过要在澎湖建设出一个符合海汉海军要求的军港,所需进行的工作还非常多。由于海汉战船的特殊结构和制造工艺,在海外港口进行维护维修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一个综合性的军港除了能够停靠舰队,进行补给之外,还需要有专门的船坞、吊装工具和船舶技术团队才行。而这类专业设施的建设速度就要比商栈库房之类的民用设施慢多了,没个一两年的时间很难完成。海汉在中南半岛沿岸划出的金兰湾军港从开发至今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到目前也只是完成了一期工程,能够对“探险级”的战船进行维修维护,至于更大的“威严级”战舰,目前也仅有胜利港造船厂才能进行后续的维修维护。
  因此军方虽然已经对澎湖的军事用途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要实施起来还是会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过好消息是执委会在年初对宁崎等人提出的移民方案进行审议之后,已经决定将澎湖作为1632年海外重点建设港口。
  历史上的1632年在山东、山西两省爆发了极为严重的内乱,大明境内会出现大量的战争难民,宁崎曾提出过设法从北方地区引进难民来充实海南岛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虽然海汉自身并不具备直接到北方去吸纳难民的能力,但执委会认为这个方案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施耐德也提出了用工业品换人口的操作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要得到实施,澎湖肯定就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南下难民的海上中转站。这个作用就相当于当初在广州李家庄设立移民中转站一样,将大量难民在此集结、甄别,完成初步的筛选之后,再组织他们移民到海汉治下的各处地区定居,重新开始生活。北方难民如果能在澎湖这里进行休整,那么对他们适应南方气候环境,保证移民的存活率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要完成这样的转运任务,海上运力和本地的港口接纳能力都将经受很大的考验。马公港作为商港问题不大,但要吸纳移民、屯驻海军,就还需要在本地另行建设港口码头。
  5月5日,眼见大势已定,海汉民团开始逐步撤离澎湖。石迪文的舰队首先出发,护送一个营的陆军踏上了返回三亚的航程。一天之后罗杰的舰队也离港出发,与其同行的是这次特地从海南岛各地集中起来的炮兵营。不过炮兵营这次并没有在澎湖战役中捞到什么油水,上岛之后根本就没有再爆发过大规模的交火,炮兵们只是在攻打几处据点的时候出场刷了一下存在感,所获得的战功远远不及海军的同行。
  5月9日,颜楚杰和王汤姆也率部离开了澎湖返回三亚。与其一同南下的除了民团陆军之外,还有福建军方派往三亚接受为期三个月军训的新一批基层军官,同时这也是许心素与海汉合作以来派出的第六批留学军官。
  这批军官几乎全部是来自福建水师,他们到三亚期间除了学习海汉海军的各种战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接收新近下水的两艘“探索级”战船,这也是海汉为福建军方定制的首批八艘战船中的最后两艘。不过胜利港造船厂倒不用担心担心没了订单,因为在澎湖战役结束之后,许心素就又向海汉下了八艘战船的订单。许心素如此的豪气,主要还是因为澎湖战役的迅速结束让他省下来一大笔的预算,而这笔钱也正好就可以用来扩充福建水师,逐步淘汰那些早就已经过时的老式舰船。
  而钱天敦则将驻守在新的据点,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澎湖的军政大权都将由他一人掌控。起码到等到澎湖商港初具规模之后,大本营才会派人过来接管民事方面的事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