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公子_分卷阅读_5

  久闻其名的赵拓明大约二十三、四的年岁,身材颀长,眉目英挺,可谓人中龙凤,想来是养尊处优,也颇有目使颐令的姿态。他在荣雨眠落座后投来不动声色的目光,随即直入主题道:“满杯不予斟,重责不予任。你这碗解忧汤,我愿闻其详。”
  事实上,赵拓明自然早已听懂这句话,不然,他也不会亲自前来,不过,荣雨眠耐心细说从头:“没有人会往满满一杯茶中继续注入茶水,同样道理,当一个人肩担重责,自然也不会有人继续委以他任。如今太子担负科举主考官一职,关于科举考试的事务繁多,想来□□无术。殿下,您以为如何?”
  赵拓明不紧不慢道:“眼下举国关注科考,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他任?”
  “科举制度是为招贤纳士,贤才雅士的确是国之栋梁,然而,我朝以兵马打下江山,向来重武轻文,手上有兵好过手上有笔。”
  赵拓明目光微微闪动,有一刻绽出未加掩饰的锋芒,接着,他盯视荣雨眠的眼睛一字字问道:“依你之见,我该如何解忧?”
  荣雨眠缓缓道来:“我听闻上届科举,曾有刺客趁乱混入皇都行凶。如若最近再有风声说是可疑人物进入皇都,我想,该有人向皇上陈明利害,加强皇都及至皇宫守备。”
  万金之躯的皇帝自然比普通人更惜命,擅于制造“风声”的荣雨眠原本认为仅是放出一些假消息便足以令皇帝重视防卫,不想竟似有天意相助,之前当真有刺客借科举行凶,这令荣雨眠这一计更是恰当。
  无需荣雨眠再多言,赵拓明已有主意。晟王殿下探究的目光落在自己男宠的脸上,他在良久沉默后故意透漏出内心怀疑,道:“多日不见,你竟变得本王快不认得。”
  荣雨眠明白对方所指为何。初霁也曾提过,荣雨眠大病后变得沉静很多,从初霁语气听得出原本的荣雨眠甚是开朗,可能还有些天真活泼,荣雨眠有想过在赵拓明面前假装成“前任”,可自忖演不来戏,与其不伦不类,索性就不加掩饰,反正借口他已经想好,此刻淡淡应道:“晟王殿下可能不知,日前病笃,雨眠可以说已经死过一次。一个人从阎王殿逃回来,想法必然完全不同了。”
  这番台词是荣雨眠事先备好的,可说出口时,却令自己大为意外。他没想到那句原本只是用以浅浅讥讽的“殿下可能不知”竟被他以显得幽怨的语气道出,这不是他想表达的,身体却自行其是,如同有一种对赵拓明的难以割舍深藏在这具身体的某个地方。
  分明,连“前任”都只有虚情假意,这份难以割舍是怎么回事?
  荣雨眠在心头落下困惑的阴影,表面则是并无破绽的平静,他轻描淡写指出道:“晟王殿下来此说了这许多,却没问过一句自己的尚未降临的孩儿而今如何。”
  赵拓明疏离戒备的冷静后终于透漏出一丝说不上是歉意还是关心的浅浅情绪,从这抹情绪荣雨眠才稍稍敢相信他们两人曾经有过亲密关系。
  “你的身体如何?”赵拓明用微微僵硬的语调缓声问道。
  荣雨眠受不了这种虚假的关心,也懒得虚与委蛇,这时索性开诚布公道:“殿下不必询问无意知晓答案的问题,不如由我来回答殿下真正准备问我的事。”
  赵拓明的眼中闪过讶异的光,看得出他对荣雨眠的不识抬举有微微着恼,但贵为晟王,自然不能与自己男宠一般见识,在微顿后他恢复冷漠态度道:“你知本王准备问你何事?”
  “我特地为殿下炖这盅解忧汤,自然是有所求。”
  赵拓明不再婉转,顺势问道:“所以,你有何求?”
  闻言荣雨眠一字字答道:“我只求一条生路。”
  ☆、第二章
  1
  换了晟王府上给主子们看病的大夫以及新的方子后,荣雨眠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赵拓明偶尔也会差人送来炖品,并关心一下病情。他自己未再亲自来过西侧院,不过,荣雨眠知道对方心中有所计较——不然,这一日冷落的别院也不会迎来那么一位客人。
  说来,在荣雨眠卧病的这段日子里,他的屋子可谓无人问津。为避免得罪晟王妃,除了一个与“前任”交好的马夫,府上的下人谁都不敢踏入西侧院一步。荣雨眠倒是有些意外尤为关心自己的马夫,脑海不自觉浮现曾经从说书先生那儿听来的那些后花园故事,时常有被冷落的小妾与马夫私奔,诸如此类。不过话说回来,那马夫跑动跑西的,去的地方多,接触的人也不少,消息相当灵通,平时荣雨眠颇愿意与对方聊天,也从中获知不少情报。
  不过这一日的客人,并非荣雨眠的这位常客。
  这日,久雪初晴,荣雨眠又恰是久病初愈,难得有些许精力出屋透气,平日侍奉在侧的初霁正煎药,他独自走在小道,准备往池塘边的凉亭而去,没走两步,便遇到一位气度不凡的锦衣男子。
  “在下本正待通传,不想在这里巧遇荣公子。”那男子见到荣雨眠首先施礼道。
  记忆无法告知荣雨眠“自己”是否认识对方,但见对方礼仪周全,言辞中又带着生疏的客套,料想即便自己见过对方也仅仅是一面之缘,便以微微迟疑的语调问道:“阁下是?”
  “在下奉少波,是晟王殿下的朋友。久闻荣公子大名,今日得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若说久闻大名,荣雨眠自认自己还不至有这样的“大名”,倒是恰恰相反,他有听说过奉少波这个名字。说来,奉少波本身只是皇都衙门的一位刑名师爷,甚是算不上是朝廷官员,不过,他的父亲奉忠明是吏部尚书,可以说是身居高位的朝中大员。这应该是赵拓明与对方相识相交的原因。而据马夫张进所言,奉少波可以算是赵拓明的心腹谋士。
  故而,对于奉少波的出现,荣雨眠多少能猜出来意。
  “相请不如偶遇,不知奉公子有无兴致与在下去前面凉亭一坐?”
  作为赵拓明的谋士,奉少波来见荣雨眠,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怀疑荣雨眠,二是想用荣雨眠。荣雨眠不认为以眼下自己的作用,赵拓明会需要堤防他。由此,他猜奉少波主要想来看一看自己能不能用,对于正在用人之际的赵拓明,是不是有足够利用价值。
  事实上,荣雨眠无意参与晟王与太子的权力之争,不过,君子坐不垂堂,行不履危,为保万全,随时要留一条退路,他时间多得很,此刻有空听听奉少波想说什么。
  两人在凉亭坐下后,奉少波果然直入主题。
  “日前从晟王殿下那里听闻荣公子的满杯之计,在下甚是钦佩。”奉少波说道,“说来也巧,原来圣上一直想设御影卫守卫皇廷,只是由于不知由何人负责,才将此事一拖再拖。日前,晟王殿下因京城那些‘传言’向圣上进谏,立即被委以重任。”
  “应该说天意如此,时与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