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

  孔希完全不知道迈哪条腿,从张希孟的签押房出来的……他整个人都浑浑噩噩,好像做梦似的。
  他实在是无法理解,张希孟竟然耳提面命,告诉他要忠心耿耿,要替大元朝尽忠到底,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成仁取义,就在今朝!
  你爹不是教训元廷皇帝,江山社稷如何能轻易抛弃……那很好,你们家也不能轻易抛弃故主,更不能背信弃义,不忠不孝。
  所以,还是回曲阜吧,毁家纾难也好,捐躯为国也好,总而言之,大元朝需要你们,我们这里也就不要你掺和了。
  “我……我这是被撵出来了?”
  孔希仿佛被刺痛了要命的地方,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孔家乃是圣人后裔,名垂千古,天下敬仰!历朝历代,天子登基,如何能缺少孔家之人?”
  他厉声大叫,却不提防,朱英来找张希孟,正好看到这家伙的丑态,听他自称孔家人,朱英立刻哂笑起来。
  “呦!真是新鲜,当吉祥物,任人摆弄,还出了自豪来了!”朱英笑嘻嘻道:“元鞑子把你们当摆设,提线木偶,替他们擦胭脂抹粉的鹰犬爪牙,怎么样,还挺高兴吧?这人怎么这么贱?跪久了膝盖就起不来了?你这幅样子,不怕给孔夫子丢人吗要我,你们真要是孝顺,就按照论语教导,成仁取义,然后到了地下,骄傲告诉孔夫子,没给他老人家丢人。别在这里又是哭,又是叫的。当真连个妇人都不如!太丢人了!”
  朱英疯狂输出,把孔希喷得体无完肤,无从招架。
  真是太丢人了,连当花瓶的资格都没有,这,这帮红贼真是可恶!
  我,
  我回去,就跟我爹商议,号召天下有识之士,群起攻之,你们这帮贼匪等着,不会有你们的好日子。
  孔希哆里哆嗦,战战兢兢,滚出了应天。
  孔家人主动添彩,竟然被逐了!
  这怕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吧?
  实在是太丢脸了。
  “其实也不算第一遭,当初孔老夫子周游列国,不是经常被驱逐吗?其实我是帮他们孔家,找回昔日的记忆……但愿他们能知耻而后勇,一定不要怂,坚决跟咱们斗到底!”张希孟由衷道:“要是这样,我必定给孔家写一篇长文,赞叹这一家舍身取义的勇气。”
  朱英都听不下去了,话嘴损,还不是跟你的!
  你那是给孔家写文章吗?
  你是盼着人家全都死干净了,省去麻烦!
  不过沐英也想起来,他们沐家往上追溯,貌似也能追溯到孔夫子的门下……不过当初朱家军南下的时候,沐家就被处置了,祠堂拆了,有罪的处死了,其余沐家人也分散到了各处,成了普通人,再也没法独霸一方,为所欲为了。
  而且他还想起来,当初朱元璋渡过长江,到了金陵,朱熹的同族,句容的朱家,也跑来认亲。
  现在轮到自己大哥了。
  “吴大头他们怎么来的?穷人在十字街头,抡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大哥,我怎么有种看破世事的感觉呢?”
  张希孟给了他一个白眼,“你看破个屁!别装深沉了,快吧,有什么破事?”
  “没什么,就是,就是张家的人,送来了一批云庄先生的手稿。他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大哥问盖世,理当继承这些东西,不然放在他们的手里,就是宝物蒙尘,所以要献给大哥。结果大哥也不愿意见人家,宋士不敢违抗你的命令,又觉得东西可惜了,这不,就让我过来问问,大哥要,还是不要?”
  “要……还是不要?”张希孟竟然也怔住了,别的东西也罢了,唯独书籍,又是很有价值的书籍,堪称张希孟的最爱。
  毫无疑问,张养浩的手稿,真的戳到了张希孟的软肋,他怦然心动了。
  “你把这些手稿给我,合适吗?”张希孟缓缓问道。
  “合适!怎么不合适!”朱英立刻道:“大哥,你是张家的人,云庄先生是你的前辈,张家其他人不才,辱没祖宗,把书稿给你,那才是恰如其分!”
  “真的吗?”
  “比珍珠还真!”朱英咬着牙,认真道。
  张希孟却是微微叹息,“你方才我是张家后辈,继承先人的东西,理所当然。这么,我要了这些手稿,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张家的人……书稿虽好,到底不是我要的!”
  张希孟面色渐渐深沉凝重,“派人把他们护送回去,包括这些书稿,绝对不能损坏,懂了吗?”
  “懂!”
  雨下整夜爱溢出就像缆饶雨水
  谷轌
  朱英立刻点头,“大哥的意思人家的送的不香,要抢过来才过瘾,大哥你放心,等以后我帮你抢过来!”
  这小子完撒腿就跑,生怕张希孟揍他。
  打发了孔家和张家这两個不受欢迎的客人,登基大典进入了倒计时。
  而就在这时候,一队从五溪赶来的苗兵,穿着草鞋,打着一面朱红色的旗号,到达了应天。
  所有来到的苗兵,每个人的肩头,都有一个口袋,里面装着新收获的稻谷,准备进献朱元璋!
  “上位,臣等在苗部推行均田,许多苗民第一次获得了土地,有了收获……他们带着粮食过来,是要完粮纳税,从此之后,就是上位的子民,还望上位能够垂怜照拂。”刘伯温小心介绍着。
  朱元璋心中感慨,苗民们也有自己朴素的想法,只有真正完粮纳税,成了吴王的子民,才能得到吴王庇护,现在有的一切,才会变成真的。
  不然等那些老爷们重新杀回来,又会把他们的一切都夺走,重新把他们变回奴隶,变回农奴!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些粮食咱收下了,告诉所有苗民,咱必定一视同仁,保护他们的田产屋舍,没有人能抢走!”
  刘伯温万分感慨,竟然大礼参拜,跪倒地上,“上位,苗民归心,西南半壁,必定能归于朝廷之首,臣恭贺上位!”
  朱元璋心潮澎湃,“岂止是西南,还有燕云之地,还有西域,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赵宋的皇帝太无能了!该轮到咱姓朱的来了!”
  “传旨!三日之后,在奉天门,举行登基大典,咱要君临天下!”
  朱元璋这话的时候,双手情不自禁握紧,浑身竟然微微颤抖。
  从一个朝不保夕的化缘僧人,到君临天下的帝王。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逆袭。
  陪伴朱元璋一路走来的文臣武将,此刻竟然要更加激动。
  李善长直接带头,“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看着手下的重臣,微微点头,慨然道:“你们皆是咱的股肱心腹,社稷之臣。有些话,也该让大家伙明白。咱吃尽了苦头,投身义军以来,终于有了今天。细细思量,咱又觉得,过往经历,和这些年的中原百姓的运势,何其相似!”
  “咱的家败了,赵宋把国给丢了。咱跑去寺庙苟且偷安,寄人篱下,元廷窃据中原,把百姓视作牛马。咱活不下去,投身义军。中原百姓忍无可忍,竖起义旗。咱要登上九五之位,中原百姓也要驱逐胡虏!”
  朱元璋满脸红光,声音越发高亢响亮。
  “咱的运势,国家的运势,百姓的运势……在这个时候,似乎有些想通的地方啊!”
  李善长忙道:“岂止是相通,简直是一模一样。臣以为这明唯有上位,才是天下之主,实至名归!”
  朱元璋哈哈大笑,“这个话咱认下了,不过咱还要另一层意思,咱是秉承百姓之意,登基称帝,所以即便登上帝位,也不能肆意胡来……咱不能胡作非为,你们也要明白这个道理,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前头!不然的话,咱可不答应!”
  老朱的话,让众人为之一振。
  尤其是李善长,忍不住低下了头。
  心中盘算着,老朱再一次把话明白了。
  他这个皇帝,可不是单纯的天下一人,可以口含天宪,为所欲为。在朱元璋的头上,时刻有着黎民苍生,反过来,也就是满朝文武,不光要敬畏天子,更要敬畏民心。
  还真是时时刻刻,都把民本这两个字,放在心头。
  这个全新的国家,还真是完美秉承了张希孟的想法,虽然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是他,但是对于张希孟来,他的成就感,简直难以言。
  终于到了登基时刻,一切准备就绪,集结的人群,亮出了一面面朱红的旗帜。
  形形色色,各地前来的人员,要一起拥戴自己的皇帝登基。
  令人意想不到,大元朝原御史大夫,丞相脱脱之弟,战俘营优秀毕业生,金陵城知名生意人,妙手回春的修蹄匠人也先帖木儿,率先高举旗号,上面赫然写着“蒙古子民”。
  “走,前往奉天门,恭祝上位登基!”
  也先帖木儿迈着大步,在他的后面,多达百名蒙古百姓,代表着朱元璋治下,数十万蒙古子民,向着奉天门进发。感谢读者大大多投推缆饶荐票
  沿途观礼的百姓,在短暂错愕之后,随即高声欢呼,声势震天。
  蒙古人之后,一杆大旗,写着“苗部子民”,竟然也随后出发……目睹这一幕的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一个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皇帝,即将诞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