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 第379节

  顾阳点点头,“哦,我知道了。”
  上了六环,他握着方向盘道:“姐,都说燕郊是北京的睡城。打工人早出晚归,六点钟就得上公交车,然后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到家。租房子也就在燕郊睡个觉。”
  “所以,离国贸13公里你听听就算了。那说的肯定是直线距离。又不是飞机,还算直线距离的?公交车绕来绕去,进城怕是要走三四十公里。而且一路有那么多站点停靠。可不是六点钟就得挤上去了么。不然,肯定会迟到的。不过,如果燕郊是始发站,能有个位置坐,那上了车倒是可以补一觉。”
  顾阳点点头,“地产商的广告文案一向是这样的。”
  秦歌继续道:“不过燕郊是北京的睡城,倒不是始于此时。以前清朝皇帝出京祭扫皇陵,很难一天之内往返,就在燕郊修了皇庄中途休息一晚。那会儿的马车一天就走个几十里的。睡城的说法那时候就开始了,现在算是进一步强化吧。”
  想想每天通勤往返都快大几十公里,打工人确实不容易啊。
  她确实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人了!
  “哦,这样啊。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座城房价真的会如一些人说的那样潜力巨大么?”
  秦歌想了想,“我说不好。燕郊未来房价如何,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政策,一个是炒作。但是炒作也不能是无源之水,所以最关键还是政策。具体会如何,大概只有制定政策的人才知道吧。”
  她现在已经不太在意一套房的涨跌了。
  譬如顾阳现在拿30万去燕郊买房,现在的价格刚突破3000。
  如果真的有扶持的政策,再被利益集团加以炒作,那可能燕郊真的能涨到很高。
  和它本身河北燕郊的地位完全不相符的高。
  为了这个五五开的结局拿时间去赌她是不愿意的。
  秦歌如今一个月的利润差不多要两百万了。她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意规模化。
  以及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得再有其他的产业。
  投资网剧的回报就和码字一样不太可控。所以,中介公司她还是准备要开的。
  国家要把房地产也作为支柱行业,房地产相关就都是朝阳产业。
  她如今就是要炒房,肯定也不是炒这些不确定的地方。
  她现在就买两类房子:第一,实用的,譬如京大校门外这套,可以让她很方便的蹭课。还有上海那套,可以让她在上海有个自己的蜗居。一个傅太太不能想来就来的地方;第二,笃定能涨的。譬如北京二环内大四合院这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譬如汤臣一品、深圳海景房、西湖边小别墅这种地段绝佳的兼具投资与居住性质的大房子。
  顾阳道:“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涌向北京打工。但他们却没有能力在北京,在公司附近买房甚至是租房。我打算买个套三,再在客厅隔断一下,分租给四家人。这样租个2000一个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蓉城房子抵押了五年,贷到25万。一个月需要还五千多!就是有些担心燕郊房价会不会又跌回去。毕竟去年是被温州炒房团炒到3千的。要是那样,我就不如像你说的在五环买了。好歹那还是真正的北京城呢!”
  之前3年从1千到2千,结果去年一年就从2千到了3千。
  秦歌道:“睡城的角色定位短期应该是不会变的。买不起或者租不起北京的打工人还是回外溢到燕郊来。3000一平和北京写字楼集中的区域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我觉得,现阶段应该还可以买。或者你可以在五环再买一套。”
  贷款5千多相对于顾阳没什么压力。就算她在逐渐引进别的品种的奶茶、点心,他每月分红两三万应该还是稳当的。
  先花30万在燕郊按预计的买个套三,然后再抵押出去到北京四五环买一套呗。或者再存一两年的钱,买得靠近cbd一点。
  顾阳点点头,这个确实可以实施。奶奶到北京玩了回去,说起北京的名胜古迹那是头头是道啊。
  “姐,我前几天给京大的老师、学生送水,他们说现在房价还是低谷。你干嘛不多买几套写字楼呢?”
  秦歌道:“我和你姐夫现在经济上特别的困难。他爸不但把他撵出来了,还让他还了18岁之后的花费1.2亿。而且他现在生意刚起步,也正需要钱。不然你以为我开什么民宿啊?不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么。”
  她目前能补贴的也就只是家用而已。
  “嗯,等平时也能像周末的客流量一样,那一年妥妥的赚上百万。”
  顾阳说完挠挠头,好像上百万和1.2亿差距也很大啊!得挣一百年了。
  差距啊差距!
  “慢慢养人气吧,反正不用出房租。账面上还是在赚钱的。”
  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燕郊。
  顾阳在停车场停了车,和秦歌一起走到附近的公交站牌处。
  这白天整个燕郊镇上是没多少人的,都是本地人。
  秦歌站在站牌前数930公交线路进城有多少个站点要停靠。
  这一趟公交车从国贸郎家园开到三河市。燕郊就属于三河市的,这是个县级市。整条公交线路一共36各站,全程60多公里。
  好在燕郊比县城要靠近北京一些,少十来公里,五六个站。
  秦歌感慨地道:“我去,以前从蓉城城西晃悠回城东,将近二十个站点都能晃我一个多小时。这三十个站点,怕是要两三个小时。这交通真的太不方便了!”
  一天通勤花四五个小时,想一想秦歌都不寒而栗。
  她04年从城西或者火车北站晃回住处一个半小时就整个人都不行了。
  一般回去都是看看小说、电视,不干活了。
  可住在这里,坐两个半小时进城之后还得上至少八个小时的班呢。然后再坐两个半小时回来。
  除非是通了地铁,否则这么通勤真是要人命啊!可这儿就是环京的一个镇,地铁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
  之前她在群里听同学叫苦,说不在体制内,过得很辛苦。她当时还不以为然。
  谁还没苦过啊?她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去炒房票的时候,她买不到坐票,自带小板凳在绿皮硬座火车的中间位置晃
  几个小时候的,那些人在班级群或者师大中文系00级的大群里聊得热火朝天呢。
  可是这一对比,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哪怕是04年刚被傅宸炒了那阵,也不是太辛苦了。
  毕竟她辛苦去排几个小时的队,能进账3000呢。
  顾阳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他当初好歹住得离上班的地方不是太远,骑电瓶车30分钟内准达。
  跟着姐姐去炒房票,一天进三四百,当打散工十天。
  两人步行去看附近正在修的楼盘,站在这里一眼就看到了。先过去看看再说。
  房价三千二的样子,新房、二手房都差不多。
  跟蓉城二环外三环内的价格也差不多。
  顾阳倾向于买二手房,这样可以提前两年出租。一个月两千,这就是五万了。
  秦歌陪着他看了这个在建的小区出来,看到了一个房产中介的门面。
  登记以后,中介领着他们又去看了一个新小区、一个旧小区。
  “姐、哥,现在买燕郊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好多北京上班的人出来租房子啊。他们在城里起码得花一千,一半的工资都没了。出来三四百块就能租到差不多的房子。当然愿意出来租啊。”
  他瞅见秦歌手腕上露出来的手表,惊讶地问道:“姐,你这是卡地亚的蓝气球手表吧?”又看了看她背的lindy包。
  “嗯,是啊。”
  “那姐你的经济水平应该可以在北京城里买哦。”
  秦歌道:“我买了,今天陪他来看的。哎,我有些懒得走了,我去你们门面上歇歇脚。你陪他继续去看吧。”
  “好的、好的。”!
  第304章
  往中介店面走的时候,秦歌问顾阳,“以前我们小区外做中介那个小王还在做么?”
  “在做啊,人家都当店长了。他有时候看到我还会说起你,说你简直是坐的火箭。他还问你的房产中介公司开起来没有。开起来了,以后他混得不好来投奔你。”
  秦歌笑,“他都当店长了,以后前途应该是不错的。毕竟中介行业如今应该也是朝阳行业。现在凡是和房地产沾边的行业感觉都不错。你姐夫都是在做房地产的上游行业呢。”
  房价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喜欢谈论的内容了。
  秦歌去门市里歇脚了,中介给她倒了水,“姐,你坐啊,我们再去看几家。”
  秦歌坐在门面里和店里留守的妹子聊天。她其实还能走,但是重复的看就没什么意思了。倒不如找人聊聊当地的现状。
  说到通勤的事,人家告诉她,“每天早上跟那些进城的人跟打仗似的,排好长的队伍。哪怕是起点站想有个座位都不容易。那样的日子过两天就不想过了。可是,第三天还得继续,一直继续。坐公交或者骑电瓶车进城,再转地铁。”
  秦歌道:“北京居,大不易啊!”
  她考研失利的那些不甘比起这种生存压力,好像真算不得什么了。
  晚上六点半,秦歌和顾阳找了个馆子吃饭。他们是午后两点多出来的,将近四点到的。
  特地没去什么好的饭店。这种地方才接地气,能听到些有用的信息!
  反正这种苍蝇馆子她们04年吃过很多家的。
  顾阳去点了三菜一汤,两个荤菜。
  老板道:“小伙子,你过得还可以嘛。”
  “嗯?”
  “我这里吃饭的,有些三个人aa都叫不到四个菜,荤菜更是一个就够了。大家都要攒钱买房嘛。”
  顾阳回来坐下道:“姐,要不是有你,我今天过的可能还是两年前的日子。我没学历,也没本钱。只能做些卖笨力气的活儿。”
  秦歌摇头,“不至于。穷则思变,变则通!你主要是那会儿太小,之前也没得到好的引导。在蓉城开始是奔生存,混个两年至少摆摊设点的主意是能打的。决定买了?”
  “我们吃过再去看看公交站台下车的场景。今天看了这么多,也听了这么多。我觉得只要北京还是全国人民都要奔的北京,3200一平买下来不会亏的。涨幅应该比蓉城大。”
  “好啊!”五点半或者六点下班,如果不加班那差不多八点的样子就回来了。
  想一想上下班高峰的客流量,再想想通勤的时长,车上空气质量都会很不好的。
  别说,许久没吃这种有特色的苍蝇馆子了,偶尔吃一下觉得味道还可以。而且,人家的卫生条件也不差的。
  这会儿还不是就餐高峰,也不显得太嘈杂。
  燕郊的就餐高峰比其他地方推迟了一两个小时的。
  但是这会儿也可以听听一些当地人侃大山。
  听起来本地很多人还觉得这些年轻人涌入,有些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
  不过,能把家里的房子租出去,就还是挺满意的。
  听他们评价这些北京上班,燕郊租房的年轻人也都是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啊!”
  慢悠悠吃过晚饭两人朝停车场走过去。顾阳走外头,把秦歌的包夹在两人中间。
  这样可以防住飞车党。要从他们两个中间把包拽走可不容易。
  两人站在公交站台边看别人下车。
  他们走到的时候差不多七点半,正好看到第一拨下班回来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