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79节
可因着河南灾民造反,而西北也还没从大旱之中缓过神来,因此大朝的气氛并不好。
确实不好,原本林侍郎虽是没能减灾,但也勉强安抚住了西北没有生乱,最后大家评定的结果是无功无过。
哪知融景帝大过年的被坏了心情,在第二天发急令砍了一批河南官员的头后仍不解气,把林侍郎也发作了一通,给贬到地方任知府去了。
户部新任的侍郎姓罗,谢良臣还没见过他的面,同时也不清楚是否是王学士的人。
奏过乐,百官们再次跪下三呼万岁后,融景帝便起身离开了,只是离开时也留下口谕,仍旧召各位大臣同去议事。
虽是议事,不过也有缓冲时间,比如融景帝自己要回去换衣服以及吃早饭,而各位大臣们也要先回部门一趟然后再去。
王霄背着手,黑色的长靴踩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他的眉头紧皱,脸色严肃,似乎正为某件事发愁。
突然,旁边一道声音传出,打断了他的思绪。
“见过王大人。”谢良臣恭敬的朝他揖了一礼。
王霄是户部尚书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可是他并不常来翰林院,有时来了也只与几个侍读、侍讲学士们问些工作上的问题。
至于他们这些新人,他似乎并不怎么关心。
谢良臣也曾见过他几次,不过除了第一次见面时他照例勉励了一下自己,后来二人就再也没交谈过。
此刻见谢良臣特地在等他,王霄暗暗扬了扬眉,微勾嘴角道:“谢大人找老夫何事?”
第58章 司业
谢良臣用余光扫了眼附近, 见周围并无其他人,于是恭敬开口道:“下官听说大人最近为了河南的事十分忧虑,下官有一计, 愿为大人解忧。”
河南叛乱发生之后,要说哪个部门最恼火,除了兵部之外就是户部了。
因为西北大旱,不少加征上来的粮食都已经调拨过去了,至于河南那边则无力再赈。
既不能赈,就只能血腥镇压, 可是做得太过也会引起反弹,让情况变得更严重。
所以如何安抚河南百姓,在朝廷镇压下反叛的主力之后, 让剩余底层百姓们能有饭吃,不再作乱, 就显得尤为重要。
户部正是主管的部门,毕竟钱粮都从他们这里出。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什么事都不好办,便是他这个户部尚书再能干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筹措出这么大的一笔钱来, 安抚得了如此多的百姓。
所以听说谢良臣有办法, 王霄立刻就停下了脚步。
微皱的眉头下, 一双利眼寒光逼人,“哦, 不知谢大人有何妙计?”
谢良臣弯腰更低,谦逊道:“妙计不敢当, 只是如今朝廷无多余钱财可调拨地方赈灾, 地方士绅们却无此忧, 甚至不少人借此机会吞并百姓田地, 借机敛财更是无数,只要他们肯掏出钱来,不必朝廷下令,河南百姓便大多都能吃上饭了。”
听他如此说,王霄原本认真严肃的脸又浮现出些笑意,似是嘲笑他的天真,脚下步子也重新迈开,继续往前走,语气也重归漫不经心。
“谢大人想法虽好,可惜自古以来,要人自愿捐出家中财物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乡绅地主,我想谢大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其实他还没说的是,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别人不给钱你就能派官府衙役上门强要,这些地方豪强以及大户,在当地的势力都是盘根错节的,若是别人没有犯法,不捐款难不成你还能抄了别人的家?
若真是这样,全国各地的士绅必定纠集起来,联合对付提出此种主张的人,如此,恐怕天下更要大乱。
谢良臣当然不可能这么天真,实际上他也并不是要让这些人捐款。
因此见王霄似乎丧失了兴趣,他也不着急,仍跟在旁边,平静道:“下官并非要让当地士绅们捐款赈灾,而是另有办法让他们拿出钱来。”
他言之凿凿,说得王霄再次停下步子,“是吗,那不知谢大人有何办法。”
见他终于上钩,谢良臣从袖子里拿出自己早就写好的计划书,双手呈上:“下官已经将对策全都写在上面了,要是王大人有空,可亲览,至于此计是否可行,也全凭王大人定夺。”
才上朝第一日就已经提前写好了折子,王霄意味深长的看了面前的年轻人一眼,然后接过了他手中的折子。
谢良臣功成身退,回了翰林院。
他不知道王霄是否会采纳他的意见,不过这已经是他能想出的减轻双方矛盾冲突以及百姓伤亡最好的法子了。
一连几天,王霄那边都没有消息传来,对方也没来找他,这让谢良臣有点着急。
他给出的法子虽以实际结果来看,肯定是有效的,但是前期的争议也会很大,甚至还可能为提出的人招来弹劾诽谤。
所以为了尽量让王霄明白他的意思,谢良臣还仔仔细细把每条计策为什么这样制定,以及会起到什么效果都写得清清楚楚,就怕对方误解他明为献计策实为坑人。
若是他最后还是误会了,那么王学士必定会来找他麻烦。
若情况相反,对方接受了,那么很可能又会来问他具体的执行计划,还是会来找他。
可偏偏他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人,谢良臣也不知道王霄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江牧看他心不在焉,以为他担心兵变的事情,便道:“谢大人不必忧虑,朝廷如今已经派了大军过去,至于那些百姓,等太平了,朝廷定会让这些河南灾民们先迁往别处就食,如此也算暂解燃眉之急了。”
“江大人说得是,再说咱们不过翰林院的普通翰林,朝中大事哪里轮得到咱们置喙?我也不过白白费心一场罢了。”谢良臣顺着他的话道。
“正是这个理,前头的大事自有大人们处理,咱们且还得慢慢熬呢。”
最后这句话江牧说得意味深长,谢良臣也跟着笑笑,重新拿起手边的书看起来。
确实得熬,只不过以前他打算慢慢熬,三年又三年,等选官的时候稳稳上升,但是现在他等不了了,因为谢良臣直觉这个朝代已有风雨飘摇的前兆,在此之前,他必定要穿上紫服。
所以他不再等对方慢慢放下对他戒心,认定他是个可以拉拢培养的对象,他要主动出击,展示自己,并且尽快结束朝堂上两方斗得难解难分的局面。
这次他向王霄提议,不仅是为了河南的百姓,另一方面就是在表态站队的意思,即不等对方伸出橄榄枝,他自己就先交了投名状。
只是若他的建议最后未被采纳,他这投名状的作用也得随之减弱,恐怕他还得继续找机会。
又过了几日,就在谢良臣以为此事彻底没戏的时候,朝上传来了个惊天的消息,几乎震撼了所有人。
那就是融景帝竟然打算在如此困难的时节,到嵩山封禅,至于出巡的一干事宜,他已下令由礼部全权负责,而兵部、户部、工部则为辅助,出巡时间也确定了,就在三月后。
此消息一出,京城上下无不为之震动。
首先帝王历来封禅都是去的泰山,几乎没人去嵩山,二则河南刚历大灾,皇帝却仍打算兴师动众的去河南封禅出巡,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不少人都说融景帝有此打算,定是被奸臣蛊惑,否则不会在此艰难关头,还劳师动众。
谢良臣却松了口气,同时也佩服王霄果然有魄力,他竟在自己计划之上又说服了皇帝出巡,想来最后效果也会更好。
全京城都在议论这件事情,民间不赞同的声音也很多,各种小道消息流传甚广,总的来说都是负面居多。
不过与民间反应截然不同的是,朝廷似乎打定了主意,不仅圣旨很快下发,兵部也加大了镇压的力度,等乱象稍一平息,礼部和工部的人也紧随其后到了河南。
而他们到了河南之后干什么呢?竟开始鼓励地方大兴土木,以及举办各种游湖冰嬉活动,甚至还有这大冷天去湖上赛船的。
因为皇帝要去嵩山封禅,所以少林寺便成了主要接待的地方之一,在工部官员的说服之下,少林寺确定准备扩建寺庙,另还要在城中也多修一些庙宇,传播佛法。
反正现在人力便宜,他们可以花比平常少得多的钱就盖好房子,何乐而不为呢?
借着这股风气,河南当地不少官衙也觉得自家衙门似乎破旧了点,因此纷纷打算翻新,准备给融景帝留下个好印象。
因着这股大兴土木之风,河南境内每天需要的工匠、力夫大概就要近两千人。
至于炒热皇帝出巡的各种活动更是层出不穷,且都是城里士绅们自发行动。
比如因着朝廷还派了礼部的官员到场,所以不少士绅便都争相请他们游湖宴饮,又在湖边搭了戏班子唱戏,现场情况比过年还热闹,出游的人比过年还多。
而比出游人还多的则是各种卖手工品、小食的百姓,至于那些家中什么都没有又扛不动木头砖石的,便拿了扁担来做挑夫。
除了湖上每日各种士绅的大船来往不绝,当地衙门在经过礼部的暗示之后,还在当地举办了多场的民间活动,除了破冰赛船之外,还根据季节时令推出了堆雪,冰雕等游戏环节。
对于这些活动,河南的商户们不仅积极捧场,而且还各自赞助了队伍,招募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个个都想争第一。
至于他们为何情绪如此高涨,便是因为比赛的胜者可以有机会在融景帝来的时候,登台到御前表演。
这份荣耀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金银所能比的,反正他们也不差这一点钱。
于是,在河南士绅富户们大撒币消费三个月之后,原本反叛力量暗流涌动的地方,无数灾民们暂时得到了喘息之机。
底层百姓难得有了赚钱的机会,度过了最危险的三个月,而没有成为流民或者接力继续叛乱。
而等到三月之后,雪化雨来,户部也终于凑够了谷种和麦种调拨河南,春耕既种,民心亦安,虽是百姓们仍过得艰难,但因着有了希望,河南也算暂时安抚住了。
这件事在期初看着像是朝廷大员以及皇帝不顾百姓民生,非要铺张浪费的奢靡之举,哪知却在后头收获了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都惊讶不已。
谢良臣最初的想法便是如此,即拉动富人消费,从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给底层百姓们提供尽量多的赚钱机会。
毕竟朝廷如今除了镇压之外,并没有其他好的安置办法,如果弃之不管,那么这些人要么饿死,要么就是造反。
所以赈灾的难点,从来都是后续的安置问题,他这法子也算是另类的以工代赈了。
安抚住了灾民,提出此办法的王霄得到了融景帝嘉奖,说他不愧为辅国重臣,官职也升了一级,成了从一品。
除了他之外,在这件事里出了力的人几乎都得到了嘉奖,比如兵部尚书、礼部侍郎还有工部的几位主事。
至于谢良臣,许是觉得抢了他的功劳,没说此计是他提出的,因此王霄给他也派了个活,就是帮融景帝写封禅的祭天文,最后给他也升了一级,把谢良臣调到国子监任正六品的司业去了。
国子监的正官是祭酒,一人,官职从四品,司业二人,官职正六品,为副官,主管监内七学。
之前曾说过,若是乡试连上两次副榜,可入国子监学习,只不过他们只能入七学中的四门馆、律学、书学以及算学四馆学习。
至于另外三馆如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则是非贵族子弟不能入读。
其中国子学监生的资格,最差也必须要官职在三品以上大员或是国公府孙子,要么就是从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子才能获得,要是品级再低以及辈份再远则不能入国子学读书。【1】
太学、广文馆也差不多,只是官品和爵位降了点,正五品和郡县公的孙子以及从三品官员的曾孙就行。
至于越到后面自然要求就越低,像算学,从九品下的京官就可以把家里的孩子送来了,还有就是普通百姓出身,但是有了两次乡试上榜经历的俊才也能来读书。
而其中四门馆又是个过渡,除了贵族子弟能去,有些门路,或者特别优秀的寒门俊才也能去。
大融对于官员考核升迁的制度是,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若要升迁便要考评优秀。
若任职未满升迁,则必是特殊需要,比如某个职位突然空缺需要人去填补。
融景帝从河南封禅回来,谢良臣差不多也被授官满一年了,虽然最开始有两个月他请假回了乡,不过也是达到了小考要求的。
所以恰逢国子监的其中一位司业要回乡丁忧,这位置便空了出来,而才帮了王霄大忙的他自然是小考评语优秀,所以这才来了国子监。
对于他的升迁,翰林院不少人都瞠目,毕竟他才不过任编撰之职不过一年,竟如此快的就升了一级。
只是等他们看见掌院学士对谢良臣似乎十分赏识后,也了悟过来,原来这位之所以升官如此之快,盖因抱上大腿了。
因此等他离馆那日,翰林院中真心为他送别的人虽有,但大多羡慕嫉妒恨,拐着弯说酸话的更是不少。
不过升迁的并不止他一人,江牧也要离开翰林院了,他被点了大理寺丞,也是正六品。
“国子监里多显贵子弟,谢贤弟此去当慎之又慎。”蔡占和提醒道。
“多谢蔡兄关心,我定当牢记。”谢良臣朝他抱拳,感谢对方的关心。
三日后,谢良臣正式去国子监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