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168节

  小姑娘笑盈盈,“您尝尝味道,要是喜欢,就去我家酒楼里坐坐,若是没时间,我就把这酒送到您家里去。”
  小姑娘大概只有十岁左右,生得乖巧,身上的衣裳也不是粗布,是常人穿的布料,没有打补丁,头上梳着双丫发髻,帮着漂亮的丝带,带着两朵花。
  能这样打扮,家里必然不是穷苦的。兰夫人也不尝酒,从她这里买了十坛酒,“待会就送去兰家。”
  又说了地方,给了银子,见小姑娘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这才问,“你怎么出来卖酒?”
  也许这问题问的人很多,小姑娘答的也很快,“在家里面,也是帮着阿娘带阿弟,带不好还要被阿娘说,我心里不高兴。正好隔壁的巧娘姐姐如今靠自己赚了大钱,已经富裕了,我也觉得眼馋,缠着阿爹允许我出来卖酒,赚的银钱都归自己。”
  “我能赚到银子,自然就乐意上街卖酒。”
  兰夫人沉默了一瞬,问,“你不觉得羞耻吗?在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你一个女子……”
  那小姑娘就惊讶的看了兰夫人一眼,“可是如今西城女子出来赚钱的多,也没人说呀。”
  她指指路边的铺子,“你看,都是的。”
  兰夫人跟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对面有三家铺子,分别写着:钱婆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小姑客栈。
  都是女子名号的牌匾。
  小姑娘笑着小声说,“这三家都卖酒,她们都是听说琅琊王氏家的女子要在西城开最大的酒楼,连忙租了铺子,赶在前头开张了。”
  谁家还没个手艺了,女子有手艺的多的很,既然能出来卖吃食,自然要卖的。
  小姑娘挺直了腰板,“等将来我长大了,必然也要卖这世上最好的酒。”
  兰夫人张了张嘴吧,想说什么,最后终究没有说出口。
  作者有话说:
  今天先这样,我好困,本来想多更点还更的,可恶,睡过去了。
  我去睡了,明天我争取六点起码字,一定多更点。感谢在2022-07-10 21:01:19~2022-07-10 23:56: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olarabby、亚旋 10瓶;阿yu 2瓶;秦淮晓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0章
  一更
  西城一日比一日热闹, 西城街景如今最寻常的便是成群结队的女娘们在那里闲逛。
  因去的女子多,无论你做什么,都挑不出错处。三月里开了酒楼, 四月里就有了戏台子。
  戏台子一上,座无空席。无它,是重华长公主的戏班子,听闻不是她自己养的那群, 但是这戏班子也是养着替换她现今那些戏班子的。
  毕竟她养的那些年岁大了, 有些人想要回乡去,有些人想要做点其他的营生, 重华长公主很好说话, 一一答应了,便几年就换一些人。
  这些人就是准备去换年岁大的戏子,但是今年直接送到了西城里来。
  兰夫人自从上回去过酒楼之后, 便一直明里暗里打听西城的事情,结果听见了这话,当时脸就黑了,脑海里只有四个字:勾栏听曲。
  这算个什么事情!
  但没几天, 这戏班子就被接进宫里, 给宫里的皇后和妃嫔们唱了一天的戏,就连陛下也去听了,她那句勾栏听曲四字就不敢说出来了。
  但她却越来越觉得荒诞不堪。
  晚间跟自家丈夫吃晚膳的时候,她实在不明白,问了一句, “太子妃如此胡来, 陛下难道不管吗?太子……不介意吗?”
  兰大人就笑了, “女子罢了, 也翻不过天去,且经过太子妃那般一搅和,西城就算是活过来了,男子女子都是收税的,能交税就是好事,陛下心胸广阔,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说句实在话,她们又不是要上朝做官去,不过是底层女子行商罢了,这还真不算什么大事,虽然朝廷禁止,但是民间穷苦人家的姑娘,也要上街卖些东西,那难道就不算行商了?
  京都没有,但是别地有。兰大人出身算不得世家,也是一步步读书爬上来的,他就见过不少出门行商的女子,只是大家都暗地里做生意,也不敢声张,谁也不会说什么。
  如今,太子妃只是把这件事情挑明了。这于朝廷有利,光是去年的纺织,丝绸布匹等,就比往年繁盛。
  “这是好事,于国是好事,陛下就不会打压。”
  兰大人没当回事,“你想去,便也去,如今夫人们也不再刻意不去了。”
  兰夫人就叹气,“我真是不明白了,这才几年,就好像变了个世道。”
  当初太子妃说考官绣的时候,她们还当个笑话看,如今不去,倒是成了个迂腐的笑话。
  她说:“李夫人那王家酒楼开张之时,我看见折家九姑娘一直都在,一群女娘围住她,竟然隐隐以她为尊,一个小小庶女,倒是真的翻上天了。”
  兰大人就沉默了一瞬,对夫人道:“你怕是不清楚,陛下对折家九娘也是称赞的。”
  兰夫人倒吸一口凉气,“什么——陛下也知晓她?”
  兰大人嗯了一声,“那日我在御书房里面陈述兵马政的事情,陛下跟前的大太监张德宝突然进来跟陛下说了一句话,陛下笑了笑,说了一句,让她等一等。”
  兰大人还以为是盛瑾安,陛下只有听见盛瑾安的名字时,才会那般笑。谁知道出去一看,只见一个姑娘站在廊下,她个子在女子里也算不得高,但是背很直,穿着一件青色的衣裳,发髻简单,只插了一根金钗子。
  但当她转身过来的时候,你能一眼看见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很亮,很纯粹,让人心生好感。
  她盈盈行了一礼,不是娇柔有礼,而是带着一股飒爽的豪气,这是很好辨别的。
  兰大人就知道这不是个弱质女流。他瞬间猜出了她的身份。
  折家女娘。
  兰大人后来才知晓,她是去给陛下送帖子的。
  太子妃请了重华长公主的戏班子进宫唱戏,便让折邵衣去送。
  兰大人当时就知晓,这个姑娘前途少不了。
  他说,“将来史书留名,她必定名垂千古。”
  他们这些人,一个个的在朝堂里不显,虽然也官至二品大臣,可是在史书上不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而是太子妃和折九这般的人,因是做出了不同于寻常的事情,倒是让她们会被后人永记。
  “你以后遇见她,不要跟她作对,但也不必逢迎,只跟她和善一些就好。”
  这话刚说出口,又顿了顿,道:“……她的未婚夫沈怀楠,昌东伯三子如今是桑先生的弟子,这些年逢年过节都送过年礼来,再过一段日子,就是端午节了,他们送礼来,你多回一些,以后有筵席,必定要请了来。”
  兰夫人点头答好。
  但是她心里也有些不得意,“这个沈怀楠如今也算不得什么,咱们要如此讨好吗?”
  兰大人叹气,“不是讨好,只是观这个人将来必定不是无名之辈。你看他,困苦的时候不曾上门,荣光的时候也不曾到我们这里来炫耀。只今年过年的时候,节礼重了些。”
  他叹气,“这是因为他赚了银子了,赚了银子,就加了节礼,没有赚银子,只送些简单的。”
  从小就不亢不卑,不逢迎不讨好也不自大自傲,假以时日,必定能在朝堂里有一席之地。
  再看妻子一脸懵,显然还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一时间也懒得再说,只道:“你按照我说的去就行。”
  兰夫人哎了一声,连忙答应了。
  不过没等到端午节,四月中旬,文远侯家的大儿媳妇有了身孕。他家大儿媳妇徐氏嫁进来一两年了还没有身孕,如今终于怀了,这可是大喜。
  京中也有相熟人家送红鸡蛋的习俗。兰夫人便寻思着也送一篮子鸡蛋过去。
  唐氏接到鸡蛋,还有些愣。
  不过,兰家她也是知晓的,这是沈怀楠的人情。于是便叫了沈怀楠去,把这事情一说,然后道:“你看看是怎么回。”
  沈怀楠没想一下子交好兰重,就道:“伯母按照亲近的人家礼回就好了。”
  折邵衣也在,笑着道:“我前段时间在御书房外还见了兰大人呢。”
  唐氏一听她还去御书房了,立马问,“你怎么去了?”
  折邵衣:“陛下听闻重华长公主愿意将自家的戏班子送到宫里面来唱戏,便说要听听。又听闻给宫里娘娘们的帖子都是皇后娘娘亲自画的花草,还带着诗句,便也笑着说要皇后娘娘的一张请帖。”
  “皇后娘娘就说让我去。”
  唐氏恁是知道如今折邵衣不普通,但是没想到她竟然还能去御书房了。见了陛下,倒是造化。
  她说,“你姨娘的菩萨真是拜对了。”
  不过,她最近也想去拜拜菩萨。
  “你大嫂嫂如今有了身孕,你三嫂嫂不顶事,七丫头忙,你也忙,八丫头不在家,那就只剩下我。”
  她动了让周姨娘和赵姨娘管家的心思。
  只是,就怕这两个姨娘嘴里有本事,手里没本事,还要惹祸。所以想要拜拜菩萨,让两人多干活,少惹事。
  折邵衣就笑,“母亲多劳累吧。”
  正说着,就见三嫂子扶着大嫂嫂过来,两人行了礼坐下,然后就抱怨天开始热了。
  赵氏如今跟着嫡母也越发喜欢不管事,之前还想着从大嫂子手里接些掌家之权,后来在这家里呆久了,竟然也慢慢的觉得她娘之前教的不对。
  她娘说,有了掌家之权,便有了说话的底气。她嫁的是个庶出的,便是矮人一等,如果还没有掌家之权,怕是过的艰难。
  嫁进来的时候还紧张,嫁了半年之后,有些懒洋洋,如今她是一点也不愿意相信她娘说的话。
  嫁进了这种人家,没有那些阴私,那能瘫着就瘫着吧,母亲说的对,人这辈子本是苦的,如今能甜甜的过,为甚要难为自己去忙碌呢。
  就是苦了大嫂嫂。
  母亲说,以后要对大嫂嫂好些,她真是一个人为了全家忙,要是再得不到宽慰好支持,那怕是也要撂挑子。她们的日子就没有这般悠闲了。
  赵氏很满意现在的日子。所以大嫂嫂有身孕之后,她一直帮着重视着,就望她平安生下孩子。
  妯娌之间和气,婆母是个好人,简直不要太舒坦。
  折邵衣就见着一家子人和和气气的坐着说话,竟然有一种温馨感。
  不过,这股温馨之感在折和光进来之后瞬间荡然无存。他是来要钱的。
  这就不好在女儿和儿媳妇们面前说了。所以他要单独跟唐氏说,其他人便要走,折邵衣出了门,就听三嫂嫂嘀咕,“幸亏歪瓜生了个好种,不是裂枣。”
  折邵衣:“……”
  她笑起来,一路上回到家里还是笑着的。
  五月,太子提出的在西起云州,东至青州的长城上加建楼台被皇帝亲自点头答应了。
  而后,太子又提出加强武备,军马培养等细节,也被皇帝同意,着令太子从户部调任兵部,跟兵部一起落实他自己提出的重重条令。
  太子高兴疯了,他觉得自己好像朝上走了一步。
  兵马政一直都是朝廷慢慢改革的地方,对于朝堂来说,这件事情每年都要拉出来说几次,太子这回发起兵马政改革,也是想真的做出点事情出来的,不然就不是压制老五,而是被老五嘲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