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24节

  赵让唇角微扬。
  “这个数还多?”
  “京报刊行天下,苏州府只是其一!”
  “各地都有和都监府合作的商人,若我所料不错,邸报、塘报,都要改制,日后发展不可限量。”
  “你不会在意这点利润吧?”
  清风拂入,间有花草的幽香,氤氲环绕在雅间之中。
  黄华堂自然知道乘上朝廷这艘大船的好处,不然他也不会在淮北各府、西南各省捐粮了。
  他再度转过身去,静静道:
  “三成利润可以,但只能一年,你的老雕版,我也只用一年。”
  这下,犯难的轮到赵让了。
  雕版制作起来不难,就是颇费时日,真把聚兴号逼急了,去别的地方高价采买,找别人合作,这也未尝不可。
  聚兴号揽下了朝廷京报今年在苏州府的印刷权,想与他合作的报房怕是还有不少家,你不做,自然有别人上赶着去找。
  做商人的,是最懂得何时收手的。
  他将脚放下,面色也诚恳不少,微笑道:“既然黄东家快人快语,那我也不好再继续讨价还价了。”
  “就一年!”
  ......
  京报改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除各地报房要进行一轮洗牌外,印刷技术也会被动得到发展。
  京报刊行全国,最忙的就是这些兢兢业业的“快递小哥”。
  有明一朝,在各地皆建有驿站,时人称驿递。
  朝廷规定,全国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每隔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
  据万历四十八年工部勘核,大明境内每八十里就要设一个规模较大的驿站,共一千九百三十六个。
  除此以外,还设立急递铺和递运所加强物流信息,专门运送加急的公文和军报。
  宁夏,银川驿。
  宁夏系九边重镇之一,边防、文案都是朝廷关注的焦点,银川驿作为地区内规模最大的驿站,自然当仁不让。
  初春时节,茂树葱郁,澄澜荡漾。
  一名穿着灰绿色服装的驿卒,来到驿站门前,翻身下马,用脏乱的衣袖擦了汗,然后跨步走了进去。
  “李鸿基,京报都送到了吗?”
  没错,眼前这面色黑里透红的健硕汉子,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谁能想到,这个老实本分、只想着混口饭吃的驿卒,日后在因缘巧合之下,推翻了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彪炳史册。
  李鸿基早和铺长混熟,向地上啐了一口,将马牵到固定的马鹏位置,边走边道:
  “都送完了。”
  “他乃求的,朝廷搞这个改制,每天京报就要送三百份,这还没算塘报和军报、文书!”
  “你小子想什么呢?”铺长脸色比他更黑,闻言笑着拍了拍李鸿基的肩膀,道:
  “走,一块回家。”
  李鸿基轻抚坐骑,低声与马匹告了别,与铺长同列左右,离开铺子向前方村镇中的家走去。
  “我没想什么,就是…”
  “就是朝廷光顾着改制了,怎么就没想想,提升一下各地驿卒的月钱呢?”
  “累死累活的,就挣这么几个钢镚!”
  “哈哈,我也没比你多挣几个大子儿啊——”铺长笑了笑,走到家门口先进去了。
  李鸿基望了一眼,径自回屋。
  其实说是铺长,也就职位高上一级,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和李鸿基这些驿卒差不多。
  银川位置偏僻,太阳落山早些。
  李鸿基从铺子里歇了马出来时才刚黄昏,等告别铺长回到家中,天色便已昏暗。
  甫一进门,就闻见一股香味。
  他府中咕咕直叫,从身后抱住韩金儿,问:“那只鸡不说留到元日再杀了吃肉吗?”
  “你回来了,渴了吧,喝些水。”韩金儿将纤细小手握在李洪基的粗糙大手上,惊讶道:
  “这么大的事,你这个做驿卒、吃朝廷饭的竟还不知道?”
  “发生什么事了?”
  李洪基一脸懵,喝碗凉水后坐在一旁,说话间,直勾勾盯着锅里翻滚的肉,吞了几下口水。
  “瞧你那样儿…”韩金儿捂嘴偷笑,指了指一旁,道:“这是第一期京报,都写在上边了,你自己拿了瞅。”
  李自成拿了报纸,道:
  “这写的什么,我小时候也没读过私塾,看不懂。”
  韩金儿嗤笑几声,一边用勺子搅锅,一边道:“你还不如隔壁的盖虎,人家好歹能看懂。”
  “你要是叫我学,我明天就去找艾举人学识字。”
  李鸿基心中起了疑影,话音刚落,却是盖虎直接一掌推开木门闯进来,欢天喜地的道:
  “洪基你回来了,有个大事你还不知道。”
  李鸿基手中一滞,回头望去。
  “你们都说的什么事?”
  只听盖虎拿起京报,说道:
  “别的事儿先不说,只说一个咱最关心的,朝廷提高了各地驿卒的月钱,还增加了每年可领一回的,叫…工食银。”
  “多少?”李鸿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京报上说,天启二年起,各地驿站的驿卒,每年可领六钱工食银,就连月钱也提高不少。”盖虎哈哈大笑,与李鸿基勾肩搭背地坐在一起,道:
  “看来这是个好皇帝,咱兄弟能过的好些了。”
  李鸿基愣在原地,点了点头。
  第一百六十二章:是个好皇帝
  “我叔回来了没!”
  两人正聊着,门外传来一道喊声。
  片刻,一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推门进来,看见屋内除了李鸿基与韩金儿还有个人,便蹙眉道:
  “你怎么来了?”
  盖虎闻言呵呵一笑,道:
  “我怎么不能来,倒是你小子,整天不务正业,以后就打算和我们一样,干一辈子驿卒了。”
  不知怎的,这个侄儿,对自己的好兄弟盖虎一直不怎么样,李鸿基用警告的语气道:
  “李过!怎么和你盖虎叔叔说话呢。”
  没错,眼前这位,就是日后跟着李鸿基东征西讨,带领老营马队,绰号“一只虎”的李过。
  李过闻言,张了张嘴,没继续说下去。
  三人都不识字,拿起京报左看右瞅,只见到其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他们心中发痒,恨不得立即知道京报上的具体内容,不得已,只好去找艾举人。
  这艾举人,是万历四十七年中举,历史上和李鸿基也有一段渊源。
  这个年头,中举的也不一定非要做官,比如眼前这位姓艾的,补缺没等到,回乡一年多,却也过上了地主的小资生活。
  举人在大明朝有减免税赋和徭役的特权,艾举人回乡后,附近的穷苦乡亲还有缙绅名流,都上赶着巴结,算是进入上层社会。
  农户们交不起高额的土地税,往往就选择把自家土地投到举人名下,以减免赋税。
  在万历四十七年到万历四十八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艾举人虽说急着补缺,因为这些特权,小日子倒也逍遥自在。
  可自打朱由校登基,艾举人的日子开始有变化了。
  首先就是永不加赋的政策,让农户们喘了口气,来自愿送土地当佃农的人,愈发少了。
  这还没完,朝廷又对举人、进士等级别的士子进行限制,规定了养丫鬟、仆人的数目等等。
  最让艾举人欲哭无泪的,就是从前无限土地减免赋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艾举人需要把名下那几百亩地,用一个极低的价格退给官府,自己只能留五十亩。
  朝廷强制规定,这是新政策,你不遵守行吗?
  退给官府的土地有厂卫监察,自然不会被私吞,全都被朝廷,也就是当今的皇帝牢牢握在手里。
  至于这些土地,以后是分发百姓,还是推广番薯、马铃薯什么的,这就和艾举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就在艾举人迫切的想要补缺,去往一地做官时,机会来了。
  天启元年西南大乱,皇帝亲征大捷,对付土司的新政策马上就到了,即朝廷开始大力在西南各省开办讲学。
  不仅是官学,还鼓励民间结社讲学,总之一句话,只要能把汉文化带进去,就是好学。
  这其中有一个让艾举人特别心动的,就是身有功名的读书人,在西南官学教书两天,出来以后可以直接补缺。
  这说明什么,自己去支教两年,出来一定能做官!
  艾举人思考了很久,究竟是继续在这混吃等死,等上个三、五年,或是十几年,等一个虚无缥缈的补缺机会。
  还是一咬牙、一跺脚,去“山区”干两年,回来步入官途,该搂钱搂钱,该装逼装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