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分卷阅读_68

  一时间,大涂县仿佛家家户户都在干这个事儿,有自己弄的,也有请人来弄的。
  若路上遇见个亲戚朋友,也不再问“吃了没?”,而是问“你家的炕盘好了没?”。那些已经盘上的人家,虽只是秋日还用不上,却也要先生把火,请上几个亲朋好友,买上点葱油饼和油条,庆贺一番。
  这每年都要冻死个把人的冬天,他们竟然开始期待它的到来了。
  这些日子,石三郎走了十几户人家,有时要亲自上阵盘,有时只在旁边指导一番。多亏宋菽给他这个机会,他这回可赚了不少钱帛。
  前日有个富户点名要他建火墙,约好了今日过去。
  之前跟着他学艺的几个汉子已经出师,他便没带,打算再去城西口那儿转一圈,找几个力气大、心思细的。
  石三郎转了一圈,找到一伙三个人。领头的被另两个叫做什长,以前都是当兵的。
  “咱们本是朝廷的兵,跟义成军打的时候被俘虏了。”其中那个高个子说道,他姓蔡,在家排行老二,称蔡二郎。
  “义成之前那将军,姓李的,忒不是人,咱差点给他活埋了。还好尹节度使把他宰了取而代之,咱才逃过一劫。”另一个矮胖的汉子道,他姓姜,那高个的叫他姜胖,领头的什长叫他姜五郎。
  “那你们怎来的大涂县?”石三郎边与他们说话,边领着去今天请他建火墙的主顾那儿。
  “嗐,尹节度使把咱们收编后,又觉得放太多人在军队里,没人种地了不好,这不就放了一批。”姜胖道,“我和蔡二都是关中出身,那里逃的逃死的死,家里人都不知道去哪儿了。什长是你们大涂县的,我们就跟着他来了。听说尹节度使颁了新的户口制度,可以先拿客户,三年后再转主户?”
  石三郎正是这政策的受益者,当下便滔滔不绝说了起来,又提到收留他的相河村如今繁荣得很,做买卖的都爱往那儿跑。还有那帮了他们的宋四郎,更是顶好的人。
  “宋四郎?”那什长道,“你说的宋四郎,是相河村的?”
  “是啊。他可是我的恩人,我那会儿逃荒来,跟着老大在山上当盗匪,若不是有他相助,怎么也不可能重新落户。他还开了一间豆油坊雇我们做工,每月有工钱还包三餐,每季还有新衣,咱们一起逃荒来的这些人,都可感激他了。”石三郎说起宋菽,那是可以夸上三天三夜,讲完豆油坊又讲起他帮助桑园村,收蚕茧做蚕丝被的事迹。
  那什长听得一愣一愣的,路都差点忘了怎么走。
  “你说的那宋四郎,是不是叫宋菽?”什长问。
  “是啊,你知道他?你也相和的?话说回来,兄弟你姓什么?你要相和的,你家人我多半认识。”石三郎道。
  “我姓宋。”那什长说,不知怎么的,语气中带了一丝丝的不确定。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豆角很長10瓶;天井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第三十一桶金
  “客官,往哪里去?”
  “去相河村。”
  “客官是买卖人吧,从这里一直往东走,就是相河村了。”
  “嗯,我知道,来碗茶。”
  “客官可要尝尝酸梅汤,这也是相河村的宋四郎做出来的,酸酸甜甜可解渴了。”
  茶摊头家递给宋河一杯汤饮,暗红色的,汤水随着步伐晃出涟漪,映出他的满脸胡渣。
  蔡二郎和姜五郎跟着石三郎去建火墙了,他按捺不住,想回去先看看。从城西到城东,那葱油饼也好,油条、浇头汤饼也好,还有那白馒头和豆沙馒头,都是自己见所未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无一不烙着宋四郎的名字。
  他本来想着,自己和二弟都不在,阿娘年纪大了,家里一定艰难。他先在城里找个活,赚上一点钱帛再回去,也好让他们高兴。可两年未归,大涂县竟是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这茶摊上卖的,都是自己从未喝过的饮品。
  宋河一口喝干那杯酸酸甜甜的酸梅饮,踏上回家的路。
  两年前,恒州还不在义成军的控制下,朝廷强制征兵,农户身体强健又多老实听话,自然是首要目标。
  当时,他们那一片的青壮年被征走十之七/八。大家虽是一同走的,但被分去了不同帐子,老乡们的下落他一概不知,连他二弟也是。
  他入伍后,随军征讨挑起天玺之乱的丘山叛军,被其义子李兴的义成军所俘。幸而当时丘山被其亲子所害,李兴手下将领尹戎趁乱发难,杀了李兴取而代之,他们才躲过了被活埋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