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混在三国当谋士_分卷阅读_168

  燕清刚要进屋,极眼尖的郭嘉就轻咦了一声,往他腰间轻轻一拉,燕清便听得“嗖”一声轻响,几条卡在后腰束带与裳袍皱褶之间的香帕就被郭嘉给拽到了手里。
  燕清这才意识到还有几条漏网之鱼,随口道:“谢过奉孝。”
  郭嘉笑眯眯道:“小事一桩。”
  便将那几张注定情意空投的帕子拢入袖中,施施然地去了。
  因有燕清亲自坐镇,尽管在学风最为醇厚的许城赶考的学子最多,改卷的进度,却可谓是一日千里。
  燕清估摸着,经最初这十来日昏天黑地的忙法,再迟不超过明日,就能将许城的卷子改完,出来初试通过的名单了。接下来就差其他地方将结果整理送来,这则是急不得的。
  既然连需要批阅的考卷最多的第一场,都能在时间上显得充裕,那接下来的几场,想必也能顺利进行。
  燕清也不多留这些快脱一层皮的改卷官了,又念今日是乞巧,虽都是些大老爷们,也给他们备了份礼,由他们转赠妻女,再加了顿可口精致的宵夜,算是同乐。
  倒叫他们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燕清并没留下与他们共饮几杯,而始终惦记着吕布设宴接待刘表的事,趁这会儿还不算晚,整理一番仪容衣着,便潇洒上马,在许褚所领亲随的护卫下,径直往那宅邸去了。
  月色醉人,燕清却有些心不在焉,一路上都顾着琢磨刘备去了。
  无论是刘表还是刘备,都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在如今过得甚不如意,自忖孤立无援的刘协心里,就是上好的臂助。
  尤其刘备身为中山靖王之后,是孝景皇帝的玄孙,虽远了一些,真追溯起来,在血脉上还是当得起刘协一句叔叔的。
  最重要的,还是刘协目前处处受独掌大权的吕布制擎,身为堂堂天子,却有名无实,根本无人可用。只要他想改变现状,在有限的、能在吕布眼皮底下合理地接见外臣的机会里,乍来个看着气貌不凡的英雄人物,自是不肯放过,要大力拉拢。
  这不,在燕清将刘表将要来许朝贡的奏章上呈后,一向在吕布所求之事上拖拖拉拉,就为膈应他的刘协无比痛快,同意等刘表一到,就在次日设朝接见。
  当然,倘若换做刘协大权在握的时刻,肯定不多看刘备这近似于上门打秋风、一堂三千里的穷亲戚一眼的。
  尽管燕清预料到这点,却没想过要去阻拦,甚至还打算顺水推舟,为这对“牛郎织女”的相见,好心建一回鹊桥。
  叫小皇帝重新燃起希望,撺掇大臣们为他夺回大权进行谋划,他们才会浮出水面。
  而燕清,也才能将朝中暗藏的忠君反吕者一起揪出,一网打尽。
  毕竟他已大幅度改变了历史的行进轨迹,领头的董承和董贵人一开始就没能存在,那参与进衣带诏的官员,也肯定不会是同一批了。
  待科举考试结束,吕布在外征战的日子就将增多,许城就断不容有失。
  贾诩等人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坐镇,没准需要抽调随军,那就得在出行之前,将潜伏宵小剔除。
  燕清想了一路,结果到了灯火通明、遥有歌乐声声的宅邸,还没进到里厅,途经假山一纳凉用的小亭时,不经意间就看见一大耳长臂、面容和善雍容、叫人难以生出恶感的儒衫男子。
  他正亲切地攥着身穿银甲的赵云的双手,神情恳切,不知在说些什么。
  要换做一男一女,那可真是花前月下,良辰美景。
  燕清:“……”
  刘皇叔,请放开我家子龙。
  作者有话要说:  过新年:
  燕清让吕布陪他贴对联,全程骑在他肩膀上,再由郭嘉在后头远远指挥。
  等贴完了,燕清经郭嘉提醒,发现自己后腰上,被全程沉默的吕布偷偷摸摸地贴了一张“出入平安”……
  第170章 相貌疑云
  见此情形,燕清哪儿能心宽至放任不管,顿时以眼神向典韦示意,让亲随悉数止步,他方走前几步,临了快能听清凉亭中那两人的对话了,才轻咳一声,稍稍加重脚步声。
  即刻惊动亭中二人,齐刷刷回过头来。
  虽然场合不好,可燕清在见赵云那一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白净面容上,终于流露出一丝掩饰不住的如释重负来,不免觉得有趣。
  且说赵云一向机警慎重,哪怕受命赴宴,亦是半天滴酒不沾,并不松懈警惕,将护卫吕布视作己任。
  只是吕布见不得他慢吞吞地吃菜,置身事外的小气模样,暗命他来替其挡酒,这一挡就不小心挡多了,虽只有一分醉意,赵云也不敢继续,换了高顺顶上,默不吭声地坐了一会儿,终因人有三急,不得不起身退席一趟。
  然而从如厕回来的途中,就“巧遇”了同样喝多了一些,出来吹吹凉风清醒的刘备。
  赵云率先拱手,目露感激地向燕清用力行礼道:“重光先生,您也来了。”
  尽管燕清已官至大鸿胪,同时拜一州刺史,又是陛下亲自下旨封的侯,与他交好亲善的友人或同僚,都被他叮咛过只称表字即可。
  就如郭嘉贾诩等人,哪怕在官位上纵低他一截,也都是直呼他重光,以免见外。
  但在武将心中,这关系比起从文职的幕僚而言,或就稍稍远了一层,就如赵云张辽高顺等人,虽也跟燕清相识已久,始终却不愿直呼表字,总感有轻忽冒犯之嫌。
  后他们暗中商议后,索性折衷一番,在表字后加个‘先生’,以表尊敬。
  燕清劝了几次,他们明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下回依然故我,他就也无计可施,唯有随他们去了。
  只是这亲疏参半的称呼落入刘备耳中,就佐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虽夹杂了知遇与赏识之恩,却称不上亲厚的这点猜测。
  燕清笑着跟赵云点了点头,紧接着就给向他揖礼的刘备简单回了一回——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即便想给这还没被刘协封为‘皇叔’、又正寄刘表之篱下、颠沛流离、连个正经官职都是反复有了又丢的刘备难堪,只需视而不见,光与赵云交谈即可。
  顶多被人诟病有冷待士人之嫌,被一些不喜他的心里嘀咕几句,却也不会说出声来。
  毕竟地位悬殊。
  燕清却不打算这么做,别说他对刘备并无什么真正的恶感,仗着官高权重,就着急过一点小瘾,反倒会暴露自身脾性底气。
  而对刘备这人精,再多的防备也是不够的。
  刘备绝对有勾搭子龙跳槽之心,只是因有着自知之明,晓得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纵有七寸不烂之舌,希望也渺茫得可以忽略不计,便以退为进,将真意掩藏的很好,只恰到好处谈起旧事,关怀赵云近况,反而高明。
  如此,成功让赵云被欲要避嫌的为难、和见到故人的旧谊所困,一时半会被绊住脚步,不好离去。
  凉亭勉强称得上隐蔽之处,毕竟为醒酒而暂时出厅的宾客,也不会离得太远,假山处更是为宴席忙碌的下人罕至的地方。
  然而依燕清看,刘备也许还是故意选在此处,就等合适的人路过看见的。
  当初赵云在公孙瓒麾下不受重用,被当做添头送到吕布帐中时,刘备一开始是并不知情的。而在他得知此事后,即刻联系起了赵云,又跟同门公孙瓒沟通,试图将其换回,无奈未果,只得作罢。
  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刘备要挽回此良将之才的行动,即使未能成功,也在吕布和燕清心中留下了他与赵云相识甚笃的印象。
  这次偏偏还在凉亭私会,隐有避讳旁人之势,很轻易就能让燕清等人心中勾起旧事,对赵云生起疑心,与此同时,只要这点猜忌表露出一星半点来,就易使尽忠尽职的赵云寒心。
  不管刘备有没有这点算计,燕清都不可能叫他如意的。
  ——史上写得清清楚楚,哪怕在蜀汉受轻职重用,赵云也始终秉持忠骨铮铮,从未被私交所扰,更不可能做出轻易背主的恶举来。
  更别提赵云此时平步青云,仕途如意,哪儿有因曾经未能成行的几句笼络,就背信弃义,改投他营的可能?
  刘备果然沉得住气(脸皮也厚),这回被燕清撞个正着,面上也没有出现客人跟旁势部将叙旧一事暴露的尴尬,而是在不卑不亢地执礼之后,眼前一亮道:“某姓刘名备,字玄德,此番随刘荆州入许,竟幸遇燕大鸿胪,实乃三生有幸。”
  哪怕刘备毫无根基,如今除一些当初被上级层层盘剥后所剩无几的战功,和仁德宏善的名誉外几乎一无所有,正是最落魄的时候,燕清也不敢小觑这能得曹操煮酒时,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评价的枭雄。
  后世人对刘备的评价毁誉参半,有说他是真仁厚,也有说他是伪君子的,燕清对他,始终是保持着万分钦佩的态度。
  哪怕立场注定为敌,也不妨碍这种欣赏。
  燕清闻言一笑,也真心实意地恭维道:“玄德亦是风度斐然,令清见之忘俗。你此番远道而来,受车舟劳顿,清却因宿务缠身,未能及时相迎,心中甚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