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夺嫡的失败

  朱高煦整死了解缙之后,更觉得皇位在向他倾斜,让他更是看到了希望。
  朱棣的要解缙死,充分说明了,父皇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朱高煦对朱高炽,也越来越傲慢。
  他曾与朱高炽同去拜谒孝陵。
  朱高炽身体肥胖,又患有足疾,由两个太监搀扶着行走,不慎跌了个跟头。
  朱高煦在后面见了,忍不住讪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应声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听了,回顾失色。
  这事,说明了朱高煦对哥哥朱高炽的极度不尊重,同时也说明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不是等闲之辈。
  朱棣虽然喜欢朱高煦,但是,最终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徐皇后站在了朱高炽这一边,她对这个残疾的儿子,有着同样的性格,那就是仁厚。
  徐皇后是徐达的女儿,朱元璋听了她的贤淑,召徐达说:“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就这样,徐达的女儿成了朱棣的妻子。
  洪武九年,她被册为燕王妃。
  靖难兵起,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
  李景隆攻城急,而城中兵少,徐皇后劝将校士民妻,都授甲登陴拒守,她自己充分发挥了带头人的角色,使得北平城得以保全。
  朱棣即帝位,册封徐王妃为皇后。
  她经常对朱棣说:“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说:“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又说:“帝尧施仁自亲始。”
  朱棣都接受她的意见。
  徐皇后除了管理内宫之外,还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
  这样的皇后,和朱高炽有着同样的性格,同样的思想和价值观,所以,她自然最疼爱朱高炽了。
  在选择太子人选上,她坚定地站在了朱高炽这一边。
  另外,杨士奇站在朱高炽这一边,也影响了朱棣的决定。
  永乐五年,杨士奇升任左谕德,辅助左春坊大学士承担太子的文件往还及学习的有关事务,同时兼任翰林院侍讲,承担为皇帝讲读经史的任务。
  朱棣由于对《周易》情有独钟,所以对杨士奇格外尊宠,杨士奇的仕途充满光明。
  然而,他很快就卷入了皇子的纷争。不是他想卷入旋涡当中,而是他已经成了朱棣信任的人,不得不卷入进去。
  他实在无法置身事外,但他又很清楚,自己只要站在朱高炽这一边,解缙的下场,就是自己的下场!所以,他采取了灵活的策略,那就是,始终不表示出自己的态度。
  永乐九年,朱棣北征回师,朱高煦进谗言,有意找寻皇太子的过失。
  朱棣便向杨士奇询问朱高炽的情况。
  杨士奇并不执意为皇太子辩解,只是说太子仁孝,凡有事宗庙,祭物、祭器皆亲阅,并举例说:“去年将时享,头风作,医言当汗。殿下曰:‘汗即不敢莅祭。’左右请代。斥之曰:‘上以命我,我又遣人代乎?’遂亲祭。祭毕,汗遍体,勿药病自愈。”同时还总结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他虽然没有为朱高炽辩解,但在话语中,表彰了朱高炽宽厚仁爱的个性,使得朱棣没有相信朱高煦的话。
  有了徐皇后和杨士奇为朱高炽说好话,朱棣最终还是忍住了自己的偏爱,坚决让朱高炽当自己的继承人,再不变更。
  此时的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已经有好几年,按理应该前往云南,可是,朱高煦对朱棣软磨硬泡,缠着父亲,死活不肯去云南。
  朱棣出于疼爱,还是把他留在了京城。
  朱高煦索取天策卫为汉王护卫,朱棣答应了他。
  朱高煦自此,常以唐太宗自比。
  这意思,就是他有一天要像唐太宗那样,杀兄夺位。
  不久,朱高煦又请求增加两护卫,朱棣仍然答应他。
  朱高煦仗着父亲的疼爱,行事更加放纵。
  他自负勇武,又常跟随朱棣左右,便多次挑拨是非,陷害太子。
  朱棣经过徐皇后和杨士奇的劝说,决定让朱高煦去云南。
  朱高煦却推三阻四,死活不肯去。
  朱棣这才疑心他有夺嫡之意,连忙下诏催他就藩。
  朱高煦还是不肯动身,并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公元1416年十月,朱棣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当下对其予以痛斥,剥夺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
  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朱棣面前极力请求。
  朱棣这才削去朱高煦的两护卫,将他的亲信诛杀。
  公元1417年三月,朱棣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并命他即日起程。
  朱高煦到达封地后,心怀怨念,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
  朱高炽虽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这时的他,已经彻底地失去了父爱,想要夺位,除了造反,没有第二条路了!
  他要造反的心,和他的弟弟朱高燧一拍即合,当下联盟起来,准备着造反。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五月,朱棣病倒。
  朱高燧令护卫指挥孟贤等结交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然后进毒于朱棣,等到朱棣晏驾后,下诏废太子,立赵王为帝。
  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他为孟贤等画谋,谋定后告诉了王瑜。
  王瑜听了大惊,立即告诉了朱棣。
  朱棣大惊,不相信地说:“岂应有此!”
  他立即下诏捕孟贤,搜除了伪诏,这才知道,自己这个三儿子,确实要弑父!
  朱棣大怒下,将孟贤等诛杀,然后抓捕了朱高燧。
  朱棣看着朱高燧,痛苦地问他:“尔为之耶?”
  朱高燧大惧,口不能言。
  朱高炽全力为他辩解说:“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
  最后,朱棣虽然没有杀了朱高燧,但朱高燧的政治生涯也彻底报废,再无力夺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