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胡海燕的强项

  向公婆求助,可是她们也穷,加上老公有三个兄弟,最近她们刚给老三娶了媳妇,就算想拿钱出来,也有心无力。
  最后偷偷塞了两百块给她,估计还是外面借来的。
  为了给老公看病,胡海燕只能再次去借钱,可是这次就没以前顺利了。
  他们听说肖文华已经瘫了,怕借出去的钱打了水漂,再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手拉她们一下。
  就连娘家的兄弟,也只是象征性的每人给了一百。
  胡海燕不得已,只好把拖拉机低价卖了,先拿来救救急。
  可是钱很快又用完了,老公的病却没有多大起色,她天天担惊受怕,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怎么没有报警?你老公的病是他们造成的,应该让他们出医药费才对?”谢秀文没想到老同学遇到的是这样的麻烦事,同情之余,又有些奇怪。“他们这是故意伤人,还得抓进牢里判几年——”
  就算她答应借钱给胡海燕,也不能在这件事上含糊其词。
  这涉及到法律问题,她必须坚持原则。
  “我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怎么斗得过他们?”胡海燕听后,眼泪汪汪地回答。
  当时她也这样想过,可是跟家人说了后,大家都劝她息事宁人,别自找麻烦,谢秀文算是第一个支持她报警的人。
  在他们看来,能开得起车的人,哪个身份简单?
  何况他们拿着警用胶皮棍,要么联防队,要么是公安。
  报警抓他们自己人,不是找死吗?
  “你还记得那辆车的车牌号码吗?”谢秀文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思,是害怕受牵连,但是这不是放过他们的理由。
  她可以借钱帮胡海燕度过难关,更应该帮她伸张正义。
  或许八十年代的法律还没前世完善,可是这么明显的案情,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就算现在已经找不到证据了,她依然可以用别的办法,把这些人渣抓捕归案。
  她相信人性,一个平时会这样做的人,在其它时候也一样肆无忌惮,不可能只犯了一次错误。
  “我当然记得。”胡海燕咬牙切齿地回答。
  她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老公最终不治身亡,那她就找到那几个人,然后跟他们同归于尽。
  “那就好。”谢秀文记下号码后,眼看县城就要到了,就让她跟自己回去,到那边拿些钱救救急。
  到了县城的家,听到屋里已经有陌生人的说话声,猜测客人已经到了。
  谢秀文带着胡海燕来到隔壁自家人住的地方,先拿了一万块钱给她,又让她写下借条。
  朋友归朋友,借钱肯定得还,否则以后谁都来找自己打秋风了。
  “谢谢你。”胡海燕拿到钱后,边写借条边道谢。
  来找谢秀文的时候,她真的没抱多大希望,毕竟只是同学一场,私下并没有交情。
  没想到她这么大方,直接给了一万。
  有了这笔钱,治好老公的希望又大了一些。
  “你有什么特长?以前做过哪些工作?”谢秀文从她手里接过借条,随口问了一句。
  以她现在的情况,就算老公能治好,以后生活能自理了,家里的生活负担依然很重。
  如果没有一个能赚钱的好的工作,只怕十年内,这个家依然难以恢复元气。
  帮人帮到底,如果她有一技之长,就算基础差一点,自己也可以拉一把。
  “我最擅长做菜,初中毕业后,跟在虞城宾馆当厨师的表叔学过一段时间。”胡海燕不明白谢秀文为什么会问这个?不过还是说了出来。“后来老板不同意收女厨师,只好在餐厅当服务员。”
  可能是她在这方面有天份,虽然仅仅学了三个月厨师,平时做出的菜,吃过的人都说好。
  买拖拉机前,她还跟老公商量过,是不是开一家小餐馆。
  可是老公觉得开餐馆风险大,不如买拖拉机跑运输稳妥,最后她接受了老公的意见。
  “你老公在家现在有人照顾吗?有时间的话,一会儿帮我做些菜——”听说她有这个能力,谢秀文觉得机会来了,于是认真问道。
  能在正月初一来秦家拜年的人,怎么可能有普通人?
  她虽然相信自己做的菜,不会丢了秦家的面子。
  问题是时间比较紧张,如果有个人帮忙,那就会轻松许多。
  只要胡海燕做的菜,口味确实好,那就可以把她招进来,给自己做事。
  自己有小吃店,还有面包店,都需要一个对美食有一定了解的人,帮自己开发新的产品。
  以前都是自己亲历亲为,由她帮自己看着,就能省不少事。
  她希望把小吃店的风格固定下来,那就需要不停改进菜式和经营风格,自己精力不够,没办法经常干这些。
  胡海燕负责这一块的话,自己只要说出一些想法,并提供加工思路,她就能替自己试做并改良,然后在店里推广。
  如果可以,她还想在小吃店和面包店的基础上,开一家特色餐馆,类似川味馆那种。
  以几道菜为主打和招牌,做出地方特色,然后在全国连锁。
  “我出来时,托了小叔子一家照看,应该没问题。”胡海燕回答。
  因为不知道要在外面多久,最后只好请隔壁的小叔帮忙照看一下。
  老公是家里的老大,从小跟小叔子关系最好。
  今天正月初一,因为大家都不用出去做客,就算自己不在,老公的兄弟也不会置之不理。
  “那就好。”谢秀文一听,顿时放心了。“你现在帮我一起做菜,如果通过考核,以后就来帮我做事,借的钱也不用还了,你老公的医药费,也由我来出。”
  对于有能力的人,她一向非常重视,也愿意把钱花在他们身上。
  像胡海燕这样的人,以后能帮自己赚钱,更应该好好笼络。
  现在先在她身上投资一些钱,将来的回报肯定不会少。
  这样做不是她冷血,而是这样对双方都好。
  人与人的关系,以利益捆绑在一起,好过以人情为纽带。
  何况对投资者来说,投资企业不如投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