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环心远_分卷阅读_7

  慢慢的,这些医道大家们发现,通过这种不时的讨论,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有了变化,许多困扰多年的问题,居然迎刃而解了。
  因着这一事,一场拜师礼变成了医学研讨会了。众位名医聚在一起,不时的将自己半生医治的典型病例拿出来与人分享。
  贾环可是不遗余力的对老道长灌输知识共享,方能将医术发扬光大的信念。还结合后世中医因从业者敝帚自珍,导致中医几乎被西医挤出医学界的事实,逐步的给老道长洗脑。如今,老道长为了中医计,对着这些来的好友们也灌输了起来。
  这一来,半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贾环安心的在他的静室中背着《汤头歌》、《药性赋》、《十八反》、《十九畏》等等,从后世来的他明白,中医学习,基础十分的重要,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才行。
  而这一时间,白云观云集了几位名医,一人随口提点他一句,好过他实践良久的。半个月后,众位名医意犹未尽的各自归家了,这几位可都是医痴,有此相聚提高医术的机会,大家都不愿意回去,只恨不得日日与众人抵足而眠。
  最后还是贾环说了:“众位先生治学之严谨,令人敬佩。只是众位都是当世名医,有多少病人等着先生们救治,半个月的时间交流经验也尽够了。众位先生不如相约明年此时再次相聚,或在白云观,或在各位心仪之所。众位还可以带上中意的晚辈后生一同前来,通过交流心得体会,以期提升大家的医术。如此可好?”
  几位年过花甲的名医听了贾环的话,不禁点点头,“此子所言及是,那来年的此时,咱们再聚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此时却有一个不同的声音问道:“这样的医术交流的确让我等受益非浅。只是民间俗语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如今许多的医学之家都有不少压箱底的东西,若或有一日为他人学去了,却又如何是好?”
  说话的人是个二十多将近三十岁的人,应该是同长辈一同出来见世面的,他的这番话倒也得到不少人的共鸣。
  贾环笑了:“先生此言差矣!”贾环才三岁,这声音软软糯糯,好听极了,此时众人见他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无不怜爱之极,“医者,本就是治病救人的,医者的医术高了,便是天下病人的福音了。这交流经验并不是让大家将自己拿手的东西贡献出来,只是大家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而已。再者说,医者从学徒到可以独立看病,及至成为一位名医,其中的路有多难,先生应该比小子清楚。一种药方,或是治人之法可以成为压箱底的东西,岂是那么好学的?”
  这一番童音稚语,说得在座的医家们频频点头:“小友所言极是,倒是咱们心思狭隘了。这样吧,一年后咱们几个老家伙起头,向天下名医下贴子,言明今日交流之言,有愿意来的最好,不愿来的,也不勉强,老夫相信,定是有人能够看得透彻的。”
  这位正是太医院的院判,他这话一出,刚才说话的年轻人脸都憋红了。
  贾环又道:“这世间,病人总比医者多,哪里能医得尽?若是人人敝帚自珍,几百年后,这华夏的医术怕是要消亡了。”后世的中医式微,不正是老祖宗们不愿交流提高,乃至渐渐被西医挤兑得都快没站的地方了?
  “有这么严重么?”有些人不信。
  贾环笑了,“华夏上下几千年,曾经有多少惊采绝艳的技艺。先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留下了多少浓墨重彩的篇章。而今,又剩下了多少?焉知,这医家,几百年后不会步他们的后尘?”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全都低着头沉思着,似乎有些道理。
  老道长总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医道之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今海外往来的便有不少夷人的医者,我这小徒弟虽说童言稚语,却也并非全无道理。未雨绸缪总是不错的。”
  当下,几位老人纷纷点头,最终老院判一锤定音:“就此定下了,其他人如何,咱们不必管他,咱们自己人知自家事便成了。”
  至此,贾环便在白云观住下了。他第二世便是个医术高超的战地医生,与今世学习华夏医术相结合,这活人的本事可比无名道长高多了。
  好在老道长为人通达,二人虽名为师徒,实为益友。而名医们的交流会也一年年的办了下来,许多有识之士也看出了这交流会的好处来,加上如今景朝并没有闭关锁国,沿海地区,往来各国的可不止有商人,还有艺术家、传教士,带来了不少在当时比较先进的知识来,其中便有西医。于是,来参加的名医也逐年增加。
  几年后,白云观成为交流会的固定场所,每年到这个时间,许多久病的之人,以及有心提高医术的各方医者全都云集白云观。也是在那个时候,贾家的人才知道,当年贾环拜师,并非出家,而是学医去了。小小年纪的贾环,一手医术也让知道他的人赞不绝口。
  在此其间,贾环利用赵姨娘给他的银子,在大家的帮助下,买下了京城繁华大街的一间铺子,出租了出去。他如今年纪还小,又深知做生意如果没有牢靠的后台,就凭证他这三头身的小豆丁,分分钟都是给人家送菜的份!
  因此他只坐收租金,并不自己开店,等过几年,等他能力更大了,再来做大的生意。现在,收点租金,够他一个月的零花也就是了。
  师徒二人时常云游四方,救治病人,二人在民间的名声极高,甚至有受他二人救治的百姓给他二人设立长生牌位。每年他二人都有好几个月在外奔忙,只在交流会之前回应该。贾环身有长技,现在,他还没有办法同贾家撕扯开,科举就先放一放了。
  一老一小在外行走,总得有所倚仗,老道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医卜、武功。不过贾环人小气弱,最终他还是将自己的那把袖珍枪贡献了出来,又仿制了一把,老道士留着以防万一。热武、器比之冷兵器总归是方便一点。
  时光匆匆流逝,一转眼,五年过去了。
  当初贾环说的是出外三年,谁知这时间一过,却已是五年了。三年时间一到,贾家也没有人想起自家还有个环三爷来。仿佛这人从来都未曾出现似的。贾环乐得自在,除了每月给赵姨娘的平安信之外,贾府与他,似乎从来不曾有过交集。
  五年来,赵姨娘留心贾家的做派,越发深信当初贾环所言。慢慢的,对贾府也就淡了。于是她也学起了周姨娘,都修炼成了“木头人”了,八风吹不动的,如此一来,在王夫人的院子里,倒是比之前好过不少。
  这几年间,政二老爷被赏了不少美人来,这些美人个个都是颜色正好的时候。王夫人整日同这些美人斗,得防着再次出现庶子庶女来嗝应他;同贾母斗,得把宝玉的心给拢到她这个当娘的身上来。整个人生生的老了几岁,也没时间去管安份守己,已经失宠了的两位年纪大的姨娘了。
  探春依旧瞧不上她的生母和弟弟,坚持抱紧王夫人和贾宝玉的大腿一百年不动摇!不过赵姨娘如今对她的心也冷了,反正环儿答应将来为他姐姐寻个好的归宿,这也算是她身为母亲能为自己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将来她的人生如何,就得她自己去过了。
  正如环儿说的,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是跪着,也得走下去!
  ☆、第9章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新篇
  这一天,师徒二人云游到了金陵。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金陵又是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同时,这也是本朝太、祖举义师的地方,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而如今,京城的四王八公也多出自金陵。这不,刚到金陵没多久,他们便听到了所谓的金陵四大家族,以及“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到了金陵,环儿要去祭下先人吗?”无名道长很贴心的问道。
  “不了,我算哪个牌面儿上的人物?贾家祖宅的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呢。”前些年,他们多是在北地行医,这还是第一次到得江南之地。好在贾环不是真的八岁稚童,否则还真有可能被乱花迷了眼。
  在一家比较大众化的客栈安顿好了,师徒二人就信步出了客栈,逛起了这古时的街市。
  要说古代比之现代,空气就是好,没有尾气,没有ph2.5,天空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这让在后世生活过的贾环欣喜不已。
  两人选了个坐了八分满的茶馆子就进去了,这样的地方,是打听消息的最佳之所。
  茶馆中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众人所说的话题也各不相同,比较多的是张家老太太与媳妇斗法如何如何,李家老爷又看上了百花阁的头牌姑娘,要赎了身抬回去做八姨娘blblbl……
  老道士撇撇嘴,不明白自己的小徒弟怎么这么喜欢听这些所谓的“八卦”?并且还能从这些看似没有牵扯的小事中发现一些了不得的事情。几次下来,老道长倒也对小小的贾环道了声服了。
  要知道,这五年来,皇城权力争夺正是高、潮叠起的时候,几位皇子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这些只专注医人的医者也时常被拖进旋涡。几年来,贾环活人无数,有些人因心怀感激,决定忠于贾环。
  于是贾环将这些人组、织起来。让其中一位比较有生意头脑的年轻人统领这些人,建了个名为“神隐”的组、织,最初做的是情报的生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知道的消息。本来贾环并不想做情、报之外的生意,成立这样一个组、织也只是想让自己在这么一个动荡的时期能立于不败之地。奈何那位名叫杨宏的年轻人脑子实在好使,靠着比别人更先知道的情报,抓住了不少的商机,渐渐的又成立了一家名为大兴的商行,南来北往,只要能赚钱的生意,就没有大兴商行不做的。几年下来,贾环真正的是日进斗金的富一代了。
  只是这东西毕竟不容于皇家,知道“神隐”的人并不多,除了他们师徒,以及神隐中的两位正副负责人之外,便没有人知道了。
  先时,老道长并不看好,谁知道几年下来居然成了现在的局面了,不得不感叹自家徒弟眼光着实不错。也因为这些情、报,他们这些行走各家的医者们,躲过了多少参和进大家族的阴私里,甚或者皇位之争中去。
  打听消息,最佳的场所就是青楼和茶馆了,他们这一老一少可不适合去青楼,于是,茶馆就是首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