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尝试性作战的结果

  番骑确实现在确实国朝的宝贝。
  首先是番骑遴选的标准严苛,连出身都要往上查三代的,只要是三代之内曾经是党项、吐蕃、回鹘以及契丹贵族者,一律不予招募。
  其次还要看是否曾残杀过汉人,或者家里有被国朝军伍杀害过······生死大仇是很难化解的,朝廷不会培养一些对汉人、对朝廷有仇的精锐骑兵。
  最后才看骑射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党项、吐蕃等一些人倒是不难,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以前不管是吐蕃还是西夏,只要到了十五岁,统一称为控弦勇士。
  也正是因为如此严苛的条件,都已经三年多了,国朝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五万番骑队。当然,番骑队是下面的叫法,朝廷称之为骑兵。
  这时候国朝戎边的将领,基本都是老护卫营和近卫出身的这几人,朝廷也有戏称八大金刚的。原本是九人,高敬亭现在主导西南军务,就剩下他们八人守卫国朝的北疆。
  所以,除了还在讲武堂受训的番骑,王舜臣也只能分到三千骑。
  相对于安肃军、信义军战事的五万军卒而言,三千真的不怎么够用,连基本的协同作战单元都很难筹齐。还真的只能是尝试性作战。
  国朝与北辽的边境线几近万里,王舜臣能分到这三千骑,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开始,王舜臣并没有暴露骑兵队,还是以原本的作战方式与北辽对战······相信他们这些老护卫营和近卫出身的都会这样做。
  战车本来就是遏制骑兵最合适的方式,再配合火器的犀利,本以为应该足够让北辽喝一壶了。
  可惜,初次接触,发现北辽也不再是原来的北辽骑兵了,不但是战马适应了火炮,就连骑兵也懂得了如何躲避火炮,并以散兵线对战。
  这时候不得不尝试步骑炮的协同作战了,也就不得不暴露轻甲骑兵这个大杀器了。
  ······
  “战损三比八······”
  “还算不错。早年原来西夏和北辽的对战,战损也是相当,西夏跟吐蕃,同样是不分彼此。”
  “王舜臣倒是有些请罪的意思,觉得愧对朝廷了;种建中的奏报倒是实事求是,很清晰的分析了双方骑兵对战的优劣。”
  “折损比最大的反倒是周侗的那一支,虽然歼敌数最多,折损的新骑兵也是最多了。”
  “周侗善攻,倒也能理解。不知这次遭遇的是皮室军还是宫卫,亦或是斡鲁多、林牙还是汉军?”
  “据奏报的情形判断,应该是皮室军的多,有部分斡鲁多以及汉军的参与。北辽的汉骑试训火器的不一定多,不管怎么说都不是核心军伍。”
  河北道尝试性作战的奏报逐渐都到了朝廷,对于内阁而言,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国朝的新骑兵折损了七百余骑,而斩杀北辽骑兵五千余。这个数据是没有将战车、步卒、火炮的杀伤计算在内的,单单说骑兵的直接接触对战。
  对于国朝这种原本几乎没有骑兵的状况,这样的奏报确实能让人多少欣喜了。
  “国朝的一个骑兵,足可以装备北辽三五个轻骑了。咱们是轻甲骑,北辽是纯粹的轻骑,咱们装备了强弩、手雷、短火枪,而北辽是箭矢和马刀、这样说起来,真不能说是大胜。”
  “有点求全责备了。新骑兵初战,还是有提高的可能的。该宣扬宣扬,该嘉奖嘉奖······这些事朝廷要做到位。”
  赵曦没有掺和内阁的讨论,他还在详细的琢磨前方送来的奏报。
  轻甲骑,到底还是给战马着甲了,在冲锋的冲击力上比不上重甲骑兵,机动性又比轻骑略差。
  虽然轻甲骑避免了重甲骑兵的笨重,可以像轻骑那样飘忽,速度还是受影响了。
  步卒、战车、火炮、轻甲骑协同作战,在协同这一点上,倒还算过得去······
  先是战车列阵,然后缓步推进,同时步卒开始试探性发起攻击,火炮火枪接连攻击。
  这时候,北辽的骑兵变散兵线,埋伏于战车之后的轻甲骑,便从左右两翼出击,快速切入对方骑兵队伍中······
  这样的战术,在小范围内便可以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这也是战损比这般大的原因。
  事实上,真正骑兵的接触性战斗,火器的作用并不大。因为步卒的火炮火枪已经将北辽的骑兵打散了,而手雷的杀伤是以集中杀伤为主。
  真正厮杀开始,强弩、马槊甚至短枪,都要比手雷的效果好。
  再一个就是说速度了,披甲的战马跟不披甲的战马,在灵活性上还是有区别的,不管是折转、跳跃、躲避,在一定程度上轻甲骑都不如纯粹的轻骑。
  也就是国朝的盔甲优势明显,否则,即便是胜利,也会是惨胜。
  “诸公,朕在想,是否可以适当的接纳原西夏铁鹞子?”
  由于接受西北之地的时间尚短,原来党项的贵族,朝廷基本是往混吃等死的地步去引导。国朝现在的骑兵,基本上是基于原本族群的性质,结合西军骑兵技术在训练。
  骑兵就是骑兵,不是懂得骑马就可以,也不是懂得作战就行。相比北辽和原西夏,国朝的骑兵技能,实在是拿不出手。
  这一次尝试性的对战,就完全能看出问题了。在装备绝对优势下,胜负却不是绝对的优势。甚至在折克行、种建中以及王舜臣的奏报里,都提到了国朝轻甲骑兵的技能差距。
  “官家,铁鹞子是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选拔方式是世袭。老臣担心······”
  “王相,朕不怀疑铁鹞子的传承是对党项族群的忠诚,不过,毕竟平灭西夏已经多年,如今党项人的生活不能说日新月异吧,相比曾经西夏的统治,肯定是要好无数倍的。”
  “国朝之遴选教官,在诸多的铁鹞子家族中,应该能选出三五个对国朝认同的人才来。试试吧,做好监督······”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是普遍认同的道理。万事总是有意外的,任何时代都有。
  当初雄州工匠出逃,同样也有对主家忠诚的北辽逃民大匠。
  为国朝骑兵计,赵曦想放开口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