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夏粮

  忙活完了冒籍宗室一事,李嘉这才松了口气,多了一些头上有宗室标签的士兵,其实并不算什么坏事。
  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已经打上了宗室的标签,所以不能与军队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充任眼线,再某个关键时刻,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至于以后,若是这些人中真的有一些大才,或者将才,李嘉提拔他们毫不吝啬,尽量的优先选择。
  现在,随着时间来到了七月份,来到岳麓山避暑,已经超过了两个月,日子虽然悠闲,但政事缺一个都不漏。
  按照惯例,五品以上的人事由他亲自拿捏,五品以下,也要经过他的审批,才能通过,州县一级的地方官,自然不能忽略,前唐就是因为头重脚轻,地方离心力太大,闹腾出了安史之乱。
  军事上,则依赖于军机处。
  军机处的由李淮掌管,对于各地的民乱,土匪,以及各国的境况,都要进行处理。
  虽然说大唐一片安宁,但实际上,民乱还是层不出穷的。
  最大的原因有三点。
  宗教煽动,地方苛政,以及灾情。
  所以地方的训练营一直在忙活着,尤其是夏收正在进行绝对不能出乱子。
  比如,在全国一片丰收之际,江宁府却出现了旱灾,虽然只是零星几个县绝收,但依旧让李嘉心疼的想哭。
  江南富庶,这几个县虽然小,但加在一起,绝对能超过一个普通的府,比如岭西,湘西府。
  至于长沙府以及江陵府,则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政事堂提前拨下几十万贯维修水利,以至于旱情并不严重,并不影响夏收。
  按照惯例,李嘉不仅需要免除赋税,还要尽量的要求地方不准出动徭役,甚至还需要提前调拨粮草,准备救灾。
  江宁府的驻军,以及巡检营,也要时刻警备防止随时发生的民乱。
  政事堂中的宰相们,都是一些老官僚,对于这些处置起来滴水不漏。
  军机处用起来也很顺手,他们相当于李嘉的军事参谋部,提供几个选择,让他拿主意,毕竟真正的军事大权,已经被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划分了。
  军机处实际的用途,就是对于战争的策划,军队的安置,动作,与后世的参谋已经很像了。
  李淮掌管军机处,对于这一切当然是清楚的,他明白其就是一个皇帝的幕僚,专门负责军队方面的,至于政事,则难以干涉。
  到了七月底,各府的转运使司衙门,已经将所有的夏粮,通过河流,完全运送到了长沙府,让整个长沙的粮价,掉了数成。
  到了这时,政事堂的宰相们齐聚一堂,与皇帝一起享受着夏收的愉悦感。
  去年的秋收,实际上并不属于真正的收获,毕竟许多地方新近获取,地方上运转并不协调,许多豪右也乘机没有纳粮。
  再加上转运使司衙门才刚设立,人才并不多,所以按照政事堂的估计,实际上,收上来的粮食不及真正的一半。
  果然,胡宾王率领五千俘虏的宋军,去往江西、江宁府亲自坐镇,获得了意想不到地收获。
  随同大量粮食而返的胡宾王,也是一脸喜色,微微抬起胸脯,目光中满是喜色,但整体上依旧给人一种书卷气,谦虚的感觉。
  这让政事堂的宰相们很舒服,目光中也是赞叹,这才是得力干将。
  至于把他当做敌人,那是不可能的。
  胡宾王不过三十岁,六部衙门没有经历过,怎么能进去政事堂,这不是坏了规矩吗?
  哪怕政事堂中最年轻的孙钊,也有四十多岁,所有人都把他当做预备宰相来看。
  依靠皇帝的赏识,经历几个衙门,过个十来年,进入政事堂就顺理成章了,尤其是他进士的身份,又是皇帝潜邸的人,更是添色不少。
  胡宾王,自然感受到几位宰相的欣赏之色,他却不敢多看,就谦虚地站列在末尾,一副乖巧的模样,骄傲的心情只是掩藏在心里。
  但又不能完全一副老成模样,这会让人感觉到心思深沉,所以他微微抬起胸膛,眉眼带着喜色,刚好又不太逾矩,完全符合他的身份。
  这就是为官之道,一言一行都得谨慎,符合上下规矩。
  亦或者,官场,乃至于整个社会,就是有阶级和规矩造就的,表面上在用儒家来修饰,掩盖,如此,就成了数千年来行之不断的社会。
  “陛下驾到——”田福见到几位宰相都到齐了,这次朗声喊道。
  “臣等叩见陛下!”几位宰相拱手低头,弯腰,宽大的衣袖,显得极有风度。
  “免礼吧!”李嘉穿着一间黑色的长袍,宽松,也很舒服,头上更是没戴襆头,只是随便那个玉簪插着,固定长发,然后脚上穿着木屐,凉快的很。
  可以看出,皇帝的心情不错。
  几位宰相面色不动,心中却同样欢跃。
  “多谢陛下——”
  “胡宾王,你从江西而来,想必是到了好消息吧!”李嘉明知故问道。
  “回禀陛下,信赖陛下恩德,祖宗庇佑,江西、江宁二府,今夏虽有旱灾,却依旧丰收,来往于长江的粮船,延绵上百里——”
  胡宾王拱手而出,一脸欢喜地说道。
  “你的功劳其实也不小,快说说,有多少粮食,我可听说,长沙府的粮价都快腰斩了,幸亏太仓收了不少,才提了上去,谷贱也伤农啊!”
  李嘉摆摆手,见到其皮肤黑了许多,不由得问道。
  “陛下,江西一府”
  “免礼吧!”李嘉穿着一间黑色的长袍,宽松,也很舒服,头上更是没戴襆头,只是随便那个玉簪插着,固定长发,然后脚上穿着木屐,凉快的很。
  可以看出,皇帝的心情不错。
  几位宰相面色不动,心中却同样欢跃。
  “多谢陛下——”
  “胡宾王,你从江西而来,想必是到了好消息吧!”李嘉明知故问道。
  “回禀陛下,信赖陛下恩德,祖宗庇佑,江西、江宁二府,今夏虽有旱灾,却依旧丰收,来往于长江的粮船,延绵上百里——”
  胡宾王拱手而出,一脸欢喜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