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_分卷阅读_315

  两个人到书庐时,关先生正在松地,不知道是挖来做什么的。他旁边几个少年在激烈地辩论着什么。一边三四人,另一方只有一个,虽然只有一个人,却明显是占了上风。笑嘻嘻侃侃而谈,对面几个被他说得脸都红了。
  关先生见齐田来,对她笑一笑,并没有马上出来,叫关姜搬椅子来,示意她先坐一坐。
  齐田站在篱笆边,听那几个少年辩论。说的是顺城的媳妇儿杀公公的案子。
  平城有个姓张的小娘子,名美在外,被顺城武氏聘为小儿媳妇,嫁过去几天,公公就想扒灰
  清穿之无良长姐。张氏不从,告诉给了自己夫君知道,但夫君虽然与她情谊相投,却异常懦弱,不敢出面维护。婆婆以为夫大于天,更不敢阻扰。张氏愤慨,想逃回家却不能出门,每天提心吊胆地防备,等到娘家胞弟成婚时才终于有了机会。
  张氏回到娘家,不肯再回武家去。想带着夫君在娘家长住,但她父母却不肯收留。张氏便与夫君商量,把嫁妆变卖了,一起逃走,但没想到被娘家人发现了,一向疼爱孙女儿的祖母都跟着追过去,与她母亲一起,抱着她哭,叫她不要跑,不然武家要跟张家打官司要人,张家能从哪里变出两个活人来?让她回去只需忍耐,没有什么不能过的。
  在祖母的拖延之下,武家的人追来,把两个人抓了回去。回去之后,她夫君被公公赶出了家门,在婆婆协助之下,张氏被公公施奸,张氏愤恨不已,在被奸时将公公杀死。
  案子报到治官那里,判了张氏斩立决。
  这几个学子,学成两派,一派以为治官以据法典判案,并无不对。一方以为,法理不外乎人情,当酌情轻判,并追责婆婆与娘家人对公公恶行知情不报,助纣为孽。
  这样一说,便又说到孝字头上。
  按此时法典,亲亲得相首匿。有祖皇帝诏“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
  除非谋反这样的大罪,为人子者不可以告父母,为人妇者不可告丈夫。直系三代血亲,有罪可相互包庇隐瞒,律法不能追究其罪名。
  人数多的那几个,深以为治官不妥,律法有失。站在他们对面的那个却以为,当遵先祖之令,奉行法典。
  关先生从田里出来,洗了手上的泥。那几个少年明显早就习惯他会离开,并不被他打断,还在据理力争。他走到齐田身边。和齐田一道,望着少年们。
  那些少年,一边虽然人数多,可言辞不如对面一个人机敏。一时被他说得无言以对。个个不服气。最后气馁,说“谁也讲不过你。”
  那一个不免得意。他也未必觉得自己主张的就是对的,不过以辩才出名,格外好胜。又因为出身好,要比这些学识不如他渊博的人更会引经据典。所以不论什么,一定要站在于别人对立的那一面,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意气奋发走到关先生面前,问“先生以为如何?”洋洋自得。这个学馆就没有说得过他的人。他觉得就算自己站在朝堂之上,也能把别人说得哑口无言。想想可真是爽快。
  关先生往齐田看“小娘子以为如何?”
  那一个少年真奇怪,为什么先生要听一个小娘子的意见。好奇地打量她。
  齐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苏任”
  “你可曾听过白马非马吗?”
  苏任点头“公孙龙以其白马非马之辩,让诸多大儒无言以对。”两眼发光。
  “白马非马让他扬名,后世无人不知,他也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但他并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才会名扬千古。还利用自己的才能,做了许多造福于民的事。”齐田说“你有他那样的才华,随便给你一个话题,你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也许有机会做出比他更大成就,但你现在只知道玩弄技巧,这样下去,对世人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
  苏任愕然姧佞国师妖邪妻。不服道“我赢了,便证明了自己的本事。”
  齐田说“学子之间的辩论,当以真实展现自己所思所想为准则,传扬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并在与双方对话之中完善、改正自己,修正错误,以求得到真理。而不是向别人证明自己有说话的本事。就像你的同伴所做的那样,他们虽然败给你,但会从与你的对话中,找到自已所相信的道理之中的不足之处,明白籍典与旧例对这种新思想的评判,知道如果推行自己的想法,将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阻碍,而你除了沾沾自喜又得到了什么?”技巧只是工具,就像人手里的笔和纸,拿它去传播什么达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苏任没有说话。
  关先生笑一笑,摆摆手“好了。你们去罢。”
  其它学子一拥而上,笑着把苏任拉走了。
  齐田对关先生说“先生见笑。”她也知道自己说的话有失偏颇。但形势逼人。
  关先生并不十分维护苏任“打击打击他也好,以后不一定怎么样,也许辩论之才也有用武之地,但从现在就开始只沉溺于输赢,总归是有点本末倒置。”
  两个人进书庐后,关先生有些感慨。之前两个人坐在一起,齐田还只是周氏阿芒而已,而现在,她已经皇后了。于是不肯上座,齐田扶他说“不论是那个时候,还是这个时候,我都是先生的弟子。”
  关先生这才与她一起坐到上座,不过见到有个小孩跟着她,便问“这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