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锦绣山河_分卷阅读_304

  种沂调转马头,心情有些沉重。
  “走。”
  ——————
  赵瑗对于青海湖的设想,其实由来已久。
  在这个古老的年代,盐和铁,都是顶厉害的“战备物资”,非朝廷不可控制。大宋吃的一般是海盐,从胶东半岛或是淮扬一带晒干了海水磨细了盐田,一筐筐地运往全国各地。但对于西北的军事要塞而言,运输成本还是太太太……太高了。
  她敢打赌,即便是西夏国自己,也不清楚青海湖产盐量的巅峰在哪里。
  她不只要将整个青海湖收入囊中,还要利用食盐,控制整个西北。
  毕竟这个地方,就是后世的青海、甘肃、宁夏诸省,外带陕西的一半……而已。
  要控制食盐,首先得控制产盐的地方。
  其次,才是控制流通转运的要道。
  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她都一一考虑到了。从大宋带过来的这些商人,说是皇商,其实是军队中挑拣出来的商人,还有一些胆大的胡商。她不怕动用外人,反正对于商人来说,利润就是一切。只要将青海湖那惊人的食盐利润分出一些,他们就会乖乖听她的话。
  比如,什么时候出盐,什么时候开通盐道。
  比如,什么时候提高价格,什么时候低价倾销。
  比如……
  她带着商队慢慢来到了戈壁的最深处,在大片青稞之中,嗅到了一些湿.咸的气息。一些商人开始嚎叫,另一些则红了眼睛,拼命抽打着胯.下的骆驼。一片白茫茫的盐湖就在眼前,根本无须她下令,商人们就已经开始动手。
  据说,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足以令商人们为之拼命。
  这样大的一片盐湖,这样白花花的盐田,这样便捷的盐道和距离……人其实很聪明,尤其是浸.淫在大宋本土文化之下的商人。他们很快和看守盐田的西夏士兵打成了一片,交足保护费,然后开始采盐。
  青海湖很大,大到足以称为青“海”。
  两千多年之后,这里依旧在源源不断地供应着食盐,几乎无穷无尽。
  但是!
  这里的土地,同样含盐。
  盐碱地是个什么概念,赵瑗其实很清楚。
  所以,这里除了采盐的盐农之外,其实不剩下什么人了。即便有几个西夏士兵,也大多是保护盐道的。所以,在这里,清水和食物,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么……
  赵瑗来青海湖之前,可是装满了整整一空间的清水和食物。
  不过,她并不着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