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废品村

  “雪莹,我是不是认错人了?”
  郑丹或许是怕王雪莹生气,小声在一旁劝慰。
  “认错人?化成灰我都认得他,居然敢背着我找小三,看我怎么对付你,还有你……”
  王雪莹脑海中映衬出了那拥有大白腿、小蛮腰的女生,可惜离得太远,只看到了背影,没能见到那‘小三’的真容。
  “喂,雪莹,你去哪?上课在这面。”
  郑丹指了指身后方向。
  “去找你们家唐魏,问问他哪来的野丫头,敢跟我抢男人!”
  王雪莹嘟着嘴,只能看得出来生气,也看不出会做什么过分的举动。
  王雪莹口无遮拦,郑丹羞得低下了头,“谁,谁家的啊,我俩又不熟。”
  “啧啧,也不知道谁在人家寝室里,孤男寡女待了一下午,现在跟我说不太熟,是大米已经下锅了,还没煮熟吧?”
  王雪莹笑呵呵凑到郑丹旁边,挑了挑眉,“嘿,告诉我,到底进展到哪一步了?牵牵小手?亲亲小嘴?还是……哈哈!”
  “你别胡说,再拿我开玩笑,我不理你了!”
  郑丹羞得转过了身,不跟王雪莹对视,不过闪着光的眸子里,却记着唐魏那满是汗渍的掌心。
  海定区,京城十二个区之一,地处整个京城的西北部,燕京大学、水木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都坐落在这里,上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了一次次高科技突破,而正是以众多学府高材生为资源的海定高新科技园区,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可以说,除了明珠和广深因为临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之外,京城海定区是国家高科技发展最迅猛的中心,尤其是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周围有各大知名学府的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各个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只不过在2000年左右,所谓的高新科技还停留在电脑和手机的临界点,电脑硬件逐渐普及,软件系统又被国外全面垄断,所以各大公司的利益逐渐被下面的一些新、小公司蚕食,想要公司获得更大发展,创新、开发是当务之急。
  所以有些公司就从技术研发转到了电脑硬件软工业的生产制作,甚至那时在全国范围内都刮起了一阵科技制造的飓风。
  申大鹏和曲伊娜乘坐的出租车途经海定高新科技园区,却没有停车,而是在曲伊娜的提示下,继续向北边又开了五六分钟,最后停在了一个好似村落,全是一排排平房的土路旁边,付了车费,俩人从左右后车门一同下了车。
  “学姐,你把我带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干什么?不会是……”
  “先奸后杀?哼哼,你想多了。”
  曲伊娜不羞不躁,还有心思跟申大鹏开玩笑,不过随后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平房,“我是来带你看看咱们现在对环境保护力度的现状!”
  申大鹏随着曲伊娜所指抬头望去,才发现这一排排平房后面,是一堆堆小山,只不过并非泥土、树木、草坪覆盖的山头,而是无穷无尽的垃圾堆出来高山,而前面不远处一个平房大门口还停着一辆货车,几个穿着脏兮兮、农民工模样的人正在往大院子里面卸货,墙边还倚着一块打牌子,上面写着‘收购废品’!
  “你带我来废品收购站干什么?是想给共享单车项目多找一些货源吗?”
  申大鹏开玩笑的说着,不过看着一座座被垃圾堆成的小山,闻着稍有刺鼻味道的空气,心情却有些低落,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们,何谈生活质量?
  “这里是京城范围内比较大的垃圾废品回收中心,塑料、钢铁、木制品、电子产品,几乎能够回收再利用的都是经过这里转手,才能被一些公司、厂家回收,进行二次加工再利用……”
  曲伊娜简单的介绍着,申大鹏点头打断,“这是好事啊,这些简易的废品收购站能起到垃圾、废品分类的作用,对资源回收利用能起到促进作用,一顿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无铅汽油、柴油,一吨易拉罐融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减少20吨铝矿的开采……”
  “我没说这些废品收购站不好,只不过你看看这个村子周围,还有绿色吗?”
  经曲伊娜提醒,申大鹏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里站在这里会觉得不舒服,不仅仅因为空气弥漫刺鼻味道,更因为村子四周的树木都是枯黄,地面更没有任何植被,这种环境让他联想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教科书上非洲人的生活境况。
  “如果用这样的环境来换取金钱,你觉得值吗?”
  曲伊娜的表情也有些凝重,“废品塑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医疗废品,里面还带有各种医药液体,挥发后对人体、环境的伤害难以避免。”
  “回收的废纸也大多数经过了印刷、漂白,雨水浇过之后也会对土地造成污染,钢铁的金属好一些,最重要的就是电子产品废品,里面大部分都有电路板、电池,免不了其中会夹杂些铅汞镉等等有毒金属,而且以这些废品收购站的技术,根本无法做到隔离、分类、保护措施!”
  “等等……”
  申大鹏摆了摆手,正色望向曲伊娜,“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难道要让我跟你开一个废品收购站,专门做这些垃圾废品分类?对不起,这不是我对未来的规划,也不是我想用来保护环境的手段。”
  “更何况这就是一些人的收入来源,他们一没违法、二没犯罪,我没道理断了别人的生计,更何况我也没能力把全国的废品垃圾都归我个人管理,这样保护环境,根本不现实!”
  申大鹏又泛泛指着成片的平房和垃圾堆,有些失望的摇摇头。
  他本以为曲伊娜是国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会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没想到居然只想到这不切实际的东西。
  垃圾分类回收,国家用了二十年,投入了无数人力、财力,也没能有任何改变,这是国民意识不到的问题,只靠少部分人的努力,根本做不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