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七伤拳

  就在英国政府决定压上全部筹码梭哈的时候,英吉利海峡之战的结局,也被维也纳政府散播了出去。
  大陆联盟士气大涨,原本还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此刻也纷纷向维也纳政府靠拢。
  如果不是牵扯的国家太多、涉及到的利益太大,一时半会儿难以敲定,大陆联盟已经膨胀了一圈。
  反之,大洋联盟就是一片愁云惨淡。之前大家对皇家海军的期望有多大,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老大不给力,小弟们也很为难。要不是现在的局势不容许大家退缩,恐怕一个个都要用脚投票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905年5月27日,神罗率领的大陆联军在呼罗珊地区同南下的俄军会师,同日被大陆联军重兵围困的德黑兰守军放下武器投降,波斯帝国正式覆灭。
  本来波斯战败也是应有之义,面对欧洲各国的进攻,能够抵抗五个月之久,波斯帝国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尽管有盟友的支持,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若是英伦三岛同欧洲大陆接壤,不列颠能不能支撑五个月都是一个未知数。
  可是赶在了这个时间点,就容不得大家不多想。一股兔死狐悲的情绪,在大洋联盟中蔓延。
  千头万绪的英国政府,现在已经顾不上安抚盟友情绪,就连他们自己的情绪都来不及调节。
  打开地图就知道,印度危险了。幸好苏伊士运河被堵上了,要不然敌人的海军东出,掩护大军从海上进攻,局势还会更加恶化。
  现在也好不了多少,印度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中,搞不好未来还要三线作战。
  唯一能够倚仗的就是地利,联军西来要穿过波斯高原,后勤运输是一个大难题。
  事实上,波斯帝国能够坚持五个月,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后勤限制了联军的发挥。
  没有办法,除了主要城市外,波斯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铁路,只能靠人力、畜力运输。
  仅有的铁路,还遭到了波斯人的破坏。为了保障部队的后勤,维也纳政府甚至还调动了上百架运输飞艇。
  伴随着战线不断的前移,联军指挥部也搬到了扎黑丹。作为大战的胜利者,弗里德里希大公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
  “一路杀到印度”,口号喊起来简单,真要具体落到实处,麻烦就降临了。
  后勤是最大的硬伤,此刻联军最大的任务不是作战,反而是修复被敌人捣毁的铁路。
  说起来也是讽刺,波斯境内大部分铁路都是英国人修建的,现在这些铁路却成为了联军进攻印度的最大助力。
  或许是因为巧合,又或许对波斯帝国有防备,搅屎棍在波斯修建的铁路规格也是五花八门。
  为了修复这些铁路,连火车皮都是从国内专门定制。看着手中的报告,弗里德里希都有些怀疑自己不是联军总指挥,而是一个工程总指挥。
  没有办法,同波斯的战争是结束了,可地方上仍然不稳定。铁路修复工作,只能由军方自己搞定。
  难怪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没有能够杀到印度去,看看这糟糕交通就全明白了。
  甭管交通多么糟糕,条件多么恶劣,将战线推进到了印度,就是战略上的胜利。
  到了现在这一步,大陆联盟只要舍得投入,拿下印度就只是时间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战略上取得胜利的同时,大陆联盟内部也风起云涌。
  毫无疑问,富庶印度是最好的“饼”。维也纳政府早早做出了许诺,不染指印度任由大家瓜分。
  大陆联盟多是小国,除了神罗和俄罗斯之外,谁也没有独吞印度的实力。维也纳政府又早早宣布了退出,大家的竞争者只剩下英俄。
  驱逐英国人不难,面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围攻,英国守住印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麻烦在于驱逐英国人之后。
  没有了共同的敌人,盟友就变成了竞争对手。利益动人心,尽管俄罗斯帝国依旧强大,可这丝毫不能动摇大家窥视印度的决心。
  单对单,谁也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一旦抱了团,局势就大不相同了。
  反正还有神罗在上面压着,名义上大家都是盟友,就算是有矛盾,俄国人也不可能直接对动手。
  不需要直接和俄国人开战,仅仅只是暗地里展开竞争,谁怂谁是孙子。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就此在大陆联盟内部拉开了序幕。扯后腿、下黑手,各种阴损手段那是争先上演。
  很快官司就打到了弗朗茨的案头,然后自然是继续撕逼了。利益面前,岂是说调停就能够调停的?
  更何况挑起欧洲各国同俄国人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是维也纳政府事先策划的,为此甚至抛出了印度。
  如果不是考虑到霸权战争尚未结束,现在不适合挑起纷争,否则弗朗茨都要亲自下场推波助澜了。
  维也纳政府不管事,双方掐得正欢,偏偏这个时候英国人的暗手又发动了。
  罢工、又见罢工,从里斯本到圣彼得堡,全欧洲都爆发了罢工运动。
  不同于以往支持革命党的收敛,这次英国人是彻放开了手脚,什么危害就玩儿什么,丝毫不考虑后续影响。
  不仅遣返革命党,更是派出专业人士,帮忙制定革命大纲。甭管能不能成功,起码画饼很成功。
  被忽悠的革命党人,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这场革命浪潮中。
  矛盾积累最多、官僚集团最为腐朽的俄罗斯帝国,自然成为了这场风波的重灾区。
  别的国家罢工,那真的就只是罢工。社会环境不允许,纵使革命党口号喊得再响,也难以掀起革命。
  俄罗斯帝国就不一样了,作为最早参战的国家,俄国也是受战争影响最深的国家。
  前前后后,动员了近三百万军队,同时支撑两线作战,经济想不受影响都不行。
  尽管有维也纳政府支持,但是这个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大部分的战争经费、物资,还是沙皇政府自筹。
  如果只是如此,以俄罗斯帝国的体量,也不是不能支撑,坏就坏在官僚集团身上。
  尼古拉二世从来都不是什么强势的君主,自然震慑不住国内的牛蛇鬼神。发财的机会到了,免不了要“多征三五斗”。
  看似不起眼,可层层累加下来,到了底层民众身上,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本就生活困难,资本家又跟着跳出来落井下石。一面囤积居奇、炒高物价,一面又克扣薪水、增加工作时间。
  民众兜里没钱,生活难以为继。没有关系,有量身定做的高利贷。
  本该发出预警的专家学者,在资本的力量之下,不断唱赞歌,疯狂鼓吹……
  伴随着财富的不断集中,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为革命创造了机会。
  1905年6月1日,罢工游行的波兰群众,在维特斯大道和军警爆发了武装冲突,波兰独立组织趁机发动了叛乱。
  “6.1”革命发生后,就仿佛在沸腾的油锅里浇了一瓢水,瞬间四溅而飞。
  6月4日,保加利亚地区爆发民族独立运动;6月6日,芬兰地区爆发独立运动;6月11日,立陶宛地区发生了反俄暴动;6月15日,乌克兰地区……
  在此之前,5月份的时候阿富汗民族革命党就发动了武装革命,打响了反俄第一枪。
  只不过阿富汗地区经常发生反俄暴动,游击队就从来没有被剿灭干净过,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6月22日,身处西伯利亚的法兰西劳工发生暴动,西伯利亚铁路一度被中断。
  6月26日,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奥斯曼移民,也参与到了叛乱中。
  这还不算完,7月初的时候,高加索地区格罗兹尼也发生了叛乱。
  7月11日,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人也加入到了反俄运动,中亚铁路被迫中断。
  ……
  这么多的独立、叛乱,显然不是英国人一家能够策划出来的。
  别的暂且不论,看看革命党是如何返回俄国的,武器装备又来源于何处,就能够说明问题。
  欧洲各国一起坑俄国人,沙皇政府想不倒霉都难。何况,俄罗斯帝国还处处漏风,给大家创造了机会。
  俄国人倒霉,欧洲各国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革命是会传染的,尤其是英国人还火力全开。
  6月18日,葡萄牙共和派发动政变,卡洛斯一世仓皇出逃。
  6月24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爆发了宗教冲突,造成7死16伤,改革派和保守派矛盾升级。
  6月27日,意大利地区爆发共和运动,卢卡大公仓皇出逃,教皇国也命悬一线。
  同日,汉诺威爆发反战运动,要求维也纳政府结束战争、恢复和平。
  6月29日,普鲁士爆发反俄游行示威。
  7月1日,荷兰爆发反战游行。
  ……
  乱套了,整个欧洲大陆从东到西,都是一团乱麻。
  英国人只是起了个头,剩下的都是各国自由发挥,他坑你、你坑我、我坑他,坑来坑去一圈下来,谁也没能够独善其身。
  大陆联盟陷入混乱,不列颠也没有能够逃过一劫,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角,国内怎么可能没有矛盾呢?
  英吉利海峡之战后,英伦三岛的太平日子就结束了,民众对战争的延误达到了顶峰,民间反战的呼声日益高涨。
  1905年6月16日,布拉德福德爆发反战罢工运动,紧接着谢菲儿德、利物浦、伦敦、都柏林等大城市也跟着响应。
  尤其是都柏林地区,独立运动的声势也跟着水涨船高,若不是驻军足够多,恐怕当地人不光是反战,而是要闹独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