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奥地利的准备

  民间一闹腾,全世界都知道法国人想要干什么了。比德两国开始备战,其它的邻居们也没有闲着。
  瑞士征召五万民兵,进行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西班牙扩编五个步兵师,对外宣布用来镇压殖民地叛乱。
  奥地利政府宣布今年退役官兵延迟半年,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反入侵演练。
  尽管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是针对法国人去的。欧洲大陆的局势突然紧张了起来,处于风暴中心的法国政府就尴尬了。
  解释?
  那是越抹越黑,即便是知道法国人的目标多半是比德两国,但大家还是提高了警惕,就怕法国人玩儿暗度陈仓。
  受欧洲局势紧张的影响,奥地利外交部热闹了起来。欧洲各国纷纷表明立场,希望奥地利能够制衡法兰西的野心。
  对千篇一律的外交辞令,弗朗茨向来都不感冒,随手翻了翻后,皱着眉头问道:“有没有实质上的内容?
  这种没有意义的精神支持,只能拿出去糊弄小孩子,对我们来说没有丝毫意义。”
  具体支持没有提,反正都在支持奥地利和法国人对抗,最好是法奥两国打个两败俱伤,大家好过安心日子。
  外交照会中自然没有后面的内容,不过弗朗茨也是会脑补的,换他处在其他欧洲国家的位置,也会这么干。
  无意义的支持,也比没有的好。至少证明奥地利的人缘还不错,没有被大家孤立。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鼓舞士气,增加己方的正义性,在舆论上取得优势。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有!巴登公国邀请我们驻军,联合防御法军入侵;比利时提议三国进行一次军事演习,震慑法国人的野心。”
  自古以来,邀请外国军队入驻,都是一件政治风险非常大的事情。
  巴登绕开中央政府邀请奥地利驻军,弗朗茨还是微微一惊。不过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又不觉得奇怪了。
  尽管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了数十年,可是招牌却没有倒下,尤其是民族主义崛起之后,神圣罗马帝国更是大德意志思想的法理基础。
  一般来说反对外国军队进驻的主力就是民族主义,可是在巴登的民族主义眼中同为德意志民族的一员,奥地利也是自己人。
  内部隐患没了,外部的德意志联邦政府根本就无权干涉巴登的内政,中央政府要是不满,那就派兵来守边疆好了。
  帝国议会还在进行中,各邦国为了兵力分配正吵得不可开交,作为中央政府的汉诺威防御莱茵兰地区都有压力,再增援巴登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除了这些因素外,巴登政府敢邀请奥地利驻军的最核心因素还是因为两国之间的姻亲关系。
  奥地利吞了谁,也不可能翻脸不认人吞了巴登,要不然哈布斯堡王朝就没法在贵族圈子里混了。
  略加思索过后,弗朗茨摇了摇头:“这两个提议都不现实。在这个时候驻军巴登,不仅会刺激法国人,还会恶化我们同德意志联邦的关系。
  一旦法国人东进,德意志联邦就是最好的肉盾,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鼓动他们去和法国人死磕,而不是替他们去扛法国人的压力。
  比利时的演习计划更不靠谱,参与演习的部队太多费钱,法国人毕竟还没打过来,他们又没有勇气主动去寻找法国人的晦气。
  参与的部队少了,不仅震慑不了法国人,恐怕还会激发法国人的野心。没准法国政府先下手为强,直接干掉参与演习的部队。”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借口。归根结底的真实原因只有一个,弗朗茨不愿意当冤大头,冲在抗法第一线。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别看现在大家说得漂亮,真要是击败了法国人,大家防御的对象就变成奥地利了。
  与其出力不讨好,还不如坐在家中静待局势发展。等比德两国遭到法国人的毒打之后,再出手帮忙情况又大不相同。
  卡尔首相忧心忡忡道:“法国的局势变化的太突然,有些让人看不懂,总感觉背后有人在操控。
  法国人受舆论引导,刺激到了他们的自尊心,主张对比德两国采取强硬措施,还可以理解。
  可意大利人跑去凑什么热闹?我可不相信,他们对法国政府有这么强的归属感。”
  法国真正吞并意大利还不到二十年,老一辈都还活着,年轻一代也是那个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谈归属感就是一个笑话。
  波拿巴家族出自意大利不错,可他们的根基太浅,在意大利地区根本就没什么实力。
  除了拿破仑时代留下的影响力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影响力要转化为实力,没有人配合是无法完成的。
  原本支持法国政府的意大利资本家,因为在和法国资本竞争的过程中失利,直接被推到了对立面。
  如果不是震慑于法兰西的强大,意大利地区早就狼烟四起了。起码被架空的那几个邦国王室,都想要夺回权力。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解释道:“意大利地区的问题,驻罗马使馆已经搞清楚了。
  背后有意大利独立组织的影子,他们参与进来就是为了挑起欧陆战争,为意大利地区独立创造机会。
  从活动经费来源上看,苗头直接指向了英国人。结合目前的国际局势,英国政府确实有挑起欧陆战争的动机。”
  活动经费最好查,意大利独立组织共有两大金主,奥地利政府没出钱,那一定是英国政府掏的腰包。
  别的国家就算是有心也没胆,万一消息泄露了,挑起欧陆战争的锅扣下来,那是能压死人的。
  财政大臣马克-利奥-冯-约瑟夫:“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战争还有可能避免么?
  如果可能的话,最后把时间再往后推十年,哪怕是五年也行,到时候我们就能够一次性打死法国人。”
  一次性解决法国人,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反法战争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掉法兰西,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在欧洲大陆,击败一个国家容易,要彻底解决一个国家难。战场上要付出的代价姑且不论,关键是国际干涉。
  法兰西这种欧洲大国,要是不能一次性解决,留下来就是后患无穷。
  奥地利没有无视欧洲各国干涉的实力,这就意味着和法国人干一仗过后,西边会多一个死敌。
  要不然的话,早在巴黎革命时期,奥地利就对法国人落井下石了,根本不用等到现在。
  韦森贝格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恐怕要问法国人。如果他们要实施中欧战略,这场战争就无法避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仅仅只是震慑,恐怕不能打消法国人的野心。”
  奥地利的近东开发计划已经初露真容,普通人的感受不深,却瞒不过精明的政客。
  沙皇政府被忽悠到了中亚,一半是因为要收复中亚,洗刷之前耻辱;另一半则是被逼无奈。
  眼瞅着奥地利这个邻居日渐壮大,俄罗斯帝国却在每况愈下,任谁都会感受到压力。
  如果没有选择,那么俄奥两国肯定会分道扬镳,最后因为战略冲突走上对立面。
  结果这个时候英国人送上门了,本来准备收复中亚后就停手的沙皇政府,见英军废材后,没有抵御住印度的诱惑冲上去。
  从战略上来说,沙皇政府的决策没有错。在陆地上打英国人,绝对比打奥地利胜算更高;击败英国人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比击败奥地利的收益大。
  反正只要吞并了印度,俄罗斯帝国的短板就补上了,自然不用忌惮奥地利。
  俄国人主动出击,英国人被动应战,大国之中有闲功夫就剩下法奥两国了。
  产能危机爆发后,英国人一挑拨,损失惨重的法国利益集团、野心家们就忍不住了。
  问题被挑明了,政客们想当鸵鸟都不行。不完成中欧战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法兰西就会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沉默了许久的弗朗茨,缓缓开口道:“不用期待了,到了现在这一步,法国政府已经没得选择了。
  除非法国政府都是一群没有丝毫野心,只想着混吃等死的家伙,要不然战争早晚都会爆发。
  从现在开始,国内进入三级戒备状态。所有军工企业,从现在开始全部都要运转起来。
  各地政府对辖区内的退役官兵登记造册,政府要保证在战争爆发后一周内,能够动员出五十万预备役。
  命令中东总督、东非总督做好一级战备,一旦法国人入侵中欧,就夺取苏伊士运河和埃及。
  通知各邦国政府,下个月11日召开帝国会议,商议抵御法军入侵的问题。”
  不管法国人的进攻方向在哪儿,反正弗朗茨都打定注意,奔着苏伊士运河去。
  至于非洲其它地区,不是战略要地,又有茫茫沙漠阻隔,弗朗茨暂时没兴趣。
  对维也纳政府来说,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既是灾难也是机遇。
  在此之前,维也纳政府只拿到了发钞权和关税,军队指挥权那是皇帝的,中央政府无权插手。
  司法体系虽然统一了,但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不受外界干扰,新神圣罗马帝国的司法体系独立在政府之外,包括法院、反贪局等司法部门,都只需要向皇帝负责。
  这种背景下,对高度自治的邦国政府,中央政府自然是无能为力。
  除了通过经济手段影响外,维也纳政府从来没有给邦国政府下达过正式行政命令。
  理论上来说,如果邦国政府搞得天怒人怨,中央政府也是可以介入的。
  遗憾的是享受到了扩张的红利,最近这些年奥地利整体上经济发展的都不错,各邦国政府的声誉都不错,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介入的机会。
  现在不一样了,一旦战争爆发。邦国政府就没有办法拒绝中央政府的统合了,尤其是地处一线的邦国,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他们可顶不住。
  具体怎么干,那是内阁和邦国政府之间的问题。权力斗争从来都是争出来的,原地不动是不会有人给送上门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