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战略误导

  北德意志帝国建立,引爆欧洲舆论的同时,在德意志民族主义份子内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
  乐观派认为这是德意志地区统一进程更进一步,从三分天下变成双雄鼎力,距离统一就剩下一步之遥。
  悲观派则认为这是灾难的开始,普德合并之后实力变得更加强大,加之欧洲列强的干涉,统一已经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
  为了安抚民众们骚动的心,弗朗茨还亲自给乔治一世发去了贺电,顺便操刀撰写了一篇《统一之路》。
  明确指出了普德合并是德意志地区统一进程中一小步,下一步是北德重回神罗帝国的怀抱。
  文中自然少不了对英国人的感谢,大大的表彰了伦敦政府为普德合并做出的贡献,弗朗茨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英国人看了什么想法,弗朗茨不知道,反正德意志地区反英情绪高涨了起来。
  顺带搅了局,乔治一世的加冕仪式变得格外寒颤,欧洲各国君主大都是派代表意思一下,德意志地区君主更是集体缺席。
  包括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都以身体不适缺席了,前去撑场面的,只有哥达王朝的自家人。
  没有办法,气氛太诡异了。法俄两国直接表示反对,弗朗茨的倒是派人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只是效果好像反了。
  欧洲大陆还是法俄奥三国的天下,英国人再牛逼那也只是在海上,就算是加上新成立的北德意志也不顶事。
  在这种敏感时刻,任何行动都有可能被进行政治解读。
  政治能力在线的各国君主自然知道该怎么站队。况且,大家对乔治一世头上那两顶皇冠也是羡慕嫉妒恨。
  迄今为止,欧洲世界的大部分贵族都不承认乔治一世的皇位合法性。没办法,实在是找不到法理依据。
  翻历史?
  弗朗茨才是神罗帝国的法统,汉诺威想要从神罗获得法统,先干翻奥地利再说。
  选举法统?
  德意志地区的选举法统,法理来源于“金玺诏书”,汉诺威连选帝侯都不是。
  就算是勉强抢一个凑数也不行,在这部法典中有规定,必须由教皇加冕“德意志国王”后,才能继任皇帝。
  这个更悲剧,除非是罗马天主教廷疯了,不然说什么他们也不可能承认一位新教徒皇帝。
  原时空普鲁士因为武力上位手段不合法,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威廉一世都只能拿个水货皇位凑数。
  乔治一世头上的皇冠就更水了,存在的价值大概是称呼上更有面子,在各国的官方文件中基本上都不承认。
  再水货的皇位,那也是皇帝。对好面子的贵族来说,这也够大家嫉妒的了。
  被弗朗茨一搅局,伦敦政府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欧洲媒体都在称赞伦敦政府手段高明,捣鼓出来的北德意志帝国,完成了一石三鸟的伟大战略。
  听起来很不错,外交上的伟大胜利。只是一不小心得罪的人有点儿多,让英国政府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状态。
  英法结盟?
  自然是不存在了,刚刚被摆了一道,拿破仑四世要是还和英国人结盟,那就是脑子进水了。
  经过了这一次教训,拿破仑四世已经完全理解:为什么一向亲英、仇奥的父亲,宁愿和自己仇视的奥地利联合,也不和亲近的英国人组队了。
  不管伦敦政府怎么想的,法国政府已经给他们打上了:“没有信誉、坑盟友”的标签。
  每次看到吹嘘伦敦政府外交手段牛逼的报纸,格莱斯顿首相就觉得头疼。
  尽管这上面说得内容是事实,可有些话不能说出来啊,事情都挑来了,让准盟友的法国人怎么想?
  每一次报道,都是在往人家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舆论越是吹捧,法国政府就越发下不了台。
  格莱斯顿:“北德意志帝国算是建立了,只是情况有些超出了控制。
  我杜绝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的行动,被外界错误解读,法俄两国都觉得我们在针对他们。
  这让我们在国际上的处境非常尴尬,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我们又要陷入外交上的孤立状态了。”
  外交上被欧洲各国孤立,伦敦政府已经不是第一次体会了,只是眼下的情况有些不同。
  当年被欧洲各国孤立,那是伦敦政府自愿的,当时他们忙着开辟海外殖民地,本身就没功夫参合欧洲事务。
  在欧洲大陆局势稳定的情况下,伦敦政府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的情况明显不一样,欧洲大陆各国的实力已经失衡。偏偏陷入劣势的法兰西,还沉迷于往日的辉煌中,无法自拔。
  更糟糕的是法奥两国都是殖民大国,同不列颠存在利益冲突的地区非常多,沙皇政府又对中亚地区念念不忘。
  在欧洲遭到孤立的同时,不列颠还有可能遭到来自三国的报复。同时以一敌三,别说陆军了,就算是皇家海军都不一定能够兜得住。
  外交大臣乔治苦笑着回答道:“这是我们的工作失误,忽视了法俄两国对北德意志帝国建立的敏感程度。
  外交部会尽快想办法修复同各国的关系,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除此之外,经历了这些事情,我们也发现了奥地利同法俄之间的矛盾,没有我们预想中那么大。
  法奥俄三国确实是欧陆霸主的争夺者,互为最大竞争对手,但竞争对手不意味着马上就要敌对。
  俄罗斯帝国还在恢复元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力争夺霸权。
  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短时间内沙皇政府在外交上,多半会紧跟奥地利的步伐。
  近东战争就是俄奥的一次分赃大会,维也纳政府用奥斯曼的利益拴住了俄国人,要离间俄奥关系非常困难。
  法奥关系让人看不懂。按理来说,法国两任皇帝都有反奥倾向,法奥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非常糟糕才对。
  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两个利益冲突严重,历史仇恨悠久的国家,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盟友的身份出现的。
  包括前不久的法国内乱,奥地利人都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跑去发动了近东战争。
  如果维也纳政府当时出兵给法国人一击,意大利地区多半已经独立了。
  浪费了一个干掉法国人的机会,维也纳政府并没有吃亏,宿敌奥斯曼帝国就快要完蛋了,法奥关系也出现了缓和。
  种种迹象表明,拿破仑四世的反奥倾向已经不再那么明显,法国政府内部敌视奥地利情绪也没有那么浓烈。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法奥关系继续升温,维也纳政府很可能会推动法俄奥三国结盟,以联盟的形势共同主宰欧洲大陆。”
  真的只有“主宰欧洲大陆”么?
  法俄奥三国结盟带来的影响,可不比此前的英法奥三国同盟弱多少。
  结盟无外乎是两种原因:要么是拥有共同的利益;要么是拥有共同的敌人。
  这个世界已经瓜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残羹冷炙肯定满足不了三国的胃口,那么就只能去第四者手中夺了。
  这种背景下,拿到殖民时代最大利益纷额的不列颠,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除了利益之外,不列颠也勉强算得上是三国共同的敌人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法俄奥三国友好全靠不列颠。
  格莱斯顿点了点头,神色凝重了起来:“这种情况不得不防,俄奥已经靠在一起了,法国人万万不能再让奥地利拉过去。
  我们接下来的外交工作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调整,并不是说之前的外交战略错了,主要现在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很多策略变得不合时宜。
  欧陆平衡没有问题,但是假想敌设置出现了问题。谁强大打压谁,确实很有效,但后果也很严重,直接导致了我们同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恶化。
  英法关系、英俄关系都是在这种背景下恶化的,现在又轮到了英奥关系。
  哈布斯堡王朝最擅长舞袖,在欧洲世界的声望非常高,从来都是盟友比敌人多。
  尤其是弗朗茨继位后,改善了法奥关系,奥斯曼帝国灭亡后,奥地利在欧洲大陆就没有死敌了。
  和这样的敌人博弈,我们必须要加倍小心,绝对不能让他们拉起反英同盟。”
  打压竞争对手没有问题,只是手段必须要注意了。那种一石三鸟的战略,先要考虑会不会引发众怒。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其实换个方向思考,事情也没有那么糟糕。
  奥地利没有俄国人好战,没有法国人能打,他们的强项在于内政外交上。
  北德意志帝国已经建立,实力都快赶上之前的普波联邦了。只要警惕奥地利人玩儿和平演变,武力统一德意志地区根本就不现实。
  统一不了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就没有对法俄两国建立绝对优势。偏偏奥地利又在法俄中间,战略上受到了限制。
  为了避免被联合针对,在建立绝对优势前,维也纳政府只能复制1815年后的维也纳体系,靠外交手段维系各方平衡。
  欧洲大陆稳定了,就算我们被排斥在外,不列颠的核心利益仍然不会受损。”
  凡事都怕对比,相比法俄两个玩儿拿枪炮耀武扬威的国家而言,玩外交的奥地利做大的风险确实是最小的。
  事实再一次证明形象很重要,看看欧洲各国的反应就知道,大家对法俄的警惕远高于奥地利。
  维也纳政府也确实在按照自己的人设走,在欧洲大陆全靠外交打天下,武力都用在了海外。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