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_分卷阅读_374

  郝尚书气得与贾赦拍桌子,“恩侯,这几十年我待你一直不错的,如今你要逼死我吗?”
  郝尚书还真有与贾赦拍桌子的底气。他曾经给太子和贾赦讲过几年学,也是他俩的师傅之一了。而且就如郝尚书所言,他对贾赦是一直不错的。这三年多,他作为首辅,也是积极调和贾赦和文官的关系,配合贾赦把各项政令推行下去。
  “郝尚书,就是因为您一直待我不错,我才不想您留下骂名的。您如今致仕一走,您没权利了,您当都察院那些人倒出来空不会去查您?致仕就算完了?您儿子孙子以后呢?都察院憋这要立功,您还是把自己抖落赶紧再致仕,以后圣人也好用你孙子不是!”
  得,这是威逼自己了。贾赦如今是一肚子的坏水,可不像读书的那时候,任何事情直来直去的好对付了。
  郝尚书叹口气,为了孙子怎么也得低头了。
  “恩侯,你说,你想达成什么目的,老夫该怎么做吧。”
  “很简单啊。我要吏治清明,我要尽可能减少贪官污吏的存在。”
  贾赦巴拉巴拉把自己的那一套计划一说,郝尚书目瞪口呆。
  “恩侯,你这是要全天下的官吏,都对我恨之入骨吗?断人财路,可等于是杀父之仇啊。你你你……”
  郝尚书你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他垂头丧气了好一会儿说:“恩侯,就是你孙子做了圣人,这仍旧是徒家的天下,你犯得着这么干吗?你这是要与全天下的官吏为仇啊。”
  “嘁。”贾赦蛮不在乎。“郝尚书,我要是想讨好这天下的所有官吏,就沿袭庄武帝的旧政就可以了。您做首辅的知道,如果那么下去,大景还能不能再有百年可期。前朝覆灭的旧事,还是您给我和先帝讲的呢。”
  郝尚书点头,贾赦提起他讲过的前朝破灭之事,让他心虚起来。
  “郝师傅,我要那么做,就是坑自己的孙子了。您说我这做祖父的,以后愧不愧啊?要是我辛苦二十年,等‘徒明帝’执政的时候,我这做祖父的,能交给他一个海晏河清、吏治清明、百姓富裕的大景,就像您百年后要给孙子留一个好基业一样。您想想,我说的是不是、对不对?”
  郝尚书的致仕收了回来,他被贾赦说服了。跟着他清理家业,把昔年收到的礼品册子,主动拿去都察院,借着冬季降雪,在京城和江南做了几次拍卖,拍卖所得的银两,郝尚书劝做了善款,赈济雪灾的难民,又在家乡、京畿等地建了数个学堂、慈济院。
  然后,他在春节前最后一次大朝会上本,建议朝廷规定官员收受礼金、礼物,单次不得超过二十两银子,全年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两。超过的数额要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与朝廷,违例或隐瞒不上缴的,按贪污受贿治罪。
  作者有话要说:  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怎么会不明呢——不是贪污就是受贿,只看当政者想不想吏治清明罢了
  …… ……
  推推小朋友的文
  [综英美]《我家兵人说话啦》by一只白白,治愈系软妹养超英兵人日常
  第541章 红楼贾母90捉虫
  朝堂上立即如开锅了一般, 交头接耳,喧哗声越来越大。
  没有圣人的朝堂,监察御史看摄政王笑眯眯地看着朝臣议论, 也不出声制止。郝尚书略有些为难,这大景朝可是摄政王之下就是自己了, 一个提议被这么多的人反对,虽是意料之中的,也有些接受无能。
  最后他清清嗓子, 示意监察御史, 在朝堂清静下来以后, 郝尚书开始点名发问了。
  “齐尚书, 你来说说贪污受贿该不该用国法设置数额禁止?”
  礼部齐尚书见首辅在这样的场合问自己,只能说应该了。但他聪明地加了一句, “郝尚书, 受贿的具体数额划定是多少, 是不是要大家共同商榷?”
  话音消失, 朝堂又喧嚣了起来。
  贾赦等了好一会儿之后, 才把手往下一压, 制止了朝堂上的喧闹。他早就了悟了一件事儿,大朝会就不是议政的地方,只适合把要做的事情散布出去、让朝臣们先心里有数。要讨论什么事情、最终做出个什么决议出来,那只有在六部九卿和那十几个王爷、国公共同出席的小朝会上。
  把朝廷要治理贪污受贿的风,吹到有直接关联的五品朝臣耳朵里之后,贾赦果断地宣布大朝会结束。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人, 顾不得疲累跟在贾赦身后往文渊阁去。这是小朝会的开会地点。
  至于乾清宫是属于圣人的,贾赦从领了摄政王,就没有在那里处理过朝政。太上皇既往喜欢用的养心殿,也和乾清宫一样关闭了。
  贾赦听从母亲的意思选择了文渊阁,反正他不想夺那个帝位了,在那里处理政事都一样。而朝臣对贾赦选择文渊阁,回避养心殿、乾清宫,也都明白他对帝位的回避之心。
  除了南安郡王,谁都对贾赦不往前走那一步感觉不错。就目前这样,没有圣人需要大家三叩九拜的,都认为挺好的。
  等所有人落座以后,贾赦把郝尚书的折子拿在手里,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
  “户部既往五年的帐本,基本审核结束了。李尚书,您来说审核的结果?”
  李尚书羞愧地站起来,把准备好的折子摊开,户部的黄侍郎看着李尚书为难的样子,上前接过折子,自己一板一眼地念起来。
  这个折子是李尚书和他的两个户部侍郎共同写的。
  折子念完后,贾赦问了一句话,“你们户部多次指责兵部的将军领空饷,但庄武帝批给给兵部的兵饷,为何户部要按例扣下一成?这个例是从哪里来?扣下的银子去了哪里?如果没有空饷撑着,士兵就要实打实地少一成月俸。”
  贾赦停停又说,“如果你们扣下的那一成兵饷,退还给了朝廷,你们指责兵部吃空饷是公心。但李尚书,您说说这五年来,各种项目扣下的的、近百万的白银在哪里?”
  谁都知道户部的堂官日子过得舒服,无论是往里的拨款,他们都要按例扣下一成甚至更多。现在摄政王问道他们头上,张口就是累计了百万两的白银,饶是户部这几人都家资不菲,也不敢表态自己能全数退回分到自己荷包里的银子。
  谁都知道户部属于集体贪污,谁都知道户部这样的贪污已经有百余年,是朝廷上下不宣的秘密,但贾赦就这么把事情扯出来,抖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户部全体没脸不说,怎么解决这事儿,才是真正的难题。
  二三十个重臣,都抿紧了嘴巴,谁都不吭声。
  贾赦问李尚书,“这百万两的银子,你们准备给朝廷、给徒明怎样一个交代?如果过得去的话,你们户部再往前的帐本,就不再审察了。”
  这也是母亲反复交代给他的法子。往前追讨五年,属于李尚书能接受的。要是往前十年,从他接受户部尚书去算,他府上消耗的那些,他还不出来,逼死他又能如何?贪官是制度造成的,换谁做户部尚书,不改了制度,也还是任何下拨的款子都剥皮,所有的户部官员按官职分润。
  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收回一笔,然后改变户部“剥皮”的惯例,建立新的下拨款项、审核制度。
  李尚书在心里嘀咕,你那宝贝孙子徒明在哪儿,天晓得。可是贾赦要的交代,他无法、也不敢拖延。
  摄政王选择在小朝会揭穿此事,是给他留脸、给他们户部所有的官员留脸。要是在大朝会上掀开,他得羞愧得立即去死。五年的时间,不查不知道,他所管理的户部,就得了不该的分润银子有百万两。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从进了户部,就按例分得的银子是属于贪污、属于赃款。
  他现在就是当场触柱撞死,污名也要跟着他一辈子了。
  李尚书老脸通红,站起来回答贾赦的问话。
  “摄政王,户部有这些年所有人领得分润的细账,下官按账目追回这些银两缴回朝廷。”李尚书看看所有人的脸色,加了一句,“这些银两,会在上元节之前交回国库。若有不能归还银两的人,按照从朝廷借款,补写借据。”
  贾赦点头,巡视一圈,问大家对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认同。
  没人反对,谁都看出贾赦是要改革户部的惯例,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图。
  贾赦目的达到,他立即收回对户部李尚书的冷脸。他时刻牢记母亲的耳提面命,一次小朝会最多讨论三件事情,着重解决一件事情,其它两件就留给朝臣们去斟酌考虑,留待下次的小朝会上,再挑重点的事情来。
  “郝尚书的提议,本王认为很好。吏治清明,才能让我们这些人及我们的子孙,永远居于人上人的位置。当初郝尚书给本王和先帝讲前朝府覆灭原因的时候,提的重点就是吏治**,官员贪污索贿。现本朝已立朝百年,若不图中兴,百年后就是我们的子孙再努力,也难挽救倾颓的社稷。”
  贾赦的话,让所有人神色凛然。就是兵部和武勋,到了这个位置,四书五经读的不如进士们倒背如流,可谁也没少读了史书,都知道贾赦的话不是虚妄、不是危言耸听。更别说六部九卿这些清流出身的二榜进士了。
  贾赦见大家听进去他的劝告了,才缓缓往下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承继了祖宗的恩荫,吃了祖宗赏赐的饭食。故也要子孙能吃到我们留下的。在座的各位,都有资格恩荫一子甚至二子出仕。要是大景朝廷垮了,先倒霉的就是我们这些人。你们说是不是?”
  等到大家都认可了,贾赦继续说:“郝尚书的提议,过年的时候,大家有空多想想吧。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能给我们这些人送一千两的,他们求的事情,最后得到的不止是一千两。我们敢收一千,下面的官员就敢收五百,最后的最后,就是垮了大景朝廷,断了我们子孙的恩荫之路、断了子孙的富贵荣华。”
  小朝会散场,贾赦往东宫去,他得与母亲商议过年的事情。唉,自己都不敢让琏儿和瑶光出宫,要是没母亲护着他俩,怕是早投胎不知道多久了。
  这几年,瑶光遇到的危险次数比贾琏要多多了。每晚瑶光回坤宁宫去,都是贾母带着贾琏相送。贾琏的武功进步神速,不仅是人聪明、练得早,也与他刻苦用功,早早知道唯有他自己实力强,才能护住自己和瑶光有关。
  这样的贾琏,将将十四岁,个头就快接近父亲了。早几年,贾瑚就不是弟弟的对手,而现在,贾琏都能轻松地打败正值壮年的父亲了。
  有时候贾赦都会这样想,要是自己没给次子订婚,依次子的一身好武艺,也是不难立下军功、博个侯爵出身的。如今儿子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不缩在宫里,不能展翅翱翔,说到底还是自己委屈了儿子了。
  “父亲。”贾琏先发现贾赦进院,他丢下手里的雪团,笑嘻嘻地先给贾赦行礼。
  贾赦看着阳光少年,肖似妻子的儿子,满心都是高兴。与贾琏一起堆雪人的瑶光公主回过头,正看到大步走过来的摄政王。
  逆着冬日的暖阳,摄政王脸上的阴影,使得瑶光公主感觉他比十年前的荣恩侯更有威仪。她从母后那里听说了很多父皇与摄政王的旧事,她有时候都情不自禁地会想,要是父皇活着,摄政王还会是现在的模样吗?
  母后原笑过自己的异想天开。但随着自己的长大,母后还是说了,要是先帝活着,荣恩侯的权利会越来越小的。帝王从来不是什么真的能够全心全意信任哪个臣子的。
  母后说的另一句话,“瑶光,要不是你父皇给你定了与贾琏的婚事,徒家会没了江山,你也不会还有这样的好日子。”
  瑶光都懂,母后常常告诫自己,要与贾琏好好相处,要抛开皇家公主的身份,听摄政王太后的话,做个孝顺的孙媳妇、儿媳妇。
  贾赦遵从国礼要给瑶光公主见礼,瑶光赶紧先说了一句“免礼”,然后等贾赦给贾母行礼后,按家礼问候公公。
  贾母看贾赦的脸色,就知道他达到了目的。她回身招呼孙子和孙媳妇,“玩了好一会儿了,回屋喝点姜汤了。”
  贾琏笑嘻嘻地把扔掉的雪团捡起来,摁倒雪人的鼻子上,拍拍冻红的双手,回应了一声,跟在祖母和父亲的身后,与瑶光并排往书房去。
  贾母与贾赦商议国事从来不避着俩小的,按贾赦的说法,“琏儿,荣国府还没有男人活过六十岁的,这些东西你必须要学会,要是为父等不及徒明的长大,你和瑶光要教会徒明,怎么才能守好江山。”
  第542章 红楼贾母91
  (一)
  朕是古来今来最特别的一位帝王。朕在有了年号、登基的时候, 朕还没有出生。嗯,不是说朕那时候在母后的肚子里,而是……
  朕是在父王和母后成婚两年后来到这世上的, 那时候已经到了景瑞六年,就是说朕已经在位六年了。听说朕的祖母太皇太后为盼着朕的早日投生, 在父王和母妃完婚后,日日去奉先殿,到皇祖父的灵牌前上香, 风雨无阻。多亏了朕的曾祖母、摄政王太后拿得准主意, 才使得朕的父王和母妃得以安静地等待朕的驾临。
  朕的祖母是太皇太后, 曾祖母是摄政王太后, 对呀,朕没有说错。
  你们没听明白?
  朕说的很清楚, 一点儿也没有混乱之处。
  那是你们这些凡人的孤陋寡闻, 你们不知道朕之生父生母的缘故。
  唉, 其实朕自己也觉得有点儿乱的。
  尤其是小时候。
  林太傅给朕讲解亲戚关系, 朕也是很久才弄明白的。为什么朕会有两位祖父, 而没有外祖父。
  摄政王贾赦是朕血亲上的祖父, 摄政王太后贾史氏是朕的曾祖母。噢,对了,朕在贾家的族谱上还有一个名字是贾葳。
  可是朕在天下人的面前、在朝堂的名字是徒明,那是皇祖父临终前取的。朕这个名字随了母亲瑶光公主的姓,朕继承的是母亲瑶光公主之父皇的皇位。
  这回你们懂了吧!
  简单来说就是外孙过继回去继承外家的皇位。
  还不对,朕的身份从来就没有过继的说法, 就是以瑶光公主亲子的身份登基的。
  林太傅给朕讲解这些旧事的时候,讲了许多种的皇位继承方式,有立嫡立长立贤,有兄终弟及,还有小宗过继承继大宗,尤其着重讲了定陶王(汉哀帝)、宋朝濮王(宋英宗)、还有明世宗朱厚熜。
  可朕这皇位的继承,嘿嘿,与他们谁都不一样。
  朕还与林太傅讨论过这些继承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林太傅和朕达成了一致,嫡长继承制为最好,简单明了,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但要是嫡长子不成器呢?
  要是嫡长子太小,做父皇的就驾崩了呢?
  可无论哪一种,对把皇位交与朕的皇祖父来说,都比朕要好。
  朕想到这点,沮丧了好久的。连贾蕤邀请朕偷偷出宫去文定侯府,偷偷观礼林府唯一的仙女姑姑出嫁,朕都提不起兴致去。
  朕很喜欢林太傅家的仙女姑姑,这事儿只有朕的曾祖母知道。为此曾祖母还编出来一个故事,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为美人放弃江山?当朕小就好骗么——有了江山,朕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
  为了美人放弃了江山,最后怎么能守得住美人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