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_分卷阅读_412
永胜伯郑彩先是高兴了一会儿,接着又有些担忧,说:“如之奈何?”
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大才,忽然站起来说:“不可行那隔岸观火之策!”
他又拱手道:“现在,北方鞑虏亡我之心不死,虽然我有百胜之兵,但是奈何他们有亿万之众,此时,我等唯一的强援就是汉唐集团了,这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众人纷纷点头,这个汉唐集团此时还必须要帮一把了,大家说出许多妙计来。
永胜伯郑彩真心纠结啊,帮是不帮?这是一个问题!
算了,帮他们吧,帮助他们,就是帮助了自己。
于是,他给他三弟郑斌写了密信,细细讲解了诸多应对之法,这些都是大才们的精华啊,真心帮了汉唐集团了。
三爷郑斌此时也正是火冒三丈,今天,郑家的皮革厂也被《汉唐集团》的报纸点名了,说是他们把鞣皮后的黑红色碱水任意排放到溪水里,害死无数鱼虾,民甚苦之,这些都在那报纸上白纸黑字印得清楚!
如果不是前几天也点过汉唐集团的皮具厂和造纸厂,他可能会吓坏了,认为这是汉唐集团要整治郑家集团了。
当时,他刚看到《汉唐时报》点名汉唐集团皮具厂和汉唐造纸厂名字的时候,心中大愣,以前他从未有注意过杨友行秘书长这个人,以为只是建国安董事的一名文侍,后来又见他被支使着去干各种杂活,便不当他是一回事情。
难道他这次是想害人以搏上位?
三爷郑斌暗中让人去那《汉唐时报》门口和位于河口的汉唐皮具厂和造纸厂外观望,看看哪一方先出现了安保队员,那便是哪一方输了。
三爷郑斌心中也是不太舒服,汉唐集团竟也会有内讧之事发生。不过,富贵二字,人人求得,也不说就是错了。
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倒是汉唐集团皮具厂和汉唐造纸厂先后停了工,开始改建起来。
这是杨友行秘书长赢了!此生从此不可小觑……
但是,现在他竟然着人写了自己家的厂子!
接着,他又收到了大哥的密信……
好吧,此次他正好和伍大鹏董事长好好谈一谈。
伍大鹏董事长也正是在恼火之中,这个杨友行秘书长乱写一气,打乱了汉唐集团的发展节奏,在他新设定的计划里,污染问题完全可推到后几年去解决。
汉唐集团也不是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在汉唐集团管理下的城区里,那污水沟都是暗沟不说,还都是统一处理的。
当然,大家谁都不想把自己的活动区域搞得臭哄哄的。
伍大鹏董事长看了报纸后,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杨友行秘书长。
“你乱写什么?刚才好几个女生给我打电话,要求考虑环保?!河口那里的厂区周围根本就没有几个人住,当时特别选的!!”
“董事长,我当初没有想到我手下的写手能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采访,不过他写了回来,我就必须发,你想啊,咱不是追求公平公正嘛……不去写汉唐集团的事情,怎么写别人?再说了,那碱液还能回收啊,白白丢了,多可惜!”
“噢,这个事情你也懂一些?”
“董事长,当初我负责过沤麻池的工作,多面手呢。”
“以后,你发印前把报样先给我看看,别和汉唐集团的计划冲突了。”
“……不行,除非你撤了我的职务……”
“……好吧,你当我会是新闻检查官?”
“董事长,我当然不怕你是,我是怕以后有人是。”
“噢,对,我不能开这个不好的头儿。一些机密的事情你别乱写啊。妈蛋的,总让你抢占道德至高点。”
杨友行秘书长微微一笑很有型,心想,环保问题,永远是道德至高点的问题,永远是不会犯错的问题。
想要不得罪人而又不说假话,你就说踏了。
杨友行秘书长拿这个问题开刀,一是让大家慢慢适应,二是慢慢培养写手们。
总之,他想得挺美。
永胜伯郑彩和他的大才们,出的上策是,立即诛杀杨友行秘书长!
此计可以告诫那些有二心的人,权威,不可挑战,人心可定。
中策是,立即封杀《汉唐时报》,找寻杨友行秘书长私行中的不雅之事,大布天下,人心可聚。
下策是,明升暗降,将此人流放到台东花莲地区当个场长,听闻那里都是采石场,不许民间再提此人姓名,千日之后,人心可安。
当然,三爷郑斌深知疏不间亲之理,不可公开提出办法。他们毕竟都是从南极洲大城同来的,一起吃过苦处。
三爷郑斌便是采用了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指桑骂槐、李代桃僵等等办法,与伍大鹏董事长认真交谈了一会儿。
结果伍大鹏董事长误以为他不想整治自己的皮革厂。
伍大鹏董事长说:“老郑,不要心疼那几个改造钱,汉唐集团都照样改造了,你们没有不改造的理由!《汉唐时报》说的有道理,他们又站在道德至高点上了。”
三爷郑斌心中大惊,杨友行秘书长争宠成功!幸好没有直接说出妙计来……
永胜伯郑彩收到了三弟郑斌的密信后,叹了一口气,这天下的每一个集团,都自有它的气运啊,他要快些实施自己的计策了,莫要等到他们分崩之后。
他马上找来郑家集团情报安全部的郑则仕部长,两人低声说着话。
最后,只见那郑则仕弯着粗大的腰身说:“在下经过了四道人手,他们都不是我郑家集团的人,已经安排好了布局,那大鱼定会上钩……”
永胜伯郑彩想了想说:“把二三道人手灭口,剩下的,不必都杀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二货年年有,明末特别多
1653年的1月份,明大陆沿海的天气较往常冷了些,有传言说浙江湖州地方都结了一尺厚的冰。
浙江台州府治下的黄岩县自古就是个好地方,它拥有被后世命名为温黄平原的优势,产水稻,有的是柑桔。
黄岩县治下的松门卫城,是这个时空里浙江沿海最大的海防卫城之一。
1月份的时候,浙江沿海总是大雾弥漫,松门卫城常常是静静地隐没在这冰冷而浓重的大雾后面。
明朝自建立之初,它的海疆就海患不断。
这些主要都是由海盗们引起的。
卫所制是明代基本军事制度,卫所是明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每卫辖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一百户所。
松门卫城,就是这其中之一。
如果从汉唐集团带过来的地图上看,它现在属于是那面世界的温岭市松门镇,仍留存有卫城南门城门,还是一个景点呢。
从各项资料上看,这个南门城门位于松门镇南门街,由南城大门和瓮城城门组成。
南城大门门洞长4.6米,宽3.5米,高2.25米。
瓮城城门门洞长3.48米,宽3米,高2.3米。
这两种城门均用条状石板砌成拱形。
在汉唐集团的眼里,这个门洞更应该算是一个隧道入口,都没有金明池主任的煤矿入口大。
在现在这个时空里,松门卫城有四门。
在汉唐集团带的《嘉庆太平县志》里面,有关它的资料比较充足。
“城一座,碎石砌成,计九里三步,周城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三尺,高一丈八尺,阔二丈二尺。
内平城八百四十九丈,山城四百三十七丈,月城四座,垛口共一千二百八十九个,南、西吊桥三座,四门门楼四座,瞭望台一座。”
松门卫的人员配置,则有卫指挥使四员,指挥同知三员,卫镇抚一员。
加上若干正副千户一共有小旗军二千零二十五名。
虽然按照定额,明代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
但是,事实上各卫所兵丁实际数目常常无法得到保障。
特别是明代军丁的社会地位低下,且负担沉重,军士脱籍、逃亡的现象非常严重。
所以这个二千兵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全仗着此地算是个商业运营之地,全城加上周边的地区共有近十万居民,多以小商小贩为主,所收税物之类的,可以养军了。
所以,汉唐集团对这里士兵人数的估计,只能是一个动态的观照了。
此时松门卫有西洋大炮一座、铁将军六座、铜将军二座、铜佛郎机十一座、铁佛郎机十三座。
以这个时空的做战能力看,理论上这里是一个守城的好地方。
但是历史从来都是二货们创造或改变的。
这两个二货不去联手抵抗鞑虏,却在自己人打自己人!
1642年(崇祯十五年)鞑虏南下山东,攻破兖州,朱以派遇难,朱以海也险被清军杀害。当死里逃生后,他于崇祯十七年二月袭封鲁王。
可刚当王才一个月,同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北京,又一次进兵山东,他又不得不弃其封地南逃,弘光时寓居浙江台州。
弘光灭亡后,朱以海被推任为监国,可其出任的时间,又比唐王朱聿键稍晚一个多月。
这个稍晚一些当上监国的事情,就使他立即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都有了唐王朱聿键的隆武朝廷了,这个监国朝廷算个鸟事?
这两个二货由一群二货文武官员拥立的权力机关之间就有了争执,这就造成了兄弟阋墙,勾心斗角的悲剧。
两帮子二货不思抵抗,不修工事,还互相攻击,甚至连对方的俘虏都不留!
二货们一心要分个高低,好吧,这样就使南明本已存在的劣势进一步恶化了,对他们自己的将来,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货唐王到底是死于非命了,二货鲁王到底是四处逃窜了,争吧,打去吧。
要不是汉唐集团开出条件让郑家去收拾了躲在舟山的鲁王集团,并把他们打包送到永历那里,他们可能还在狂于奔命呢。
先前,当唐王隆武朝廷灭亡后,东南沿海抵抗鞑虏的武装中,郑鸿逵、郑成功、黄斌卿等人仍然以尊奉业已不存在的隆武朝廷为名,拒不接受鲁监国的领导。当然了,这样多自由自在,还不违反大义。
当初在军事位置上,这个鲁监国政权处于抗清前线,他曾经在沿钱塘江布防,可倒霉的是,这年夏季浙江久旱不雨,钱塘江水涸流细!
即使这样,那钱塘江也不是怕水的鞑虏敢过去的,但是一群民间的二货们出现了,他们好死不死的在这个时候在对岸洗澡。
博洛统率的鞑虏哨兵一看,发现那面水深不过马腹!
鞑虏们放心了,于是分兵两路,一路由主力马步兵组成,从杭州六和塔、富阳、严州一线涉水过江大举进攻;另一路由水师组成,从鳖子门沿海而进,二十九日东西会合,全线出击。
所谓的钱塘江防线顿时瓦解,各部明军损兵折将,纷纷逃窜。
那个鲁王鲁监国在张名振等护卫下离开绍兴,经台州松门卫城乘船逃往了海上的舟山岛。
一些军民跟着走了,但是大部分只能留下,船上没位置了。
就这样了,还抵抗个屁啊,鞑虏来了就全体投降了,叫剃头就剃头,叫编入战队就编入战队,叫捐献粮草就捐献粮草,松门卫城没放一箭,没开一炮,完完整整的交给了鞑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