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_分卷阅读_78

  两人喊了声,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笑咪咪地看着他们靠近。并不自觉地都把腰杆挺直了。
  在雇佣明人农民挖好水渠后,其实那水渠完全是穿越者们直接使用挖掘机挖出来的,只不过让他们跟在后面,做做收尾工作而已。比如拍出倒梯形截面。
  不过好在给他们做个示范后,明人农民立刻就明白了。
  穿越者们不知道的是,人家明人农民还在心里嘲笑他们道:“谁家水渠不是这样修的,喊了半天倒梯型,倒梯型,谁听得懂!”
  就在这一天的早晨,赤嵌农业基地的插秧工作正式开始。
  穿越者们把他们家底里的插秧机全拿出来。关键的时候到了。
  日本人一共送了他们四台久保田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可分六行、八行、十二行三个不同的档。它速度快,不易倒苗和漏插。在那面的世界里比较有名气,要不穿越者们也不会贷款买它们。
  这四台插秧机所占的吨位,一下子把其它手扶式的插秧机全取消了,不过当初李子强拍着胸脯说,人力插秧机,他保证在穿越后的第二年内解决。
  第一波插秧他们要一次性插秧两千亩,正好是四台插秧机的满负荷工作量。当然有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明人农民也要上场。
  现代技术加古代技术统统上马吧!
  建国安董事现在轻轻松松地坐在机座上。
  此时赤嵌地区阳光明媚,春风微微吹拂着每一个人。一个好天气。
  建国安董事的心里面鲜花朵朵开放,仿佛真是此时的春风吹开的,格外写意。是啊,生活的本质我改变不了,但我可以选择我生活的环境,这环境包括我想和谁玩,想遵守怎样的价值观念。
  现在我选择不和你们玩了,让你们的评价体系见鬼去吧,让你们烂在一起吧!噢,我现在在新的世界里好好生活!
  建国安董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然卸下了一个担子,一个原本不是他一个该承担的担子。
  秧盘育秧就这点好,很容易就可以按各种规格和数量把秧苗摆放好,它们的根系还都带着底肥土团。
  围观的明人农民有很多,他们看个开头后,也要去插秧。围观者中,还有一些来看热闹的明人群众,男女老少都有,整个场面闹哄哄的。
  但建国安董事却很容易就在人群中看见女生吴咏梅,他冲着她摆了摆手,告诉她,他已经完全明白了她的心意。不要她有一点点地担心。
  男人嘛,连自己心态都调整不过来,还称得起男人这个称号?!
  他轻松地启动了插秧机,插秧机开始运行起来。小日本的产品真心不错,运行非常平稳。没有国产货那种颤抖。
  八行水稻苗如约定般整齐而准确地插在平均一厘米水深的大田里。
  建国安董事没有往后看,他不用去观察插秧效果,他的身体就能感受到,身下的插秧机抓苗、插苗的动作运行非常好。
  建国安董事更没有回头去看女生吴咏梅,他相信她肯定明白了自己刚才的挥手。爱,不需要反复表白。
  这世界有一个人真的爱你就足够了,哪怕到天涯海角,哪怕穿越时空。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中,别怪别人和社会。
  他不是第一次插秧,但却第一次有了不同的感受:
  他现在不是在插秧,而是在绘图,绘一幅自己能操纵的跨世纪跨时空的蓝图!
  农业才能改变历史!
  没有了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他越发地坚定起来,更加细心地感受地身下机器的动作回应。一切都好。
  女生吴咏梅看到建国安董事的背影在对着自己微笑。背影会微笑?可她真的看到了。
  男人的大笑迷人,微笑更迷人。尤其是有了爱的责任感的男人。哪怕是他的背影。
  女生吴咏梅在明人农民的喧闹声中,却悄悄地退出了。她还有好多自己的工作去做。比如属于她自己的实验室,还没有安排好,一切都还没有头绪。她带来的设备,除了国安刷下了一批外,那个著名的以克扣别人设备闻名的李子强,臭李子,反而捏着鼻子认下了很多,可现在还摆布不开。
  想到李子强无奈的表情,女生吴咏梅就想笑。这些人哪,以后就知道酶工程的重要了,不一定比钢铁的作用差!
  但那需要时间呀!女生吴咏梅走在1649年的春天,感觉自己好轻盈。
  明人农民们刚才还目瞪口呆,整个场面全是冷场,只听得一片吸气声。可当他们中有人大胆地下到大田里,看了下插秧效果后,立刻欢喜地叫起来。
  他喊了几句后,四周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尽管那个明人农民被踢了几脚,却依然揉着屁股笑。
  赤嵌农业基地的安全部长郝钢部长,踢完了那个明人农民的屁股,当然他收着劲呢,意思意思得了,今天大家都高兴。
  郝钢部长板着脸对他的小奴仆小王四说:“你跟上去,看到吴咏梅教授安全回到基地后,再回来。你要记住,她这样的人才是你们的……守护神!”
  小王四心里嘟囔着,正看得热闹呢……凭啥她是守护神,我看你才是!
  最烦你板着脸,给我难喝的奶粉汤你这样,给我好吃的鸡蛋你也这样,恶神!
  但他可不敢不听话,尾随着女生吴咏梅,不,是女教授吴咏梅去了。
  郝钢部长斜眼看了下,又有一批从山区来的土著来了,现在他们正呆呆地看着插秧呢。还好,他们不像是来捣乱的样子。
  郝钢部长不自觉地抚摸了一下自己的手枪。手枪告诉他,它一直在准备着。
  郝钢部长自己悄悄地笑了。偶然有明人农民看见了,感觉好像他们害怕的郝钢部长,怎么忽然变成了邻居家的小哥?
  第一百零五章 你们为何来得如此之晚
  穿越者们在插秧,明人农民们也跟着欢喜,他们一大帮子人在机耕路上手舞足蹈起来。还有人高叫着穿越者们听不懂的话,还一套一套的。有人笑,有人哭,真有意思。
  原来大田里修这样的路是给那个物件用!早说啊,一开始让我们糊里糊涂的。明人农民笑得开心,哭得有趣,好像那插的稻秧都是他们的一样。不过也别说,这里面还真有人家三成呢。
  但是,这三成可不好拿。
  他们明人农民也为那大田付出了心血。机耕只能解决水田田地的基本面,人工方面的收尾工作也很重要。一些小石子和硬质土块无法机械化处理,只能他们上了,当然这时候的工作强度要小了很多。
  等这批秧苗完活后,汉唐集团的人对明人农民说过,后面还有几批,直到把开出的水田都插完。一切活儿还得照样重复好几遍。
  明人农民们对此表示淡定,农民的活儿本来就是万万年,一天到头都要忙!
  不过这一次和汉唐集团的人一起劳作还不算太累人。真好,每天还有马票拿。
  忙完这些,他们还得去土豆地、地瓜地、玉米地忙活。最后还要集体去甘蔗田里对付那些宿根,打垄和松蔸都是很累人的活儿。不过比起这活儿,在其它的田地里平整和起垄,也轻快不到哪去。
  土豆、地瓜、玉米也和水稻一样,高产的种子配上当地的原生种一同种植,不过让明人农民感到新鲜的是,他们看到这几样物件也正在新开出的秧田里育秧。
  他们认得出这几样品种,只不过把玉米叫番麦而已。
  如果不干涉历史的发展,从这些外来物种的称号上,我们可以看明人大陆上的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态变化:
  但凡带“胡”字的,大多是两汉、南北朝传入中国的;带“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后,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带“洋”字的,洋葱、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传入的。
  如果不是穿越者们的到来,用不着我多说,大家可以看出明大陆人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
  汉唐集团的建国安董事说现代高产种和古代原生种搭配种植,效果最好了,那就是最好了。谁也没有怀疑过。
  其实穿越者们带了螺旋起垄刀,开沟扶垄器和旱地刀等工具,但是他们计算了一下,这样的活儿还是用人工合适一点。
  新港社投靠的较早,可以置换出一些明人农民去干地里的活儿。穿越者们则省了柴油。小气样子吧。
  顺便说一句,荷兰人把土豆和花生带到台湾后,当地人把土豆叫做荷兰豆,却把花生叫土豆。穿越者们来了后,强行都给改了过来,还好,此时这两样还不算普及,等以后台湾的明人叫习惯了,改口可不容易。又是个潜在的障碍。
  当然,目前还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其他的往后面排。台南真是个精华之地,种什么都可以,节气的问题不用太考虑。
  在计划中,穿越者们把第一步目标分成两期。
  前期,先建成一家敞开式育秧工厂,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施肥打药,充分利用上台南良好的水、热的自然条件。当然这是在穿越者们的技术支撑下。
  他们不去追求自动化,用人力好了。特别是在当前明人农民青壮年劳力不足的情况下。
  要不然穿越者们哪里会舍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机耕?
  明人农民们习惯于种旱稻。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么到了台湾后和当地土著学了呢?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来。
  考虑到明人农民可能对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术接受能力不够,容易造成秧苗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敞开式育秧工厂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旱育秧。
  这样一来可实现适期早播早栽。
  建国安董事通过询问当地的明人农民,发现他们其实还可以提前种植,不必严格遵循教科书。首次种植浪费了点时间哟。
  后期计划是,建成具有本时空特点的温室大棚,利用温室大棚工厂化集中育秧,可根据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所需,合理地调控温度、湿度,为秧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期望实现四分之一的自动化生产。
  这样可提早水稻播期,缩短秧苗生长期,有利于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对避开水稻生长后期高温伏旱的影响,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十分有利。
  水稻的问题解决后,其它的问题就不太重要了。玉米可算最后一个大项,排在甘蔗前。穿越者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蔗糖可以换回大量商品粮和银两,他们只想着先如何生存了。所以甘蔗被排在后面了,毕竟不能让那些宿根白白荒了。
  在穿越者们的计划表中,红星工业区的水泥应该在玉米秧苗下地前能够达到量产,以实现机井的建设。
  否则,没有机井的配合使用,谁都无法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连带着关系到甘蔗的浇灌。它们都是用水大户。
  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这是个大大的系统。
  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依靠,在穿越者们的手里得到理论上的完美展现。
  一切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看完汉唐集团的插秧后,杨童生和刘结首慢慢行走在赤嵌溪的河岸上,杨童生慢慢平复了他刚才激动的心。
  从汉唐集团的人来到这里开始,杨童生一直淡定无语。
  他从不似那些明人农民般傻呵呵地围观。他不是看不上农民,恰恰相反,像他这样的农村大家族里的书生,对农业那是相当的关心。
  耕读世家,在这个时代倍受尊重。但我们可以看到“耕”字是排列在前的。
  博得功名,可跻身于公堂,以待光宗耀祖,照顾家族中的晚辈;时运多舛,可耕作于田地,期待上位者访贤于野。
  但无论如何境地,他们都要手持圣人之书。
  圣人之论微言大义,已是人间至论。
  赵普,平民武夫出身,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杨童生深以为然。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无为而治,发展耕织。一个纠纠武夫尚能如此,熟读全本的杨童生更能如此。可惜没有机会。
  王安石的那句总评之言,更是深得杨童生心意: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此书岂不是指圣人之言?古人版的“知识改变命运”。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所以,在汉唐集团的人把赤嵌地区弄得鸡飞狗跳之时,他依然在家中安坐,手持圣人之言,毫不理会。各种令人难以到信的传言不断传到他的耳朵里,但杨童生依然端坐。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其奈我何?换个人收租子而已。此时,明大陆换得比这里频多了。
  杨氏家族所租用的土地,在此地自有下人料理,无须他亲自操心。
  后来,汉唐集团的人发布号令说,人人都要亲自前往登记,他人不可替代。刘结首几次三番上门求自己,他才爱搭不理地前去登记。
  登记时,他非常不明白那些人为何要用小盒子比划他一下。刘结首也是一直不明白,当他看见杨童生经过此事后,小声向杨童生请教。
  杨童生也是迷惑,沉吟半刻,含糊地来了句:奇淫技巧,不足挂齿。
  刘结首一听,想了想也对,他知道不知道有什么用?能换来稻米吗?还是好生将汉唐集团交待的“工作”做好即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