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_分卷阅读_150

  “呸!”
  郭业啐道:“你当我杀人有瘾啊?毕竟几万水匪不全是该杀之人,我此次将他们集中在县城之中,最终目的还是将他们收服组建漕帮,让匪患绝迹岷江,但是收服这帮水匪仅仅靠一个漕帮那根本不见起色,怀柔手段之外,还需要血腥镇压,一硬一软,相得益彰,懂了吗?”
  康宝听罢,点头道:“差不多懂了,这就是你平日里说的,啥美帝国主义,胡萝卜加大棒呗?”
  郭业莞尔一笑,说道:“差不多这意思吧。到了正月十九那天,只要我赢了四人夺擂大赛,届时我就是漕帮名义上的总舵主,然后我会自揭身份。只要我身份一曝光,届时肯定有人不服,或者说,有人不尊号令,借机搞事。到时候,就是我们杀人立威的时候,只要杀了领头那些人,哼哼,底下那些小喽喽,还能成什么气候?”
  “再说了,对于那几万水匪喽喽来说,当水匪和当漕帮帮众有什么区别?只要哪个能赚银子,就干哪个?所以咱们只要解决掉那些所谓的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还有他们的铁杆爪牙之后,还愁收服不了这散沙一盘的几万水匪喽喽吗?”
  康宝听完郭业的全盘计划之后,怔怔发呆,原来这才他的全盘打算啊。
  一下子要收服几万水匪为己用,这小子的心可真够大的啊。
  不过还是有问题。
  康宝急急问道:“大哥,几万水匪在城中,加上你六百团练兵,我六百府兵,即便再加上我爹带到江心岛上的六百府兵,也差近两千人,咋能镇住这帮水匪啊?你小子是不是想得太过简单了?”
  “哈哈!”
  郭业眼神透着自信地狂笑一声,然后反问一句:“水匪上了岸,困在县城中,就跟鱼儿离了水,还有何可惧的?再者说了,你真以为咱们就两千来人吗?太过小看我郭业了。”
  然后看了眼捋着银白长须,一副极为欣赏眼神望着自己的康岳山,嘴角抿笑道:“当然,你也太小看你的父亲了,康大人可是战场之上摸爬滚打的老人儿了,你说是不?康大人。”
  这个时候,郭业仍不忘小小拍了一记康岳山的马屁。
  康岳山听着郭业这小马屁啪啪拍得,那叫一个舒坦儿,然后鄙视地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哼道:“天天就知道喊打喊杀,早叫你读点兵法韬略了,混球。”
  说到这儿,冲着郭业拍拍胸脯说道:“郭小子,咱老康家在蜀中呆了十几载,些许小事还能难得住我?你之前与我商量之事,已是八九不离十了。”
  “哈哈,大善!”
  郭业闻言欣喜地竖起拇指冲康岳山一挑,急急问道:“果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啊!康大人,那您赶紧说说呗,您到底求来多少援军助我降服这数万水匪了?”
  我草,康宝再次心中惊骇,还有援军?郭业这小子竟然能够支使动我爹去求援军?
  瓜娃子,真是好大的脸面!
  第188章 英雄大会之攻城大杀器
  康岳山对着郭业说道:“当日你离开本官府邸之后,老夫连发九封急件,且已经得到了回音,一共有九家折冲都尉府同仁,愿意共襄盛举,嘿嘿,助老夫此次剿匪行动。加上老夫的益州折冲都尉府府兵,约莫有一万余兵力,怎么样,够用了吧?”
  够,
  太够了。
  郭业闻讯,喜不胜收。
  当日与康岳山密谈,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如何求得援军。
  真心没想到啊,康岳山的面子竟然如此广,人脉如此宽,竟然能够拉来九个州郡的折冲都尉府府兵襄助此次行动。
  紧接着,康岳山为了给郭业吃上一颗定心丸,沉声说道:“别小觑了咱这一万余府兵,小子,我跟你说,论真刀真枪的往死里干,岷江那般水匪根本不是咱这些吃兵粮的对手。为了此次剿匪平乱能够顺利成功,达到一击必中,雷霆万钧的效果,呵呵,老夫还亲自跟成都府的折冲都尉苏大人借来十架大型重器。懂了吧?”
  大型重器?
  郭业脱口问道:“弓弩箭矢?”
  康岳山摇头答道:“这是人手配备的玩意,不算啥。实话告诉你吧,这次其他折冲都尉府都将会携带大型投石机,而老夫则是跟成都折冲都尉府借来十架三弓床弩机,届时十架三弓床弩喀嚓喀嚓往城外一摆,那些水匪还被震破了胆,吓尿了床?”
  投石机?这个玩意郭业懂,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就有过这玩意,一块儿一块儿大石头往城里抛来,如天降陨石,看着给力。
  三弓床弩机?
  郭业细细搜寻了自己脑海中所知道的信息,莫非就是后世俗称的“八牛弩”?
  八牛弩,官方称为三弓床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
  之所以称之为八牛弩,是因为若要拉开这床弩进行发射,就必须用上八头老牛的力量,差不多等于三五十个体格健硕的青壮之力。
  射程在二百到三百步,大概是三百七到五百六十米左右。
  在冷兵器时代,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攻城利器和远程大杀器。
  与之相比,被古代战争爱好者们称之为“冷兵器时代绞肉机”的绞车弩,简直是弱爆了。
  因为八牛弩不仅是在绞车弩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更是因为八牛弩的造价昂贵,且制作极为不易。
  因此不作为常备兵器适用于军中。
  从康岳山的话中,郭业也听出了八牛弩的珍贵,偌大一个剑南道三十几个州郡,也仅仅作为治所的成都府拥有此种大杀器。
  没想到啊,康岳山竟然能够从成都府的折冲都尉手中借来八牛弩,要知道成都府作为剑南道的治所,绝对不是益州这种中等州郡不能比拟的,此时成都府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浙江的省会杭州,而益州顶多算个金华,台州这样的地级市,低了半格。
  同理,成都的折冲都尉品衔绝对是高于康岳山这个益州折冲都尉。
  偏偏康岳山这个品衔低了一级的折冲都尉,竟然能从成都府那边借来如此稀缺的八牛弩。
  郭业重新审视了康岳山一番,看来老康同志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啊。
  不是有深厚的背景,便是有不凡的经历。
  手腕,也许真能通了天。
  “哈哈,听傻了吧?郭家小子!”
  康岳山见着郭业怔怔发呆,不无打趣道。
  康宝也是轻轻推了推郭业,轻声提醒道:“兄弟,我爹叫你呢。”
  “啊?”
  郭业猛然醒来,由衷对着康岳山拜服道:“康大人,小子服了,彻底服服帖帖了。”
  “哈哈,那是当然,你小子不服,也不会叫老夫来帮衬了不是?不过你小子要记清楚了,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老夫舍了这张老脸求这求那的来帮衬你,除了是回报你当日救小女脱困之恩外,还有就是你小子的亲口允诺。”
  “亲口允诺?”一旁的康宝听着还有他不知晓的东西,立马插嘴问道,“啥亲口允诺?爹,郭业答应了你啥玩意?”
  康岳山瞪了康宝一眼,啐道:“没你啥事儿,你小子要争气点,莫要白瞎了你爹我帮你的筹划。”
  这下康宝更是听得五迷三道,头大如斗,碍于老头子的神情肃穆,也不敢再冒然追问。
  而郭业则是一脸郑重地拱手道:“康大人请放心,你的帮衬小子铭记于心。咱大老爷们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出去的话,便是十头马也拉不回来。”
  康岳山听着郭业信誓旦旦地保证,欣慰地点点头,说道:“这几日我带着手下六百儿郎就先驻扎在江心岛上,至于其他各府府兵,为免引起城中水匪起疑,老夫与他们约好,正月十九正午时分,同时抵达陇西岸边。”
  “届时,只要你城中派遣人来报信儿,一万府兵奔赴陇西东门,稍纵即到,不会误你大事。”
  郭业道:“这样更好,一切就有劳康大人谋划了。”
  康岳山看了看天色,再聊下去就快天亮了,随即对两人催促道:“回去吧,这几天城中之事就靠你们自己了。”
  郭业唔了一声,拉起康宝就要离去。
  “对了,先等等!”
  人还没走到营帐口,康岳山突然叫住了郭业,指着地上的沙盘,说道:“这玩意老夫看着喜欢,与其在这儿荒废着,不如送与老夫如何?”
  郭业转头看了一眼地上的沙盘,心中乐道,还真是有缘分,本来当初做的第一个沙盘就是想送给老康同志的,后来被刺史卢承庆截了胡。
  现在兜兜转转,绕了一圈,这沙盘还是跟老康同志有缘分。
  随即脸带笑意,痛快地说道:“康大人喜欢,只管拿去。先告辞了!”
  说着,再次与康宝一道走出了营帐。
  准备趁着夜色,渡江而返。
  康岳山目送二人走远之后,又蹲在了地上继续观摩着沙盘。
  观赏了好一阵子之后,才松口赞道:“真是个好东西,前番让卢承庆那小子拔了头筹,可算又弄来一个。郭家小子真是看不通透,出身寒门却如此才情,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服老不行啊!”
  言罢,悠悠起身走到桌边吹熄了油灯,而后摸黑来到床榻上和衣而睡,自顾说道:“养儿到一百,长忧九十九,大郎啊,郭业这小子定不是池中之物!希望你跟着郭业这小子,将来也能谋个好前程,好出身。千万不要跟你爹似的,一辈子就窝在蜀中益州这个鬼地方。”
  “睡吧睡吧,这么多年没回长安,梦回长安也是一桩美事哩!”
  ……
  ……
  哗,
  哗哗,
  江面之上,夜色虽重,但是漫天星辰依旧为郭业这艘小舟指着航路。
  艄公在摇橹返航,郭业和康宝窝在了乌篷中,两人都闭眼假寐休憩。
  似静,
  却不静。
  虽无人声,但却有浪打浪的哗哗之声,还有艄公手中的船桨摇曳咯吱声。
  突然,康宝睁眼问着郭业道:“兄弟,你到底答应了我爹啥玩意?竟然能让老头子如此卖力的为你办事?”
  郭业闻声睁眼,不无羡慕道:“康大哥,你有个好父亲!”
  “你小子别跟整这些煽情的话,我爹是好爹,我自然知晓,我是问你,你到底允诺了老头子什么东西?”
  郭业知道康宝好奇,却还是没有说出他和康岳山之间的承诺。
  只是喟然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跟你说了也没屌用,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然后又闭着眼睛假寐休憩。
  这下倒好!
  郭业这欲说欲不说的鸟样,再次把康宝急得抓心挠肝,砰砰砰砸了几下头顶乌篷,以泄心头之愤怒。
  第189章 英雄大会之郭小哥守擂
  返城,归家。
  又是一夜过去。
  正月十六,擂台赛继续,毫无悬念,大当家王八斤胜出。
  正月十七擂台赛,丙组爆出一匹黑马,而且是一匹老黑马,年近五旬的水匪老当家——赵铁枪,竟然凭着手中一杆生了锈的破铁枪,连挑十四位水匪头子,夺得丙组头名。
  就连郭业这个使虎头湛金枪的行家里手,也无不赞叹,真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