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分卷阅读_346

  当下也就收起了心中刚才的那份轻视,道:“兄弟们都辛苦了,不过现在我们来了,等下叫曰`本人也吃吃枪子!”
  不过那中士看似年轻白净,不过却是说话透着一股豪爽:“我们也不吃亏,至少干掉二十几个曰`本兵,老子连续几个点射就放到了两个!”
  当李上士和眼前的中士随口攀谈着的时候,4312营的临时指挥部里,几个军官也是正在低声交谈着眼下的战局。
  第八百九十一章 赵临东
  第4312步兵营的营长是个年约四十的少校,因为是东北大汉所以长得人高马大,足足一米九多的个子在在座的诸人中间高了一头,此人姓赵,名临东,出身武汉军官学校九期步科,毕业时名列步科第三十六名,因为毕业没有名列前茅,加上毕业后的从军之路中也没有发挥出太过出色的表现,所以从军之路也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靠着资历和时间一步一步慢慢积累晋升,到了年近四十的时候才晋升为少校。
  别看赵临东资历平平,官衔也不算高,但是赵临东这种四十岁左右的军官却是目前陆军中的核心军官群体,目前中国陆军的军官群体大概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种就是前清时代培养的军校生,包括前清时代的各军校毕业生,比如南京陆军中学,北洋武备学堂等以及留曰士官生,这个群体是中国陆军中名副其实的元老,包括陈敬云自身在内都是这一群体,其他的沈纲、陈仪、左玉刚等一大票上将乃至元帅都是这些人,虽然这些人的年纪都已经老迈,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了,但是他们却是中国陆军中名副其实的掌权者。
  而再过来,就是内战时期的福州军校生,内战时期陈敬云以前清时代的福建陆军小学、浙江陆军小学为核心创办了福州军官学校,并且为了满足内战时期国民军的大量军官需求而大量招生,前期以三个月为一期,后期以半年为一期培养了大量速成军官到福州军官学校搬迁到武汉为止,一共创办了十二期,培养了大约四千多名毕业生。凭心而论这些速成班出来的军官素质虽然大部分不咋地,但是他们却是撑起了当时国民军的天空,并且里头的众多人凭借在内战中的战功而快速晋升,并涌现了一大批将才,杜岩鹏中将、鲍刚毅中将、程子贤中将等陆军里几十个中将都是这一时期的人,并且有几个已经晋升到上将。
  内战结束后国内统一,陆军军官学校搬迁到武汉,此后招收的学生已经不是在三个月或者半年期的速成班了,而是按照最为正规的方式需要经过长达三年的系统培训,这些毕业生毕业后的基本功可不是内战时期里的那些军官能够相提并论了,所以前面多期的毕业生一毕业后基本就是快速晋升并走上中级军官的位置上,在二十年代里陆军几乎是武汉军校生全面取代福州军校生的时代,大量内战时期的福州军校生转入预备役。
  而正是武汉军校生的大量进入陆军服役,并逐渐走上高层,才让中国陆军的正规化得到了首次实现。
  从1915年开始到1944年,武汉陆军军官学校已经创办了三十九期,其中前面几期里的毕业生如果还没有退役的话,大多数已经步入了高级军官的层次,而那些十期左右的毕业生还普遍停留在校级军官的层次,至于二十五期以后的毕业生,现在大多数还在尉官到校官转变的阶层,至于三十期以后的才刚毕业没有多久,绝大部分都还是尉官呢。
  赵临东在第九期毕业生里不算太过优秀,对比诸多同学的晋升速度也算比较慢了,现在才是个少校。
  但是偌大一个中国陆军里头和他这样的军官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不是每个人都是军事天才的,不是每个军官都能够在三十岁之前步入校官的阶层,不是每个军官都能够年纪轻轻在四十岁之前就成为少将的。绝大部分的军官还得一步一步慢慢熬,对于绝大部分军官而言,一生从军一个上校也就到头了,甚至很多人是在中校或者少校的军衔上就退役的,那些能够在有生之年跨入将官阶层的将领都是极少数的一部分而已。
  要不然,中国的校级和尉级军官那么多,要是他们都能够一步一步爬上来成为将官的话,那么中国还不得有好几万的将军啊。
  如果是和平时期,那么赵临东说什么也不可能突破障碍在退役之前晋升到少将,但是现在却是战争时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陆军里部队何其多,军官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能够有幸参与实际战争的能够有多少呢?
  中国的一百多个师,众多的读力团、营部队,然而真正参与对曰作战的才多少,算上琉球和新加坡方向,哪怕再加上之后的菲律宾那边,动用的部队绝对不会超过三十个师,也就是说能够直接参与战争的军官顶多也就四分之一。
  而这四分之一里头担任一线野战部队的指挥官并参与重大战役的能够有几个呢?以新加坡战役为例子,参战的一共才多少营长啊,而全中国有多少个营长啊!
  这样比较下来后赵临东就是觉得只要自己在这场战役里发挥的好,哪怕是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但是对于以后自己的晋升之路也将会是有着极大帮助的的,不说别的,单单是一个有大规模战役的经验就足以让他在未来的晋升中领上司刮目相看。
  对于赵临东这样的军官而言,什么最重要呢?勋章和晋升,而这两者要怎么来呢,要军功,而军功要怎么来呢,要参与战争,说白了你得上前线,而且还得是一线部队的实际指挥官位置上才行。要不然为什么每当战争来临,国内的那些权贵之家一个个都是上下活动,为的就是给家族中服役军中的子弟调动到前线部队去,到了前线才有仗打,才有军功,有了军功才能晋升。
  为什么说中[***]队里权贵子弟众多而且晋升速度普遍较快呢,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每一次战争来临的时候都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到了前线去,从而得到了旁人无法拥有的机遇。
  尽管这种机遇伴随着极大的风险,但是风险和收获相比却是值得了,毕竟对于普通士兵而言上线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对于军官尤其是少校这种级别以上的军官而言,上前线其实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危险,除非是打了败仗,而且还是大溃败或者是那种被包围歼灭的败仗,不然像赵临东这种步兵营少校营长想要阵亡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临东要想在一群权贵子弟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今天的这种机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中[***]方的军官群体里权贵子弟多是出了名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有和中国这样,几乎所有的权贵家庭都会送嫡系子弟参军的情况了。陈敬云在中国搞了数十年的优军宣传,这里头不单单有着军人地位的普遍提供,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大家族里几乎个个都是有将官级别的现役军人。一个将军可以支撑起一个家族数十年的荣华富贵,但是一个文官哪怕是坐到了总长级别顶多也就威风几年,然后就没人能够记得住他们的名字了,哪怕是现任财政部总长、掌管战时经济委员会的吴岩清他自身也算权势滔天了,但是他背后的吴家却不会被认为是顶级豪门了。
  除非能够和马寅初、洪子泰之类一样,不过话又说回来,洪子泰的一个儿子可是中将呢,马寅初也是有个堂弟是海军少将。
  当然目前中国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和陈敬云的关系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的也不为过,至于怎么造成的,看看陈敬云自己的家庭结构就知道了!
  他陈敬云几个儿子可都是清一色的军人身份,陈敬云把军队视为家族权力的核心,而陈家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豪门,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迎,陈家自个都是这样,其他家族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这样时间越来越久,由上层家庭出身以及中产家庭出身的学生进入军校后毕业,而由此构成了中[***]官群体。
  主力就是充分体现了一句上古名言:穷文富武!
  为什么现今中国三军里很少有下层民众出身的军官,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下层出身的学生绝大部分很少会去上高中,绝大部分人上了初中后就是出去工作,要不就是去报考技术学校也就是中专,至于高中不是普通人可以上的,因为这年头中国高中的定义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大学预科学校,说白了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的,如果没有在大学里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自信平民子弟根本就没有必要去高中,因为考上了大学没能获得奖学金的也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再者,不说大学了,就是高中的学费也是很昂贵的,低收入家庭根本就承受不起,当然那些学业优秀的天才不在其内,人家每年都是拿全额奖学金的,没有拿出来比较的意义。
  诸多情况下,低收入家庭的子弟一般初中毕业后要么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拥有初中学历的话做个普通职员是没有问题的,工作几年月收入就能够达到五十元左右了,足以样一家老小生活了。如果成绩不错的话还可以继续去读技校,三年毕业后比高中毕业生吃香多了,轻松迈入月收入五六十元的层次,过百元也不是什么难事。
  努力一些、吃苦一些也就能够供一个孩子上高中乃至大学了,等孩子大学毕业后,那么这个家庭也就稳妥妥的进入中产阶层了。
  这个年代的中国高中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是无缘的,而军校招生又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此外还得有一份重要人物的推荐信,自身的学业也必须极度优秀。
  如此种种条件加起来也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的军官团体中,平民子弟出身的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从实际而论,中国的军官团是比德国的容克军官团更加贵族化的一个团体。
  赵临东自己实际上也算是中产家庭出身,父亲乃是辽宁省下的一个市政斧下辖的工业委员会的会长,换成今天的说法大概就是市工商局的局长。不过这种出身在国内军界的军官当中一大群,在军队里比老爹也得有底气才行。
  如果老爸不是中将以上或者省府一把手之类的角色,最好就别喊我爸是李刚之类的话,不然很有可能会被人打脸的。
  再说了就算别人老爸不给力,随便出来一个优等生就能够把你踩死了,人家出口第一句就是问你是几期的,如果是晚辈的话立马就矮下去了,如果是同期的人家立马又会问你毕业时名列第几。
  如果你自己只是资质平平,而人家又是毕业时名列前三的优等生,那几乎是注定了人家会爬的比你远,你是尉官的时候人家已经是校官了,你还是校官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少将了,这辈子是没法比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你老爸是李刚,人家也照样鄙视你。
  第八百九十二章 新加坡战役(一)
  赵临东的出身并不能给他的晋升之路带来什么帮助,实际上除非父辈里能够到达中将以上或者总长次长之类的,不然的话父辈很难给他们带来什么帮助。
  赵临东就只能靠自己,而眼下,这一场新加坡战役就是他赵临东的机会!
  站在赵临东身边的乃是第43师的师属坦克营三连上尉连长,此时两个人正在交谈着详细的战术!
  就在他们商讨着详细战术的时候,炮兵们持续对当面的曰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击,而新一波的空军支援飞机也已经抵达并进行扫射和轰炸,以便支援步兵部队随后发起的进攻。
  不过对面的曰军针对都是坚固的堡垒,不管是远程火炮还是空中支援,都难以短时间内大量摧毁曰军的防御堡垒,真正要突破这里,还得靠步兵部队以及坦克部队的进攻。
  外头的李上士等了没有多久,就看见自家连长已经回来了!
  “已经和4312营商量好了,我们就从这里发起进攻!根据前些时候4312营发起的火力侦察所获得的情况显示,这里的曰军防守力量比较薄弱,而原有的几个固定火力点都已经被远程重炮所摧毁,虽然预判曰军可能也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增援,但是这一片的曰军重火力应该很难短时间内得到回复,这样的话我们进攻的时候威胁也就不大!”
  坦克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能够给坦克造成威胁的也就只有敌人的反坦克火力,而说实话曰`本人的步兵反坦克火力还是比较强的,步兵反坦克炮可不少,这是由于曰`本长期面临中国大量装甲部队的威胁,而他们自身的装甲力量也无法跟上中国装甲部队的发展步伐,所以自从二十年代开始就一直非常重视步兵反坦克火力,这种传统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也没有改变,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曰`本和美国之前也爆发了众多的岛屿争夺战,不过双方地面部队的主战场还是在澳大利亚那边,而澳大利亚那里的地势可没有岛屿那些复杂,英美和澳大利亚的军队可都是装备了大量坦克了,而澳大利亚方向的两百多万曰军里头虽然也有不少坦克,但是反坦克的主力还是步兵,因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曰`本陆军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非但没有减弱,而是加强了不少。
  单纯论步兵反坦克火力的话,曰`本陆军也算得上是全球一流水平了,普通步兵师的反坦克能力不比中国陆军弱多少。
  毕竟曰`本人好歹也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在澳大利亚可是跟英美联军打了两三年而且还不落下风,虽然在机械化程度上远远落后于英美联军以及中国陆军,但是不代表着人家一点本事都没有,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步兵的远距离射击水平,单纯的步兵对射的话,曰`本兵可以在两三百米距离上精确射杀英美士兵,而英美士兵就只能依靠半自动步枪的密集火力来抵抗了。
  当然了,英美联军最大的依靠还是远超曰军的重火力。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中国和曰`本的对抗当中,中国面对曰`本,拥有的是火力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单兵素质上还是略有不如,玩步枪远距离对射肯定是玩不过人家的。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和两国对步兵的观念差别有关,中国一直都在追求优势火力,并且已经用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全面取代了1916年式栓动步枪,而且还广泛装备冲锋枪,然而曰`本知道自己玩不起优势火力,毕竟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带来密集火力的同时也代表着更大的弹药消耗,所以玩不起干脆就不玩转而极端重视单兵射击能力,追求中远距离上的步枪命中率,想要要一发子弹打掉一个敌人!
  如果当面曰军拥有大量步兵反坦克里火力的话,都不用太高端的,随便来几门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就能够给李上士所属的这个坦克连造成不小的麻烦。
  毕竟t16坦克虽然也有十八吨重,但它毕竟是作为南方坦克而设计,加上为了加强火力又是装上了一门七十五毫米的坦克炮,同时又高度重视机动姓能,因此在防护上就比较差了,可没法和t15这种北方主战坦克相提并论。
  以它的防护能力,还是有大量的反坦克火力能够给它带来杀伤的。
  “眼下这个方向没有太多反坦克火力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地区率先突破,并带领步兵兄弟们攻占这一阵地,随后步兵营的兄弟们会以这一段缺口为基础,向两边扩展!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能够掩护步兵营的兄弟突破这片阵地就是完成任务!”
  上尉连长进行了一番解说后,然后又是详细安排四个坦克排的作战任务,为了加大强攻的火力密度,这一次坦克连并没有分散开来,而是集中到了一起准备发起冲锋!
  眼下的这种坦克和步兵的协同作战和人们想象力的坦克战斗有些不同,人们大多数都以为坦克的敌人是敌人的坦克,并且在战斗中会经常遭遇到敌方坦克并展开坦克大战,但在实战中,纯粹的双方坦克之间的战斗是非常少见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向今天这样,坦克为步兵提供掩护发起进攻。
  至于那种数百辆坦克再有一起进行大规模决战的,也就只有在苏德战场上才能看见了!
  这不是说中国或者美国的坦克比他们少,相反,中美的坦克比他们多多了,但是中美两国却是得不到这种坦克大战的机会,你自己有自己个实力还得敌人有这个实力才行,而且对地形的要求也非常高,山地、丛林这些地形可打不了坦克大战。
  因此绝大部分的坦克作战都是像今天这样,以小规模、步坦协同为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坦克的最大敌人实际上还是敌方的坦克,因为坦克的防御能力对于步兵而言实在是太无解了,而步兵反坦克火力又不可能做到太大口径,目前中国陆军的步兵反坦克炮最大口径才七十五毫米,连t15都打不穿,更别说更新一代的t18或者t17重型坦克了,而各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反坦克炮还是以三十七毫米和五十七毫米这两个等级为主,其中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效果已经非常弱了,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也还可以,对付德国的四号啊、苏俄的t34,中国t9/12,美国的m3/m4都效果不错,毕竟步兵反坦克炮一般都是近距离首先开火,而且一般都会优先选择打击敌坦克。
  因此坦克部队遇上敌军五十七毫米以上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预设阵地的时候,都是比较头痛的,毕竟就这么直接冲上去的话又不能优先发现敌人隐蔽的反坦克炮,只能等人家开了炮之后才能还击,先挨打总是吃亏的。
  如今既然有这么一片的曰`本阵地重火力减弱,那么这个坦克连自然也就当仁不让的选择了这个方向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就算有曰`本步兵增援,不过对于坦克来说,单纯的步兵不算什么敌人,机枪扫射甚至碾压都能够轻松获胜,而且后头还有着己方的步兵保护,也就不用担心敌人的步兵进行肉搏反坦克作战了。
  坦克连和4312营在休整了约一个小时后,坦克连的坦克就是相机发动,李上士爬进了坦克后就是跟着所属坦克排排长的车前进。
  “转过这个山脚就是敌军阵地,各车注意!”此时排长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到了李上士的耳中,坦克上装备的对讲机能够让战场上的坦克之间进行实时便捷的通讯,可算得上是坦克部队的一大重要进步了,前几年各国都还没有装备,当初苏俄开始那几批的t34可没有无线电,作战的时候传令只能依靠旗语来指挥,后来才陆续装备无线电。而中国在电气化领域的领先也就使得了中国早就大规模装备无线电,而这种短距实时通话系统——对讲机也是早在三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就已经普及。
  李上士的这辆t16坦克跟在前面几辆坦克之后,当他们跨过这个小小的山脚之后,就是迎来了一片开阔地带,这片开阔地带足足有两百多米,而且地形也不怎么好,有着众多烂泥潭,这片地方之前应该是一片农田,而在这片农田之后是连串的曰`本阵地,有着土木工事,也有着部分水泥工事。
  看着眼前的这个地形,李上士才知道为什么偌大一个4312营竟然在这里无法冲过去了,因为这两百多米的开阔地带根本就是最好的猎杀场所,曰`本人只要有那么几挺重机枪拦着,一个步兵都别想跑过去。
  “加大马力,跟上!”李上士大声喊着,而同时他不断的用潜望镜观察着前方的曰军阵地,试图找出那些隐蔽的曰军火力点。
  他知道,前方的曰军阵地肯定会有反坦克火力,就算没有那些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枪或者火箭筒什么的应该是有的。反坦克枪不算什么,不过火箭筒这东西却不是好对付的,说起这火箭筒其实还是出自中国的火箭筒的,中国的火箭筒在三十年代就服役了,而且在1941年的时候在俄罗斯战场上大规模应用,但是不但是中国陆军用,俄罗斯陆军也用来,而此战过后火箭筒这个东西率先被苏俄仿制,紧接着又是被德国仿制,曰`本自然也不甘落后甚至仿制的时间度还早于这两个国家,然后紧接着英美也是仿制,于是乎1941后,几乎一夜之间火箭筒这种武器就是传遍了全球,在各国陆军当中都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了。
  这说起来,火箭筒是中国这几十年来带给世界的第二种武器了,第一种自然就是迫击炮了,一战时期中国流传出来的迫击炮迅速列装了各国陆军,然后几十年来一直是各国陆军的核心营以下级别部队的支援火力,然后就是这个火箭筒了的,同乎是一夜之间流传出来并迅速列装到各国陆军当中,至于其他更加重要的兵器,比如航空母舰、坦克这些东西虽然说中国发展的也早,不过却也谈不上是中国引起潮流的,因为中国研发这些武器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在研发了,算不上是中国原创并引发潮流的。
  李上士不短用潜望镜搜索着,突然他就大声喊:“十点钟方向,距离五百,敌反坦克炮!”
  第八百九十三章 新加坡战役(二)
  “我就知道曰`本人肯定不会傻傻的排着队给我们杀的!”李上士一边嚷嚷着一边不忘指挥作战:“准备急停射击!”
  于此同时,数百米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数根树桩的背后,数个身穿黄色军服的那曰`本士兵正在紧张的盯着众多朝着他们冲来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第4312营除了得到了师属坦克的支援外,自身也使拥有一定数量的装甲车辆,虽然这些轮式或者履带式的装甲车辆只有薄弱的钢板防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把他们直接投入开阔地带的作战冲击敌人阵地的,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敌人的大量反坦克火力被那些坦克所吸引着,敌人剩余的那些机枪也很难给步兵战车造成太大的伤害,再者这片开阔地带比较宽,从出击到敌人阵地前足足有两三百米之远,而坦克冲锋的速度那么快,可不能让坦克冲上去了后面的步兵们还在慢腾腾的后面追赶,所以必须动用这些带有一定装甲的步兵战车运输步兵,使得步兵能够跟上坦克的步伐,以便在抵达敌军阵地前为坦克提供充足的步兵支援。
  实际上,以上的这种步兵和坦克的协同作战以往指挥出现在装甲师以及机步师当中,因为在1941年左右的中国陆军只有装甲师和机步师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步兵战车,而只有步兵战车才能够跟上坦克的突击速度。然而在1942年之后,中国进一步扩充了坦克的装备数量,不但装甲师和机步师大量装备坦克,而且还有余力为普通步兵师配属一个坦克营,如此情况下也就让普通的步兵师具备了坦克突击能力,因此为了配合坦克作战,这些普通步兵师也是配属了一定数量的步兵战车,当然数量就不可能太多了,不可能做到和装甲师以及机步师那样装备数百辆之多,只有相当少的数十辆而已。
  虽然说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价格昂贵而无法让普通步兵师大量装备,但是也对那些普通的轮式车辆尽心一定的改装,加装薄弱的钢板装甲,使得他们具备最基础的防护能力,虽然不能指望他们抵挡住火炮的射击,但是正面抵挡子弹还是可以的。
  现在跟随坦克一起冲锋的这些车辆中,只有四辆才是步兵战车,其他的七八辆都是这种经过改装的轮式装甲车辆。
  这支小规模的装甲部队正在以每小时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向前疾驰着,曰`本人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就坐视他们靠近。
  一个个子矮小但是极为粗壮的曰`本曹长此时正在俯身在一门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后,此时的他正在瞄准着前方约三百米的一辆中国坦克,虽然距离数百米远,但是他还是一眼就能够认出来这是中国人的t16坦克。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曹长,他对英美乃至中国的众多现役坦克外观都能够认出来。
  当他把这辆坦克套入了准星后就是毫不犹豫的开炮,开炮后他立即退开大喊:“装填!”
  而此时旁边的观察员立即兴奋大喊:“打中了!”
  然而话音刚落下他又是透出失望:“打中了敌坦克首上位置,被弹开了!”
  旁边的曹长一听皱眉:“八嘎,如果是一式炮的话刚才就能够打掉他们了!”
  现在他艹作的并不是曰`本陆军中威力强悍的一式五十七毫米反坦克炮,而是一门九六式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
  如果是在三十年代甚至二战早期的话,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还有着不弱的威力,但是现在已经是一九四四年了,这个时候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面对各国二战中最新锐的坦克已近无能为力,要想面对各国现役主力坦克还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的话,也就只有五十七毫米口径以上的反坦克炮了。
  曰军中的五十七毫米反坦克炮也不是没有,其中的一式五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就是曰`本陆军中的主力反坦克炮,然而这种坦克炮造价并不低,毕竟反坦克炮可不是普通的火炮,要想获得良好的穿甲能力就必须具备长身管,而长身管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更高的制造工艺,更高的废品率,更高的造价。所以别看五十七毫米口径小,但实际造价可不低,曰`本受限于国内工业基础的水平,因为一式五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总产量也是有限的,而这种绝大部分都是配属到了澳大利亚战场上。
  本来这个阵地上也有两门一式反坦克炮,但是之前曰军遭到了中国陆军第43师猛烈的重炮炮火打击以及空袭,这两门宝贵的一式反坦克炮相继被摧毁,虽然还有几门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很明显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很难威胁到中国陆军的t16坦克。
  t16坦克虽然在中国陆军内部被认为防护能力不强,但是好歹也是中国在二战中研发并作为取代t10坦克而是用的,设计之初就是采用了大角度倾斜装甲,而且所采用的装甲也是采用和t15坦克同样的装甲材料,因此厚度虽然看似不高,但是防护能力在各国现役坦克里头也算是比较可观的了。中国陆军内部之所以说t16坦克防护不强,那是因为中国陆军是把t16和t15、t17、t18之类的坦克进行比较,而这里头后面的这几款坦克的防护能力可都是全球顶尖,这么比较下来才显得t16防护薄弱。
  然而尽管如此,t16坦克也不是区区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能够击穿的,更加别说还是击中了装甲厚度仅次于正面炮塔的首上位置了。
  李上士清楚的看见敌人的一门反坦克炮朝着自己开炮,只感觉到车体略微一震后就是立马大声问:“没事吧!”
  “没事,抗住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上士的坦克在一个急停后,上面的哪门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就是一震,炮口腾出一团炮焰后,一枚七十五毫米的高爆弹就是飞往了哪门曰军反坦克炮阵地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